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地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21 15:24高万里何得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问题对策

高万里 何得龙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状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林业工程是我国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西北地区是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因而需要采用抗旱造林技术才能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工作的稳定发展。本文对抗旱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探讨,以期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问题;对策;西北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17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强化了人们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推动林业的科学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林业生产技术也得以创新和提升,为林业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旱造林技术是支撑林业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西北水土条件匮乏地区的林业建设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抗旱造林技术创新研究,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1    抗旱造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    水源匮乏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少,水资源相对匮乏,甚至部分地区处于极度干旱的自然条件中[1]。水源匮乏是我国西北地区林业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如何保障绿植正常生长,满足其供水需求成为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的关键所在。

1.2    树种单一

在以往的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造林树种单一的情况。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树种单一降低了造林工程中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极易因某一种病虫害问题造成林木大规模死亡。其次,树种单一还造成林木采伐期相对集中,不利于补苗,降低了造林工程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1.3    土质贫瘠

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其中土质贫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西北地区林业工程多建设于干旱荒坡、沙漠等较为恶劣的地区,不仅水源十分匮乏,同时土壤土质条件也不适合植被生长。现阶段,土质贫瘠是制约抗旱造林技术实施的一项重要难题,需要在该领域加强科研与创新。

1.4    模式落后

对于西北地区而言,由于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林工程在操作及建设模式方面也有着十分严格与系统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西北地区林业工程建设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盲目应用其他地区发展模式,欠缺因地制宜的基本策略,不仅难以保障林木的成活率,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我国西北地区林业工程建设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

2    提高林业工程建设水平的有效对策

2.1    强化节水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节水技术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西北地区水源匮乏,加强节水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节水技术方式不断丰富,如滴灌技术、喷灌技术、膜下灌溉技术及渗灌技术等,基本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植物生长的供水需求[2]。抗旱造林工程建设要注重节水技术的合理运用,根据地区特征及树种特点等选择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满足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2.2    合理选择树种

对于抗旱造林工程而言,树种选择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效果的核心因素。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因为特殊的生存环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树种的选择,但随着林业种植技术的提升,可选择的树种也更加丰富多样。一般情况下,选择抗旱、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能够适应西北地区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3]。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要积极培育新型抗旱品种,丰富种植品种种类,使林业工程树种更加丰富和多样,进一步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及经济价值。

2.3    改善土质条件

土壤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要素,必须全面改善土壤土质条件,以满足林木生长的基本需求。由于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营养成分十分匮乏,因而要在林业工程建设前进行必要的土质修整工作。一般情况下,疏松土壤、育肥及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是土質修整的基本内容,能够全面提高土壤质量,满足林木生长需求。与此同时,在极端土质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容器苗造林技术提高林木对土质的适应能力,从侧面达到改善土质条件的效果,进而提高抗旱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4    优化造林管理模式

为全面提高西北地区抗旱造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还要在管理模式上加以优化与完善。一方面,鉴于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林业工程建设必须树立一个符合当地特征的发展理念,切不可盲目引进与套用,进而提高抗旱造林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基于林业发展理念与相关抗旱造林技术,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林业建设管理模式,如规范林业工程建设流程、细化水土改善及树种选择技术标准与要求,强化抗旱造林建设管理工作,推动西北地区林业工程的科学合理建设[4]。

3    结语

综上所述,抗旱造林技术是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特别是在西北地区的林业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现阶段抗旱造林技术存在水源缺乏、树种单一、土质贫瘠、模式落后等相关问题,必须注重林业技术创新,并且构建科学完善的造林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

4    参考文献

[1] 易延伟.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9):192.

[2] 冶晓梅.青海省不同树种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22):142.

[3] 张立新.北方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35-136.

[4] 范秋实.喀左县造林节水新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95-96.

收稿日期   2020-02-10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