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

2020-06-21 15:41牟蕾王瑞武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培养策略

牟蕾 王瑞武

摘 要:面向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科学精英和领袖人才,研究形成了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策略

一、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快速丢失为代表的诸多国际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应对措施日益复杂,并逐渐演变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和全球经济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政府环保职能扩增、环保督察力度加大,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知识等问题日益凸显。2011年,当时的环境保护部等6个部委联合印发《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环发〔2011〕55号),明确指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战略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由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环境和管理复合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在联合国和生态环境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不够,未能有效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因此,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卓越领导力和全球胜任力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日益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急需人才[1]。

以我国高校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来了解生态环境治理的人才培养状况。1997年,我国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在环境科学或生物学科均可设置[2]。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正式将“生态学”增设为一级学科。2012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理学门类(07)生物科学类(0710)设置“生态学”(071004);在工学门类(0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0825)设置“环境生态工程”(082504);在农学门类(09)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0902)设置农业资源与环境(090201)、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09020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203)。2012—2019年,在目录内和历年新增专业中,明确以“生态”作为名称关键词的本科专业仅有“生态學”“环境生态工程”2个本科专业。参考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的统计信息(2020年2月),有68所高校招收“生态学”专业学生、42所高校招收“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部分高校按大类招生,所以实际培养上述两个专业学生的高校还要稍多一些。

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态学”学科排名A+的高校为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校均在生命科学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生态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面向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A+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在环境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同济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三校均未设置“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面向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我国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对独立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日益复杂,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建立。

二、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1)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发展需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自此,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培养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正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而孕育而生。

(2)聚焦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空间等关键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维护国家稳定安全、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有效治理现有生态环境和积极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已成为极为重大的科研攻关问题。随着太空飞行、登月、火星计划等载人航天以及深海探索事业快速发展,现阶段人类进一步走向深海、太空和外星拓展生存空间已逐渐成为可能。培养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正是为此做好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3)促进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既有所区别,又密不可分。作为22个ESI学科大类之一,国外大部分高校将环境与生态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发展。由于历史沿革等众多原因,2019年之前,全国仅有4所重点院校(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有机整合在同一学院共同发展,如云南大学设有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厦门大学设有环境与生态学院等。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学科紧密结合的专业或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治理是多个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正是充分体现和支撑了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确立了致力于培养“面向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科学精英和领袖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体系的设计中,不仅仅考虑本科阶段,而是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视角设计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目标。本科阶段,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侧重于通识与学科基础的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基础学科能力;硕士阶段,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思辨能力、领导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与独立的科研能力;博士阶段,更加侧重培养学生敏锐的科研洞察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和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取决于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和教育教学执行过程中的培养策略。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提出了“八个强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强化教学制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支持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规划学业发展路径,实现“学我所爱、爱我所学、一生一策、个性发展”,保障本科生个性化学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学分制体系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优化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优化“本—硕—博”分阶段、有统筹的贯通培养,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健全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荣誉学位制度、个性化毕业审核制度、辅修制度等,形成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障学生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成才路径。

(2)强化一流大师引领,挖掘学生学术潜质。以一流的科研团队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者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一流师资全程学业指导。聘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等高水平教师任班主任,激励学生潜心钻研,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学业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术潜质,全学业进程悉心指导。核心课程由高水平教授领衔授课,启迪心灵、开阔视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闯无人区的探索精神。核心课程授课采用“本校教授+世界一流高校师资”,实践实训课程授课采用“本校一流师资+一流科研机构师资”,科研训练平台基于“本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内外一流科研实验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聚集。

(3)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学生学科能力。构筑学生广博宽厚的学科知识结构,全学程强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生态、环境和管理学科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本身就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同时,依托学校特有的学科优势,拓展形成新的研究领域。比如: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发展,结合学校“航空、航天、航海”的特色,实现与空天地海紧密结合的生态环境研究新方向。在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健康的体魄与心理素质。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前沿的广泛涉猎、科学研究的热爱与追求、科研探索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在理论课程深度交叉的基础上,探索设置专业综合设计类实践课程,将多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实际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为支撑,引导学生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4)强化小班研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以智能化教学模式保障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实施小班研讨和探究式教學。由高水平教授领衔创新研发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基础课程,将原有各学科分散开设的课程进行优化,厘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有机融会贯通,建设具有显著高阶性的专业课程。加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学时,以启发和问题导向,增强师生在课堂中的充分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提高课程教学的挑战度。充分发挥先进的智慧教室或高水平实验室功效,以一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获得感。

(5)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研究能

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善于探索的科学研究能力,推动本科生进入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研成果构建一流的前沿课程。从学生大一入校开始配备高水平的教授作为学业导师,直接加入本—硕—博的研究团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并实行双向选择,在校期间学生可以轮流进入多个实验室参与科研一线工作,使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得以更深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可以更加客观公正评价,形成本科生快速进入科研体系的通道。大力推动学校与研究院所、企业的紧密合作,比如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大基因等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科研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每学年均设置科研实践实训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研思维和能力基础,充分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6)强化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全球视

野。以国际化师资、全球胜任力课程和国际交流学习体验为支撑,扩大本科生国际交流覆盖面,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格局。设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学堂”,邀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本哈根大学等生态环境领域顶级的世界一流大学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引导学生加强对国际文化和国际事务的学习和研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设置“全球视野类”课组,着力提升学生“会语言、通规则、精领域”的全球胜任力。加强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为每一位本科生在校期间争取至少一次国际交流实践。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设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辅修专业通道,为学生未来进入国际组织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7)强化文化氛围浸润,激发学生使命担

当。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砥砺家国情怀,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劲头投身科技报国。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课堂教学、学术交流、科研探索和公益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注重加强对学生人文、历史、哲学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区域发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研究的公益社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走进现实,切实感受和体会人类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存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激发学生使命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学习,投身科研,科技报国。

(8)强化改革持续改进,保障学生培养质

量。实现在校生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全覆盖,持续改进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制订专业、课程和教学管理评估质量标准,完善科学规范、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的评估与反馈系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覆盖人才培养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完善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参与、有机协同的教学质量跟踪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专业评估与认证,切实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言荣. 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9(9):4-6.

[2] 盛连喜. 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形成过程及专业建设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8(6):15-18.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培养策略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