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肖佳宜
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标志,“一带一路”建设正式进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2.0时代。相应地,新阶段对相关规划、建设与配套措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层面,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各方的务实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在地方层面,各省、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无缝对接,同样是“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的题中之意。而在这个意义上,海南省可谓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积极推动经济与社会治理创新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辦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科学安排涵盖海南岛全省范围的产业布局。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明确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南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海南自贸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战略定位为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方案》指出,海南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持续深化改革探索,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按照《方案》的规划,到2020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是两个相互联系却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首先,它们对国家和海南省的发展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前者作为“试验田”,旨在探索在特定地区试验可推广到全国各地的经验;而后者则是全面开放的新高地。“自由贸易港”意味着,海南作为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需要在税收、金融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安排。其次,“自由贸易区”更多地侧重于货物流通领域的开放,而“自由贸易港”则将突出“全方位开放”(包括货币流通、货物人员流通、信息流通、货物流通等),同时还将在法律、监管领域推动改革创新。
海南自贸区成立两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拉动马力强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研发和科技创新逐年增强。尤其是在改革创新领域,海南自贸区在中央的支持和许可下,突破现有政策,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在经济领域,海南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稳步增长。2018年全省GDP较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三产业增长6.8%。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海南省努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作,在继续大力发展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调控房地产业。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海南全岛已经对近60围人员的入境旅游实现免签,受到国际旅游市场的热烈回应。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海南省委省政府自加压力、力争上游,通过引进国际通用考核指标对本省各项施政措施进行考核评价,并提出40余项改革措施以优化和改进现有的不足。这些干在实处的改革措施,不仅为海南省进一步赢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也为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譬如,海南全岛积极推行商事改革,全国首创外国(地区)企业直接登记、简化简易注销公告程序、信用修复、减免商事主体公示负面信息、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极大地简化企业开办的手续和流程、大幅度缩减企业提交材料审查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走在全国各省的前列。对此,不仅外国投资者称赞,当地经商者更是节省了时间成本、行政成本。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体制创新,才为海南创造出独特的吸引力,从而为其长远的人才建设战略铺平道路。自贸区设立后,仅2018年全年就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0万余户,同比增长23%。在招商引资方面,从4月到年底注册重点项目公司106个,外商重点投资项目45个。在人才引进方面,截至12月底全岛累计引进和落户2.4万人,其中学历型人才占比83%。毫不夸张地说,在党中央大战略引领下,海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出台好政策,打出组合拳,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创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同样也是海南省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核心动力。
体制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动能
在2018年海南自贸区正式成立之前,“一带一路”在海南省的战略规划重点主要放在“国际游旅游岛”。这主要是基于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风光资源:不仅有独具特色的北纬18度地区亚热带风光,而且其空气、水体、自然资源保护程度也为全国前列。海南借助上述优势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发展出独具一格的集旅游、观光、度假、养生、养老、影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产业群。
2018年自贸区成立后,海南省抓住机遇、力争上游,将党中央给的政策红利变成富民便民的施政措施,变成全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契机。作为东盟的“紧邻”,海南岛与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隔南海相望;与越南更是一衣带水,一湾浅浅的北部湾,更成为海南与周边各国人民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大舞台。在“一带一路”的东风下,海南全岛已经发展为中国与东盟旅游市场的核心地带,为中外游客提供中转的基地。自贸区创立2年来,国家和省政府对岛内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机场、道路、港口的设施都得到应有的扩建和现代化、国际化升级改良。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旨在“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有力地促进了海南岛与亚欧非美各洲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近二三年来,大量国内外投资者来到海南、投资海南,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区,并进而带动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地方相关产业的大发展,集聚效应由此产生。产业集聚的形成也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最终形成以旅游和贸易为“双引擎”主导,辅助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新局面,带动海南全岛乃至华南地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的东风,不仅送来国际投资,也吸引了国际组织落户。这不仅增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话语权,也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省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力与国际影响力。目前,海南正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基础上,参考东京、布鲁塞尔、日内瓦、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积极而务实地吸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国际组织落户海南,从而实现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双向良性互动。
在自贸区背景下,投资的聚集和国际目光的聚焦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的平台则将海南岛与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前者发展了当地的生产力,后者则畅通了外贸渠道,为海南“贸易兴岛”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东南亚、西亚、南太平洋岛同、北非、拉美和东非等大部分地区,都已逐步发展为海南特色热带水果的新市场,椰子、火龙果、榴莲、菠萝、芒果、香蕉等各种常见或特色水果正源源不断地从海南果农的田地里被送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果盘中。
除了果农,海南渔民也是政府好政策的受益者。海南岛坐拥200万方公里海域面积,拥有丰富且高质量的海产资源,虾类蟹类鱼类贝类达3000余种,特别是石斑鱼、马鲛鱼、金枪鱼等鱼,不仅拥有高产量和高经济价值,而且贝类也可以加工生产成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当地農民、渔民,将家庭致富的渴望与国家发展大战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对接起来,鼓励他们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渔业,积极参与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从而进一步将海南的热带水果和海鲜等海洋物产,及独特手工艺品出口到亚洲,欧洲,非洲等其他国家,巩固市场和开拓新市场,加强海南与这些国家的国际贸易往来,进而推动加快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贸易、投资的大发展,也自然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金融服务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创新也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给海南自贸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海南现代金融业同样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创新改革工作。
在金融创新方面,海南已经成立全国首家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通过金融工具实现消费者、种植商、贸易商便捷的交易,大大提升了海南在全世界热带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同时,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顺利落地,实现了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零突破,为知识产权融资开辟了新途径。开展天然橡胶价格保险业务既可为橡胶种植户的经营保驾护航,又可为我国保险业务范围的突破创新做出有益的尝试。海南政府继续在金融的领域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全国其他省市的跟进改革与体制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自贸区制度的改革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的大力扶持,以及“一带一路”的加持,也自然而然地带动了海南当地文化与社会治理方面的变革与进步。自“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来,海南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同时也是重要中转站的双重区位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展开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海南文化、讲述海南故事、塑造海南形象。
展望未来,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在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好政策的双重加持下,海南的未来不可限量。
(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肖佳宜: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
在自贸区背景下,投资的聚集和国际日光的聚焦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的平台则将海南岛与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