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

2020-06-21 15:40张建文
家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张建文

之所以将中小学德育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能够在孩子们成长之初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5年底,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品德课程各个版本教材的主编会,提出了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将中小学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之所以将中小学德育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成长之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自2016年秋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实施以来,各地小学进行了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深度培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以综合课程形态出现的一门新型德育课程。该课程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的综合,这门课既强调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整合,又强调了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的内在联结。

号召家长陪孩子收看《开学第一课》

以我所在的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为例,我校位于县城中心,近年来接收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的素质不尽相同,在家庭教育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严重匮乏,导致孩子的国家认同感淡薄。针对这种情况,每年的9月1日,我校都会组织学生收看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该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采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该节目每年都会围绕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选定节目内容,教育的時效性、实效性非常强。

我校号召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家长可以先根据每年的节目主题,一边看一边跟孩子讨论,或者在节目全部看完后,引导孩子谈一谈观看节目的感受和想法,趁热打铁鼓励孩子写下观后感,借此机会让孩子将节目中传达的正能量牢记于心,激励孩子上进和求知的欲望,鼓励孩子在新学期更加努力。

通过陪孩子观看《开学第一课》,家长也能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会为国家的发展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与孩子之间的话题完全可以由此展开,与孩子就最近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家长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也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将自己的想法与孩子分享,这样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话会慢慢多起来,家长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心里,以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更容易听进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道德与法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单一的“师生定向传授”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宏观调控,每堂课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作为教师,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说得不够准确、不够完整、不够清晰,也要耐心听学生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完,并给予激励性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校还号召班主任在开班会或举办班级活动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多贡献有创意、有意思的好点子。比如,创新班会形式,根据时下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弘扬和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元旦联欢会上,适当增加一些有关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集体庆祝节日的同时,增强道德感和法治精神,把道德与法治教育贯穿在每一次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中。

充分挖掘整合家庭、社会教育资源

我校注意整合各种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艺术的素养和生活情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承担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综合化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后,更是充分挖掘和整合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对师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

积极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利用闲暇时间,共读一本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外书,并让家长和孩子从各自角度写出读书笔记。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家长和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孩子和家长学到知识,得到熏陶。

通过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和情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激励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号召家长利用节假日参观博物馆或带着孩子外出旅游,以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感受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让孩子在旅途中学到更多的文明礼仪。

立足网络平台,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各学科改革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立足网络平台,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比如,可进行课程资源的检索,这些课程资源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还可进行网上的交流和指导。我把一些“道德与法治”的资源实录发布在网上,号召学生及家长观看,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说说学习和浏览后的收获,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我会利用网络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有表演特长的学生编排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小品、相声,或者将相关内容拍摄成微电影或短视频,放在网上供全班同学学习观摩,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变得更接地气,更喜闻乐见。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不断优化、整合、拓展多种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形成正确的家教观、教师观、学生观,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水平,最终实现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与提高教学效益的终极目标。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