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甜甜
【摘 要】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基本任务,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教学的主要导向。本人所在的学校,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为一小时,每周另有两节体育课。校园体育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带来了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据报道,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因意外事故死亡,還有更多的学生因为意外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当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最佳救治时间为头4分钟。因此,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10%,而我国的普及率却不到2%。我国校园急救教育及急救体系建设一直在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讲,建设还远未达到国家的规定定要求,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比较薄弱。学校有足够的场地、师资和学生,是建设校园急救实验室的最佳选择,可以为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实践提供场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关键词】生命急救;心肺复苏
有了这样的设想,建立一个急救培训实验室的想法立刻获得了我校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的赞同,组长向校领导反馈后,实验室的建设受到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参与,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在实验室建立开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红十字会的徐占森老师担任本课题的研究顾问。徐老师在生命急救方面经验丰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来自我校生物学科组,各位老师系统学习了生命急救相关知识,认真负责,踏实能干。成员均为中学二级教师。同时我们已经编写好校本教材,实验室投入建设后又进一步探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学习。
经过三个月的建设,实验室已于2019-2020学年的第一学期投入使用,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空置教室进行装修设计,最终建立“生命急救实验室”。购置物资方面,主要物资有急救教学需要的心肺复苏模拟人、呼吸面膜、人工呼吸面罩、急救箱、人工担架、人体模型、挂图等等;以及基础设施多媒体设备、桌椅书柜等。墙面布置方面,在醒目位置展示榆林中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墙上张贴急救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学生守则,以及生命急救的主要内容等。
在购制心肺复苏模拟人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可以连接仪器检测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模拟人,并购置一台,同时还购置了可进行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梗阻的婴儿模拟人。急救箱中配备了常用应急药品酒精、碘酒、创口贴和冰袋;一些消毒好的纱布、绷带、胶布和三角巾也选购备用;体温计是常用的用具,必须准备;医用的镊子和剪刀也进行了相应的配齐。
我们按照预期的想法对实验室进行区域划分时,将三个区域增加为四个区域:
展示区:即多媒体讲台,位于实验室的正前方,将传统的讲台与电脑、多媒体控制系统、音频设备、音视频转换器等电子产品集合为一体,同时,配备有模拟人等急救演示所需实验材料。在此区域由老师为同学们进行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操作的演示。
活动区:共有三十套彩色梯形桌椅,每六套围成一个六边形,作为一个活动小组,共五个小组,每小组配备相应的急救实验材料如模拟人和急救箱等。在此区域由同学们按小组独自完成急救的操作,老师从旁指导。彩色桌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准备区:放置演示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模拟人、急救箱等,同时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验室的建立过程中根据需要又增加了会客区:此区域放置着藏有生命急救校本教材二百余本的书柜、沙发和茶几,便于教室课前课后备课和休息,同时便于和来访的领导及同仁们讨论交流。
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包括展板制作和建立书架,展板内容包括急救相关标语“人道 博爱 奉献”和急救的科普知识,一方面丰富实验室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救相关知识。
校园急救实验室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对生物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帮助教师突破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于学校发展,建立校园急救实验可以更好展示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彰显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
实验室投入使用的这一年多我们在学校大力对“生命急救实验室”进行宣传,激发了师生们对于“生命急救”这一话题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的“生命急救”课程的好奇心,在每学年的选课活动中已经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
生命急救实验室培训内容拓展:
1、与创客实验室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生物模型,如心脏横切面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更清晰的认识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
2、除了利用模拟人偶完成急救活动,还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比如清除鱼身上的寄生虫,治疗猫狗的藓病等;
3、在全校利用黑板报、展板和讲座普及急救知识的同时,联系其他院校的工作人员,开展急救治识的专题讲座,争取在各个学校建立校园急救实验室的子实验室,全面推进急救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活动。
如我们预期的一样,“生命急救实验室”这一项目已经成为榆林中学的特色项目,“生命急救”这一课题也成为了特色课题,从而更好的在榆林中学的师生中普及急救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钱夙伟. 急救知识课也是生命意识课[N]. 湖北日报,2020-10-13(005).
[2]李瑚,雷蕾.生命无价 急救有方——走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科普基地[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9(01):27-29.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