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在恩 许根 赖江 游世宏 邹小平 徐奎源 吕江波
摘要 根据建德市2006年和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分析,全市的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森林面积17.64万hm2,森林覆盖率76.22%,提高0.22个百分点;森林质量有提高,乔木林蓄积增加23.7 m3/hm2;林种结构有改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趋于合理,为53∶1∶45∶1。但仍然存在林地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大径材、森林抚育等高质量森林经营措施,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以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状况调查;对策;浙江建德
中图分类号 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15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碳水循环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1-2]。森林是林业的基础,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3]。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培育森林为目的[4]。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5],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建德市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浙江省林业重点市。2016—2018年浙江省林业厅要求全省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基本摸清建德市森林资源数量、面积、质量和分布等状况。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水系中上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54′~119°45′,北纬29°13′~29°46′之间。境内地貌属浙西中山丘陵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森林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为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栽培植被区。
1.2 分析方法
根据建德市2006年和2017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两期林地面积、林木蓄积、乔木林资源、经济林资源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变化原因,揭示建德市森林资源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资源概况
建德市总面积231 446 hm2,林地面积184 809.8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85%;非林地面积46 636.13 hm2(含四旁树占地789.4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15%。森林覆盖率为76.22%,林木绿化率77.51%。
建德市有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4个林种,其中:防护林面积87 592.53 hm2,蓄积5 329 656 m3;特用林面积1 228.07 hm2,蓄积65 051 m3;用材林面积77 478.47 hm2,蓄积4 292 976 m3;经济林面积12 332.87 hm2,蓄积77 511 m3。
2.2 森林资源特点
2.2.1 林地资源丰富,国土绿化程度高。建德市森林总面积17.64 万hm2,森林覆盖率76.22%,林木绿化率77.51%,林木蓄积量979.66万m3,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总量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2.2.2 森林防护效能明显增强。乔木林各林种中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明显下降,而防护林比重显著提高。全市乔木林地面积中,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的面积比重由前期的47∶1∶48∶4调整为现在的53∶1∶45∶1。
2.2.3 乔木林混交林增加,纯林减少。在乔木林分中,混交林占比明显增加,纯林占比明显减少。其中,混交林面积合计占乔木林分面积的41%,蓄积合计占40%;纯林面积占59%,蓄积占60%。
2.2.4 单位面积蓄积上升,森林质量提升。全市乔木林分平均蓄积63 m3/hm2,比上期的39.3 m3/hm2提高23.7 m3/hm2,增幅60.31%,說明乔木林分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2.2.5 人工林比重高。全市人工林保存面积104 917.07 hm2,占57.34%;天然林面积7 8051.33 hm2,占42.66%。可见,绿化造林的成效明显。
2.3 森林资源变化动态
2.3.1 森林资源变化总趋势。调查间隔期内,全市森林资源保持有增有减、动态平衡态势。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面积减少,乔木林地、竹林地、苗圃地、宜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由前期的76.0%提高到76.22%;活立木蓄积、林分蓄积持续增长,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森林质量有提高,树种结构、龄组结构有改善,单位面积蓄积有增加,林地综合效益增强。
2.3.2 林地面积变化动态。全市林地面积间隔期内稍有减少,由前期的185 861.27 hm2减少到本期的184 809.87 hm2,净减1 051.4 hm2。林地各地类面积间隔期内有增有减态势,乔木林地、竹林地、苗圃地、宜林地面积增加,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面积减少(表1)。
林地面积是动态变化,有增有减。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林地被征占用转化为建设用地,10年内共征占用林地面积逾1 333.33 hm2;二是土地复垦等工程占用林地;三是行政界线变化导致林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城镇、村庄、通道、下山脱贫后在原农区实施绿化建设工程;二是上期调查采用纸质区划林地范围,存在偏差,本期调查采用高清卫片判读区划林地更精确,将上期区划不到位的地方重新划入林地。
2.3.3 林木蓄积变化动态。2006—2017年,活立木总蓄积量由5 825 938 m3增加到9 796 605 m3,10年净增3 970 667 m3,年均净增397 067 m3,年均净增率6.82%。各类林木蓄积间隔期内出现“一增三减”势头,即乔木林分增加,疏林、散生木蓄积、四旁木蓄积减少(表2)。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人工造林等森林培育力度加大,乔木林地面积扩大;二是林木蓄积生长速度加快,林木生长量增加;三是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林木消耗量下降;四是实施公益林补偿制度,有效增加森林蓄积量。
2.3.4 乔木林变化动态。乔木林五大林种面积呈现“一增四减”态势。防护林面积净增9 844.80 hm2,是因公益林面积扩大;特用林净减248.73 hm2,用材林净减4 177.66 hm2,薪炭林净减28.00 hm2,是因划入防护林。经济林净减2 932.80 hm2,是由划入防护林面积及种植结构调整引起的(表3)。
五大林种蓄积呈“四增一减”的态势,防护林蓄积净增3 036 172 m3,特用林净增5 684 m3,用材林净增878 124 m3,经济林净增59 482 m3,薪炭林净减457 m3。
全市乔木林分平均蓄积63 m3/hm2,较上期(39.3 m3/hm2)提高了23.7 m3/hm2,增幅为60.31%,年均增幅为6.03%。这是因为森林抚育、大径材培育等森林经营项目,提升了森林质量。
3 对策
3.1 优化林业生态建设,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质量
以珍贵彩色健康为目标,加快推进美丽林相建设。将“新植1亿株珍贵树”作为林业转型升级和“大花园”建设的抓手。大力发展珍贵树种,打造一批高标准珍贵树种基地。以“一村万树”为载体,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大力推进森林村庄建设,全面开展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全面提高村庄绿化水平。
3.2 壮大林业产业经济,彰显绿水青山的富民作用
一是对低产低效林实施改造,主要是对油茶低产低效林实施改造;二是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加快特色林业基地建设;三是大力推进“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四是积极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
3.3 加強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夯实绿水青山组织保障
一是锤炼林业专业队伍,培育高水平的现代林业人才专业队伍;二是壮大林业科技和服务队伍,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三是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机械化水平。
3.4 强化林业生态资源管护,健全绿水青山的守护机制
一是健全森林资源考评机制,森林资源监管机制,林区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三是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是管好天然林、公益林、商品林“三片林”作为主体。
4 参考文献
[1] DIXON R K,SOLOMON A M,BROWN S,et al.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Science,1994,263(5144):185-190.
[2] HOUGHTON R A.Balancing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J].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2007,35:313-347.
[3]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 张敏.社会林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35-39.
[5]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S/PL].(2019-05-10)[2019-11-28].https://wk.baidu.com/view/c7a90ble227916888486d77d.
作者简介 许在恩(1989-),男,浙江建德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