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晖
摘 要: 优秀的MV影像视觉效果能强化音乐张力,音乐与影像融合能提高叙事的合理性;歌词比音乐更具独特清晰的故事性,影像创作会因歌词意境改变视觉设计表现,研究MV视听元素之间的关系,为有效创作优秀MV作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MV;音乐;歌词;影像画面
MV是一种搭配整首歌曲的短片。至今MV已有五十余年发展历史,从早期简易的摄影棚拍摄,到现在与高科技结合,利用影像丰富视觉效果,用不同创作风格吸引观众,MV成为推销流行歌曲的最佳手段,获得广大观众喜爱。MV的效果表现与音乐、歌词和影像的视觉表现息息相关。
1 MV的影像画面
MV影像画面决定了能否将信息正确传递给观众,影像画面有足够吸引力、表现手法容易理解,才能讓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传达的信息中,激发观众共鸣。
影像画面的基础元素的视觉构成能创造出各种变化,对MV作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用影像画面构图的美学原则,突出主题,在MV《齐天》各个画面字幕字体做了手写书法字体设计,文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充分考虑了画面构图均衡;用景别表述功能交代叙事,在MV《顽固》中,第一个画面是主角脸部正面特写,表现主角专心的神态,把第一个特写给了主角,告诉观众故事就围绕这个角色进行;用镜头运动及角度叙事及造型,在MV《齐天》的第3个镜头,旁白字幕“诛你不死心”,同时用一个俯视远景镜头,展现了悟空的运动行径,表现悟空在原地徘徊着转圈圈那种不甘又无奈的心态;用色彩渲染环境氛围、点明主题或者划分段落结构,用灯光塑型,制作戏剧效果。
2 音乐与影像的关联
流行音乐的组成元素包含节奏、旋律和曲式,它们跟MV故事及影像画面息息相关。
2.1 节奏与影像的关联
声音的节奏影响着听众情绪:节奏强有规律的声音给人安宁、舒适或烦闷躁动感;节奏弱或无节奏的声音给人警示、惊恐或困惑感,例如锣鼓声、蝉鸣声、机械噪音等。运用音乐节奏的情感特性实现声画同步,可以调动戏剧氛围,影像画面呼应音乐的情绪,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音乐意象。在华晨宇的MV《齐天》中,影像画面踩点音乐节奏:金箍棒砸向地面配合敲锣声……影像视觉效果强化了音乐张力,使视听力度更强烈、紧张。
2.2 旋律与影像的关联
旋律的行进方向有水平、上行、下行三种类型。音乐旋律高低创造的音乐空间感,往往运用镜头画面变化产生视觉空间感来作呼应,使画面更生动合理,更容易把观众带入剧情。当音乐旋律上行时,视觉画面上移呼应,例如MV《齐天》的唱词“谁来告诉我”和MV《温柔》的唱词“再把我的最好的爱给你”,这两句的音乐都是上行的,两个视频中此时画面角度都由平视变成到俯视,镜头画面上移、景别适当拉大作呼应,视听效果同步,便于观众理解歌曲意象。
2.3 曲式与影像的关联
曲式是一种音乐的结构形式,流行音乐歌曲的基本架构通常包含前奏、主歌、副歌、间奏、尾奏等。副歌是主题句,是歌词中重复最多的句子,相对主歌的抒缓,副歌较激扬,这种变化加强了音乐张力。影像画面与曲式的对应关系,遵循爱森斯坦的画面与音乐互通法则:影像与对应音乐段落的调性转换保持一致。
3 歌词与影像的关联
歌曲中的文字部分都称为歌词。歌词是一种运用曲式架构的文字艺术。歌词创作自由度小,语言通俗易懂,是现在流传速度最快、能见度最高的文字,是非常直接、通俗、口语化的文字,其内容大多数描写当代生活。
流行歌曲的歌词具有三大特性元素:口语化、押韵和意境。
口语化是语言或句子通俗易懂。流行音乐主要目的是传唱,歌词意思的描述偏重口语和情绪的字眼,浅显易懂、口语化的歌词更容易被大众记住,因此,口语化是流行歌曲的必备条件。
押韵的歌词方便记忆,增加声韵美感、使文字听觉化。歌词的重复与分段必须考虑断句、对仗等格式,还要考虑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按照歌曲结构创作的歌词,能让歌词内容分出段落层次。例如:华晨宇的《Here We Are》歌词“梦却了无影踪/梦仍不曾改动”。
意境是用歌词表达歌曲的情景、气氛或寓意,它由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及原因组成。MV在有限的3分钟-5分钟时间内用影像来表达歌曲意境,主要按照歌词内容来制作视觉创作表现,同时还取决于创作者当时对歌曲的解析及影像视觉表现。
综上所述,歌曲的主题表现和创作者当时对歌词和音乐的解析,决定了歌曲的意象表现,而创作者对影像的画面表现决定了MV最终的影像视觉效果,也影响着观众对MV词曲的解析。只有真正认识MV的视听元素和故事的作用及其关系,借助影像画面辅助表现音乐内容,音乐动态控制影像画面的节奏变化,才能使歌曲和影像这两种艺术文化交融渗透度高,共同向观众表述MV的情感变化和观点表达,创作出有良好创意、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MV作品。
参考文献
[1]伍晓敏.论热抽象在实验动画MV中的应用与表达[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2]吴正大.我国电影照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J].现代电影技术.2006,(5):26-30.
[3]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3.
[4]覃生平.流行歌曲歌词美学探索[J].北方音乐,2010,(12):29.
[5]程辉.中国音乐电视(MTV)发展与趋势[J].电影文学,2007,(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