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丽
摘 要 地震灾害由于其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强大的破坏性和突发性被称之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 km,造成全县39.3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区森林覆盖率降低2.67%,各类林种分布破碎,严重降低了土壤对水源的涵养,导致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基于此,介绍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概况,分析了该地震后林业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林业生态恢复;林种;森林覆盖率;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2.034
为了确保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震后林业生态得以有效恢复,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全面发挥,对鲁甸县震后概况进行分析,探究鲁甸震后林业生态恢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以确保鲁甸县震后林业生态恢复后得以良好发展。
1 鲁甸县震后概况
1.1 鲁甸县自然地理概况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牛栏江北岸,地跨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2′,东北与昭通市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县境东西横距50 km,南北纵距60 km,总面积
1 519 km2,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87.9%,坝区占12.1%,有耕地32 252 hm2,其中水田2 227 km2。境内海拔568~3 356 m,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1 ℃,日平均最高气温28 ℃,历史极端低温-9 ℃,年平均降水量924 mm,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四季温差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较为适宜人居住的地区。
1.2 鲁甸县土壤概况
鲁甸县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种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综合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全县森林土壤共有6个土类,8个亚类,其中燥红土、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和棕壤呈地带性分布,紫色土为非地带性土壤。燥红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38%,红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2.93%,黄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6.81%,黄棕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2.13%,棕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7.39%,紫色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8.08%。
2 林业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最强的灾害,是导致地震灾区生态系统紊乱的根本原因。从鲁甸县地震灾区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林业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1)受地震影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掩埋等问题导致道路基本消失,不仅如此,地震还改变了地质结构,给震区道路恢复带了极大阻碍。2)鲁甸县海拔较高,生态恢复具体开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不便,对生态恢复进程和恢复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3)在林业生态恢复过程中,虽然森林资源逐步增加,并且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缺乏足够的森林资源总量,并且森林资源质量也不高。4)依然存在过度垦殖现象,同时也并未有效遏制局部地区生态恶化趋势,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严峻的水土流失现象,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目标仍然很遥远。
3 促进鲁甸县林业生态修复的对策
3.1 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1.1 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云南省鲁甸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生态区位优势極其重要。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依法治林,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云南省森林条例》和《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坚持林地利用监督管理,实行有偿使用林地制度;加强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坚持木材经营“三证制度”,严禁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以各种名义和形式经营木材,坚决取缔非法的木材经营和加工单位,坚决打击滥伐森林者。
3.1.2 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非法流失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各类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部分林地。因此,必须以林地保护为重点,强化林地管理,搞好服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加强林地管理,对征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程序申报、审批,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对因工程建设而减少的林地,要认真落实异地造林,使森林资源总量不因工程建设而减少,继续保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的良好趋势。
3.1.3 加强火源管理,搞好护林防火工作
鲁甸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纯林面积大,现有森林以针叶林居多、中幼林占优势、纯林面积大为特点,林下枯枝落叶层深厚,可燃物多,火灾隐患大。同时,当地山区居民居住分散,林农交错,居民野外用火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健全防火机构,巩固扑火队伍,维修防火公路,修建防火线,配置防火设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森林防火体系。
3.1.4 做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一旦虫情蔓延成灾,对森林资源的为害极为严重。鲁甸县针叶林资源丰富,人工林中以华山松为主。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完善和落实县、乡、村三级虫情测报制度,充分发挥一线森防员作用,及时准确掌握虫情动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3.2 加强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鲁甸县现有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70.84%,其中,国家公益林地占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76.80%;地方公益林地占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23.20%,公益林管护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在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同时,要实施好国家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研究和探索地方公益林补偿形式和办法,对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和动态监测,不但要保护好上层乔木,还要保护好下木和地被物,提高乔、灌、草盖度,提高森林防护效能[1]。同时,要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一线森林管护人员的作用,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此外,要抓住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大好机遇,对坡度25°以上的坡耕地及地力衰退严重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全面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3 继续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林木低价值消耗
1)按照“国家投入为辅,农户自筹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继续推进以煤代柴、以电代柴、沼气池建设等项目。2)坚持“巩固提高、积极发展、建管并重、讲求实效”的原则,增加投入,稳步推进全县农村能源建设,继续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农村家庭卫生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4 巩固和扩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云南省鲁甸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核桃、苹果、板栗和花椒等经济树种生长,而且培育周期短,市场前景好,深受广大农户喜爱,是云南省林业八大产业之一。因此,鲁甸县应巩固和加快林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推广核桃、花椒种植,加强经济林品种的改良,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政策鼓励、技术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林果,实行“以短养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林业经营方针,推动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5 开发利用林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为达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云南省鲁甸县要加快林下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鲁甸县不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副产品资源,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资源待开发的潜力很大,具有香菇、鸡纵油、花椒、核桃乳等产品。
此外,鲁甸是古代朱提银的主要产地、南丝绸之路的古驿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仙人洞、天生桥、乐红石林、轿顶云海、梨园春色、砚池波光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具有悠久的开发史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该地要走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之路,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森林食品、花卉苗木、干果等林业基地;同时,要培育壮大林产品市场,保护和开发森林景观与人文资源,建设现代林产品物流基地和森林旅游基地。
3.6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增强林業发展活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南省鲁甸县要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林业更快发展。1)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和“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加快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2)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3)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2]。
3.7 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科学管理森林资源
要在调查云南省鲁甸县森林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对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资源变动情况进行调查,及时进行资源数据和图形数据更新,确保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情况,为各级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部门提供新的资源数据,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供依据。
4 结语
总而言之,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林业应围绕“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快林业改革步伐,依靠科技,合理和有效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 干龙梅,刘屹,覃志刚,等.我国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林业科技,2018,39(4):17-21.
[2] 彭阳,白彦锋,徐睿,等.森林恢复定义及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6):43-47.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