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视觉语言表现

2020-06-21 14:01陈如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0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动态化视觉传达设计

【摘 要】动态视觉语言在文字、图像、影像等传播媒介的表现方式也日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静态视觉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语言表现更精确地阐述了设计者所传达的信息与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趣味性。本文主要将围绕动态视觉语言表现为主题,研究和探讨动态视觉带给这个时代设计上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动态视觉;视觉语言;动态化

新技术为这个设计时代增添了许多表现乐趣,使设计画面向观者呈现时更加具有人文性与趣味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动态设计在文字、图像、影像等的设计更具有丰富的变化性,比起单一的静态视觉表现,动态视觉的表现形式增多无疑是带给观者多感官体验。动态设计正处在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下,如何传达出视觉语言的形式与特点是值得去研究与探讨。

一、动态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特征

(一)视觉张力性

著名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者阿恩海姆认为:“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观者注意画面的现象”。动态视觉对于人体的眼球结构犹如进行了一番揣摩,能有其所汇成的视觉元素,例如:色彩、声音、速度、光影等等都使其设计画面中更具有张力性,而往往,要使画面中能具有视觉张力性,动态视觉的艺术效果是呈现的最好,所以在如今社会发展下,动态视觉语言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二)文字整体性

字体整体动态化是体现出字体整体出现的动态形式,其特征之一是版面的整体性,可能是文字造形结构不变的某种动态化,也可能是文字整体造型分散后的某种动态化。南云治嘉针对版面设计在《视觉表现》一书中说道:“在印刷品的版面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安排观者的视线移动、便于阅读、主题明确、保持平衡的美感、个性化等因素”。同理,在动态化引领设计前线下,动态文字的版面设计趋于一致,设计必须从观者或读者出发。

(三)构图多样性

设计师需要懂得如何让对不同元素之间进行排列和组合,在动态化设计作品中如何对不同元素之间进行动态化呈现。“视觉元素的组合方式会改变他们相互影响的方式”,在动态化设计作品中,设计师要思考观看者的视线走向,发掘观者的视觉方向,随着画面构成上一个元素的变化,其他元素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变化,改动越大,画面构图的整体变化也会越大。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学习中,有对画面构图进行了训练,例如正空间与负空间、对称与不对称等。

二、动态图形与插画作品的运用

(一)风格帧故事板的设计展现

风格帧故事板包含一系列风格帧来穿搭叙事或者是故事,在许许多多不同的方面,风格帧故事板是类似于手绘的故事板,它的每张图都是完美的一幅画面,就应该是感觉像是从完成的动态设计项目中提取的精致图像,清楚地说明了叙事,明确的说明了或者场景之间如何进行变化。风格帧故事板也属于动态设计领域里初步可以看到的设计成果。

在毕设所做的主题视频中,我们以手绘动态插画来表现我们小组成员对于“N次方世界”这个主题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概念及背后意义,增强和传递概念或者信息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风格面貌,也可以用于设计者强调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动态设计可以让插画风格显得生动形象(图1)。

1.毕设N次方世界插画风格故事帧

手绘插画故事板结合了叙事与图像制作,运用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插画画面将我们视频的剧本或书面文字视觉化,使设计者能够明确视觉风格并增强理念,利用插画元素进行重新的设计思考与应用,还要使观者能够通过插画感受到所传递的情感与观点。即是导演又是设计师的帕特里克·克莱尔说:“动态设计的全部内容就是关于焦点与流动,当人们在观看一个运动的图像时是看画面中的某些东西而不是画面中的全部,只有把握好观者的视线移动才能设计出妙趣横生的设计作品”。

(二)手绘插画与电脑制作相结合

随着大家的审美性提高,传统的设计软件都慢慢地被一幅幅生动形象、活泼俏皮的手绘插画所替代。手绘插画动画最开始是从图形图形演变而来的,迪士尼推出的第一支动画短片就是手绘动画最开始的形态。因为新媒体日益更新使得传统手绘变得多样化。

(三)动态手绘插画与手工平面设计技术相结合

新时代下的插图一类手工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院校和其他设计行业的喜爱和欢迎,最令人心动的往往诞生于在设计课题中所做的较缓速的手工設计与动态设计的交融与碰撞。手工设计兴趣的展现增加不仅是意味着创作者的乐趣,也意味着各种能源之间的再次利用与再生,创造另一种新的价值。

将手绘插画与电脑融合制作的不同画面展现进行视觉上的拼接,形成一幅幅具有故事连续性的手绘插画展现,再将插画进行手工的平面设计展现给观者(图2)。

2.《N次方世界》的手工平面设计制作

三、动态视觉语言的价值取向

动态视觉设计用其表现方式产生的情感环境能让观者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促进与作品之间更进一步的连接,这就是动态视觉艺术带来与观者的互动性与情感性的价值所在。从静态平面向动态化转变的形式上更加具有创造性与新颖性,动态化的画面设计也更具有灵活性。设计元素不仅可以在画面中静止停留产生记忆,还可以与动态元素进行融合交融,形成更为精彩独特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奥斯汀·肖.动态视觉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蒂莫斯·萨马拉.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3]陈德民.艺态13视觉大爆发[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威廉·瑞恩,西奥多·科诺瓦.美国视觉传达完全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李钧.动态媒体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陈如铮(1997.6-),女,汉族,广东潮州人,湖北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图形符号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动态化视觉传达设计
浅议民国月份牌广告中的视觉语言之美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谈安瑟伦基弗作品中的材料应用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动态化量刑论要
浅谈界面视觉语言的可识别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