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践行能力,真正地发挥教育作用,使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意识。
一、灵活融合多种教学方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将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用音乐、视频或图片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体验。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时,笔者提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如果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你该怎么做呢?为了让学生能夠更加真实地做出反应,笔者随机选择一位同学扮演晕倒的老人,并且安排四位学生对这一场景进行应对。在情景表演时,四位学生都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第一位同学直接上前将老人扶起并尝试唤醒老人;第二位同学寻求了路人的帮助,并与路人一起扶起老人并拨打了120;第三位同学拨打了120并留在现场等待救援;第四位同学不知道如何去做,于是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在表演结束之后,笔者对四位同学的做法进行了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分析。有的学生说,因为老人突然晕倒,晕倒的原因不明,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将其扶起,很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但是也有同学说,如果不将老人扶起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恶化,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这时候一位同学说,应该先拨打120,描述老人当时的情况,然后听取医生的建议。教师非常赞同这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点评,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围绕特定主体开展活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与教学主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进来,通过探究一些特定主题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憧憬美好集体”时,教师可以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标准,设计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相应的规则开展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前的活动策划,然后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有所触动,并在课后采取行动,进行知识的巩固。像这样,科学地运用一些核心的体验活动,将理论课程转变为能够让学生真实体验的平台,使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应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价值观。
三、遵循策略增强践行实效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逻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设置更多的开放性的教学体验,让学生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提升和感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剖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例如,在教学“享受学习”时,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我是怎样学习的”,让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让一些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讲解应该如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取更加恰当的策略和方式进行高效的学习。其他同学也可以根据他人分享的内容,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失,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完全内化,并应用于生活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