疫情报道,如何兼顾权威与流量

2020-06-22 02:58文_柯
传媒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浙大专家肺炎

文_柯 静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城市大考,也是一场新闻素养的大考。1月23日上午,浙江省政府紧急召开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决定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杭报集团快速反应,于当天正式成立报道领导小组,数百名采编人员迅速集结进入战斗状态。从1月底至3月初,杭报集团各媒体合计推出抗击疫情专版817个,开设专栏(专题)94个,刊发报道89801篇,总阅读量突破55亿。作为一名杭州日报医卫线记者,笔者在长达三个月的疫情报道中,如何将权威与流量兼顾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难点

4月6日,我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如此定义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如何在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出准确、权威、易读的声音?

难点1:疫情前所未有,存在未知

仅从“新冠肺炎”这一现有的官方称呼的变化由来,我们便能感同身受。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今年1月12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情况通报中首次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这才最终敲定统一称谓。时间跨度长达近2个月。

难点2:信息繁杂,需辨真伪

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杂乱。从开年1月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微信中有各种各样的传言,例如“盐水漱口防病毒”“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喝酒可以抗病毒”,这些都被证明是谣言。以“喝酒可以抗病毒”这一谣言为例:作为1月22日在现场亲历采访院士的记者,视频清晰记录李兰娟院士在谈及如何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时表示“75%的酒精可杀灭病毒。”这也是国家卫健委当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上,清晰写明的。但在互联网上,这一详细说法却被误读,甚至演变成各种版本的误传。

难点3:疫情多变,时效性强

记者在萧山机场采访载誉而归的浙江援鄂医疗队

随着疫情的发展,科研人员对于病毒的认知在不断完善和深入,政府相关部门的防控举措也在层层推进。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施最严管控。每天举行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疫情新闻发布,都有数据和最新举措公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报道角度也需要随之变化,紧密结合疫情的变化与政府的举措及时调整报道方案。

兼顾权威与流量,需迈过三道关

此次疫情前所未有,新闻记者的报道节奏之快也是前所未有。在权威与流量之间要做到兼顾,需要记者迈过三道关:

第一关:专家选择关

新冠肺炎疫情瞬息万变,社会各界都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的进展。寻找哪位专家讲疫情科普,很重要。如果采访时存在沟通的鸿沟,那么势必无法满足读者对于疫情科普的渴求。所以这要求记者自己对于采访对象有基本的认识与选择,让采访语言有画面感,让新媒体作品有场景感。另外,在疫情暴发初期、上升期以及稳定期,疫情科普由哪些专家做,请何种级别的专家来作答,这都是一门学问。

第二关:信息来源关

疫情期间,如何筛选相关信息?这需要记者寻找多路准确权威的信息源和渠道。从医卫线的跑线经历来说,疫情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这四方面——省市卫健委、省市每天疫情新闻发布会、权威专家学者以及诸多定点医院的官方发布。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信息要有官方认证的可追溯性,提供审稿联系方式。有人会问,为什么国内其他专家学者的论点不建议作为信息来源?这是因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采访媒体有天然的删选性和过滤性,从而选择自己想要的一手讯息。或许被他过滤的信息足以影响整个新闻论点,故此,来源于外地专家的论点通常因为审稿以及信息追溯的不易,不作为常规采用。

第三关:呈现方式关

对新闻记者的四力要求中,脚力放在第一位。想要有鲜活素材,就要去新闻现场。然而疫情期间,有的采访事发突然,记者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或记者无法进入第一现场采访,后期素材势必出现信息缺失。特别是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现场录音,这些内容都是一线生动写实的呈现方式,如何补上这块信息短板?这需要记者在现场,有新媒体思维和文字思维两种思考方式。用采访音频结合部分视频,后期剪辑,成为新媒体素材;也可让记者在现场以电视出镜方式,请当事人重新还原当时场景,让新媒体素材呈现多样的角度。

思考与建议:

第一、找对专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来自战疫一线的报道,不仅是报道新闻事实,更是“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把握。在新闻采访时,抓住时间节点采访,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有力措施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党报和主流媒体的职责和定位,也是发出权威准确之声的关键。

在浙江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前一天(1月22日),这是疫情暴发初期,杭州日报首家推送国内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专访。此刻由她来发声,再合适不过,我们需要“一锤定音”的说法。采访中,几个关键词——“奥司他韦无效、所有人群易感、75%酒精灭活病毒”等,迅即被全国媒体广泛引用。次日,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李兰娟院士再度接受杭州日报采访;省内最早定点诊治医院——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谈《浙大一院准备五套方案,专家24小时待命》;浙江省诊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盛吉芳谈《武汉归来人员几个“千万要”》……在疫情报道中,找对专家及时发声,回应社会关切焦点问题,这对于提振社会信心、稳定民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第一人称,口语化讲述故事

疫情报道中,以数据服人,以真情打动人,这是好稿子的基础。其中,第一人称的口语化叙述是我在一线采访时采用较多的写作手法。因为第一人称的叙述,容易拉近读者与讲述者的距离;口述的表达手法,能让报道可读性更强。微信10万+作品《浙大一院医生口述:我与病毒零距离》,是我在医生生活区采访所得,在浙大一院呼吸科医生王杰的讲述中,既有一线医护与病毒对峙的艰辛,也有距离那么近,却无法见同院工作妻子的心酸,还有医者的自制与责任。

在微信稿《独家揭秘,杭州首位新冠肺炎患者这样被确诊》一文中,患者黄先生的口述中,讲述了当时的细节——“我回来戴着口罩”“我回家和妻子分餐,自我隔离”“我妻子没有感染”,都是教科书式的示范。在当日接诊医生的口述中,我还原了医护第一时间换装,严阵以待的场景。2月12日深夜,杭州日报官微推送稿件,点击量迅速达到10万+。

采写相关疫情报道还需要归纳“磨刀”,将太硬的内容打碎来写。在浙大一院发布浙江诊疗经验时,专家进行了解读。在采写这则消息时,我将诊疗经验结合事例,把一个枯燥的医学报告填充得有血有肉,见报稿《如何让潜伏很深的病毒无处遁形?如何尽力挽救每一位危重病人?听浙大一院专家团队解读与病毒作战的斗争经验》也是杭城媒体中首发诊疗经验的具体通俗解读,次日多家媒体全文转载。

第三、有备而来,多形式填补素材缺位

新媒体时代,追求权威的同时还要兼顾速度,争取流量。发稿的速度,由多种方式层层推进。首先,采访得有备而来。在首次采访李兰娟院士之前,我再次梳理了问题,如何防,如何控,如何治,是关键。我按照轻重缓急,共列举了十个问题。其次,要善用新媒体工具。一边开着手机录音,在电脑上记录,一边着手整理精简版采访问答,特别是口语表达出现的断句需要及时补上,这样可以缩短后期重听录音的时间。疫情报道中,有的采访赶得急,需要记者一个人担任文字、摄影、摄像。对于视频,建议短视频为主,一分钟以内,让专家把一段话说完,即刻传送,这样传输速度快,后台剪辑也更加方便。

采访中,还要注意音频与视频组合使用,这可以有效弥补一些关键素材的缺失。比如,《杭州重症病人用上“特殊药”,刚刚4名康复者再回杭州撸起袖子》,我事先采访了患者李大姐,录下音频,而后结合献血的现场视频,经新媒体编辑整理就成为传播率较高、几大要素齐全的新媒体素材。《浙大一院隔离线外,这对母女15秒视频催泪》,只有一段隔离线上10多秒的视频素材,但无讲述者。通过电话采访录音,我请视频中的护士口述,将这段短暂团圆的素材缺口补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专业术语以及数据节点出问题,我与新媒体小编组织微信群审读微信预览,这样出现见报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猜你喜欢
浙大专家肺炎
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
致谢审稿专家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