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柏峰
摘 要: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展,一些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在逐渐加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之一的公司信贷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公司信贷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银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更好的对公司信贷业务进行管理的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信贷;行业思维
1 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要想了解商业银行进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首先要明确公司信贷的含义。公司信贷是指银行作为提供资金或信用支持的主体,对公司提供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行为,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的成立强化了银行的经营,获取了更多的效益,也鼓励了创业,促进了企业发展,但是公司信贷为企业创造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构成一定的风险。由于很多企业经营不够稳定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无法按照合同规定如期偿还给银行所借资金和利息,一旦企业失信就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除外部因素加大公司信贷业務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外,还有一些银行内部因素和政策因素也导致公司信贷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例如管理方式的落后和银行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或者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求等等。所以对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十分有必要,将有效的管理落实后不仅可以稳定银行发展,还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2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监管法律体系不完整
就当前信贷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旧存在很大不足,具体体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对社会失信人员的惩罚力度较小、担保体系不严格等。此外,金融征信法规不健全、资源信息库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库之间独立分割、信息流通比较困难,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另外,监管体系及技术发展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银行业监管部门依旧按照原来的监管方式对整个行业进行管理,主要以现场监管为主,对其他监管方式不够重视,导致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及监管力度仍旧滞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2.2 金融背景下信贷风险管控手段不健全
目前,信贷风险管理依旧是和之前贷款方式调查体系一样,整个贷款过程都是由人工进行,没有借助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导致贷款处理效率普遍偏低。从整个贷款过程来讲,由于客户经理需要同时兼任两个不同的岗位,一旦出现自身利益与贷款管理有所冲突的情况,就算是在后期发现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出于利益往往都会选择隐瞒不报,导致贷款人的各项信息变化不能及时更新,明显提高了信贷风险的发生频率。此外,大多数信贷企业对业务人员的考评多集中在单个贷款业务的风险率上,只要发现有不良贷款情况,客户经理就会面临处罚,严重的还会被清退。这种考核方法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贷款风险,但由于考评期限过短,并且规章制度不够系统,虽然短期内有效果,但实际上与客户经理之间并没有建立密切联系,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被挫伤,产生不思进取的心理。
2.3 信贷监管意识薄弱、职责不清晰
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有些信贷企业的客户经理对信贷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部分业务人员认为只要市场营销工作能够深入人心,后期只要在风险评估和市场审查两个关键部分没有问题,出现潜在风险的概率非常小,信贷流程风险监管意识还有待增强。对具体的贷后管理工作缺乏可量化的考核及激励措施。此外,当前使用的信贷业务管理系统对贷款人风险管理情况的呈现还不够具体、可靠,并且公司对客户经理的激励政策没有深入人心,激励力度过小,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客户经理对贷后管理不重视,仅仅是做面子工程。信贷流程监管不够严格,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贷后报告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导致贷款风险不断增加。这种认识偏差在金融背景下会导致信贷管理混乱,使得规避风险的最有利时机因疏忽被白白浪费,最终导致风险出现。另外,监管人员对自身岗位的认知还不够明确,导致监管体制重点不突出。很多信贷企业的风险监管效果与监管人员的绩效有很大的关系,在监管人员对自身岗位职责认知不明确的情况下,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自身职责有密切联系的绩效考核激励指标上,如果个人利益和客户贷款发生矛盾时,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自身利益上,不可避免地会对贷款潜在的风险造成忽视,最终同样会引发监管风险。
2.4 没有遵循投资规律
在银行进行放贷之前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有些企业所处的行业本身就是获利空利狭小,所以还贷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银行应该进行系统的调查,根据不同行业的企业实力规定其放贷的额度,这样就会尽量避免企业无法如期还款现象的存在,了解行业形势十分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
3 如何有效的在商业银行中进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
3.1 提高对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视
要想加强商业银行对公司信贷管理,首先领导阶层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鼓励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应该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经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部门软实力,提高管理质量。对新任管理人员要安排专门的岗前培训,在培训期间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方可正式上岗,上岗初期要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对其进行辅助,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后能够将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同时银行要为在岗的管理人员安排定期的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管理人员用更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同时还应该在确保银行信息和资料安全性的情况下为管理人员打开学习渠道,安排外出培训,让管理人员可以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查缺补漏式的调整,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给银行可持续发展铺路。
3.2 做好调研
商业银行在向公司放贷之前,首先要对不同行业进行调研,根据行业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的收益程度,根据企业发展空间为不同企业制定放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和损失。同时还要根据企业信用评估为企业制定放贷额度和利率,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评估人员的能力,利用评估人员的成长降低银行风险促进银行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制度的完善来制约企业遵守诚信。
3.3 进行创新
银行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打造适合他们的业务,利用业务创新带动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企业对银行产生更多的信赖,同时新的业务还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资金亏损。
3.4 建立健全信贷监管法律体系
金融中信贷存在显著的混业经营特征,它的产业分布范围比较广,由于涉及方面较多,监管界限模糊,甚至有的地方监管根本是空白。虽然国家为推动金融中心贷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作为支撑,对各项工作的职责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但目前各业务领域的管理职责制定得还不够详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金融跨界经营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建立健全信贷监管法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而金融中信贷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社会背景,需要紧密贴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观察市场需求,对金融模式及产品创新等监管规则与法律制度进行细化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分层管控目标,加强监管的针对性。
3.5 优化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信贷风险多次出现这一问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创建一套科学、系统的风险管控体系,以有效降低当前环境下信贷风险发生的频率。
一是推进信贷业务集中管理体制改革。为能够提高信贷运营质量及效率,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信贷改革进程,对企业核心客户群体进行重点管控,对信贷批准过程进行层层把关,对各环节风险进行集中管控。
二是建立健全信贷决策管理机制。为充分履行各信贷主管部门的职责,确保各任务主体的责任能够真正落实,需要对整个信贷流程进行监管,还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对重点客户风险化解处置方案进行研究改进,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客户分层管理制度。潜在风险隐患较大的客户都纳入挂包范围,对于这些“高风险群体”一定要严格把关,使信用总量只降不增,并且要找準时机尽快追回贷款,使潜在风险隐患能够得到进一步减小,提升大额授信客户风险管理能力。
3.6 监管部门明确分工
为能够推动信贷业务转型升级,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信贷公司应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并使其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详细划分,全面进军金融信贷业务。聚焦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并在将信贷风险控制在可调节范围内的条件下,尝试开发新型信贷产品,推动新业务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3.7 加强对信贷客户的监管
一是做实重点领域治理。提高行业额度限制,对于经常失信的人员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管理,如限制贷款额度,时刻监控资产变化。
二是加强重点风险客户管控。在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对已经出现违规行为的一些大客户的贷款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从多个途径搜索资料,时刻掌握其资金动态,各行业紧密配合,及时进行信息跟踪交流,加强业务风险识别,使风险隐患能够被排除,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4 结语
银行是我国经济领域必不可少的金融部门,商业银行又是银行机构中的重要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金融机构的发展,而贷款业务又是商业银行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对信贷的完善是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对公司信贷管理模式加以调整,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管理制度还需要银行领导阶层的大力倡导和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以及大家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19,(20):45-48.
[2]林嘉峰.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浅析[J].纳税,2019,13 (27):188.
[3]杨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75.
[4]刘鸣.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状况比较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