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一生求学问 真情满怀照乾坤

2020-06-21 15:19詹红亚
人民音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徐先生歌唱

詹红亚

2018年7月9日下午,上海的天阴沉沉的,雨下个不停,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行,她就是徐宜先生。徐先生生前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音乐翻译家。

徐宜祖籍湖南长沙,1931年9月27日生于安徽安庆,父亲是一位职员,母亲是一位画家,在家庭的浓厚艺术氛围熏陶下,先生自幼喜爱歌唱。抗日战争爆发后,先生举家从安庆搬至重庆。抗战胜利后,1946年徐家由重庆迁往上海,在去往上海的轮船甲板上,当时15岁的徐先生忽闻“Caro mio ben”的动听歌声,循着歌声偶遇一位年轻女子,她就是徐先生的启蒙音乐老师——中共派往上海的地下党员徐炜。徐炜同志是代表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广播电台宣布“上海解放”的第一人,也正是这位特殊的启蒙老师开启了徐先生的音乐梦想,并对先生一生的求学和做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徐先生于5月底进入广播乐团任歌唱演员,每天晚上在电台演唱和教唱革命歌曲,还经常参加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大专院校演唱和在唱片厂灌唱革命歌曲等活动。1949年11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师从洪达琦教授、周小燕教授。1954年被文化部选派到苏联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苏联人民演员妮·列·朵尔丽娅克教授。1960年学成归国后,先后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声乐系,教授声乐和室内乐课程。1963年因工作需要被调至广州军区战士歌剧团任声乐教员。1969年“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而复员,从部队被下放到上海中国钟厂当车间工人。1978年平反后被调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曾担任系副主任。1998年徐先生退休后仍然坚守在教学岗位,继续发挥余热,直至2018年7月5日病逝。

愿化甘霖滋寸草,甘当蜡烛照人间。徐先生一生历经坎坷、饱尝风雨,但她从未放弃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她用生命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德艺双馨的丰碑,用真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一、歌唱艺术实践的卓越建树

作为一名女高音歌唱家,她的歌声伴随了共和国的成长。徐先生在苏联留学期间就参加了各种音乐会公演,包括在多部清唱剧中担任独唱,在歌剧《唐·乔凡尼》中扮演采尔琳娜,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扮演苏珊娜和巴尔巴琳娜,在《水仙女》中扮演奥尔伽,在《萨尔旦王的故事》中扮演米丽特里萨等,表现了出色的歌唱才能。1960年第19期《苏中友好》杂志以《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中国毕业生》为题报道了朵尔丽娅克教授对她学有所成的称赞。

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期间,经常参加音乐会演出,并参加了多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公演,受到各界好评。在广州军区政治部歌剧团工作期间,为了博采众长、从传统音乐中汲取精华,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官兵和地方群众,先生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她的足迹踏遍了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海南,河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认真地学习当地的民歌和戏曲。在广东,她学习粤剧;在江西,她学习赣剧;到河南,她向豫剧演员陈素真学习《捡柴》,向马金风学习《穆桂英挂帅》。她还来到豫剧《朝阳沟》的诞生地——登封县曹村体验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山沟沟里结识了现实生活中的‘王银环。时至今日,40年过去,徐宜先生还能原汁原味地说一口豫西方言,能唱豫剧《朝阳沟》中的许多精彩唱段”。

作为女兵分队的队长,徐先生多次带领“海上文化工作队”的战友为海岛边防战士慰问演出,带去了煤油炉等生活用品,并和女兵们为艰苦执勤的战士们缝补衣服。深入而全面的基层体验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先生既当声乐教员,又当独唱演员、演奏员和编剧等。在她和战友们的努力下,“海上文化工作队”成了与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演出队”当时在全国文艺战线齐名的两面旗帜,先生也荣立了三等功。1966年7月至10月“海上文化工作队”被调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和多处军地单位进行了汇报演出,先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对于学习西洋声乐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最终的目的还是唱好自己国家的作品,表达中国人民的感情。而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对于一个歌唱家、艺术家来说,尤为至关重要。”。“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徐先生在声乐演唱方面走的是西洋和民族相结合的道路,用真挚的情感和科学的方法诠释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新成就,真正贯彻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实现了为党和人民歌唱的美好愿望,不仅成为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最可爱的人”,也为声乐教育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声乐教育思想及贡献

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家,徐先生始终秉持“以歌唱传承文化”的声乐教育思想,重视歌唱艺术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并格外注重歌唱者的文化修养。先生一生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和教科研方面深思钻研、躬行实践。1978年先生返校工作以后,更是如沐春风、废寝忘食,在声乐系首开声乐室内乐课程。在当时缺乏教材的情况下,她翻译了大量外国艺术歌曲,为上海音乐学院乃至全国艺术院校的声乐室内乐的课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先生也因此荣获了上海音乐学院科研成绩优秀奖。

在室内乐课上先生认真为每一位同学纠正发音,传授音乐表现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严格的考试,逐个过关。曾在她班上学习的顾平、周正、陈星、邢茹凤、尹秋江等众多优秀的声乐家都受益匪浅。在声乐课教学中,先生因材施教,培养出了张峰、施恒、熊郁菲、谢娜、王铁、郑杰等一批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声乐艺术表现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它的依据是曲谱上词曲作者赋予作品的形式和内涵(一度创作),它的实现一定要靠所有演员对作品的正确理解,默契配合,并以带有自己特色的解释和处理(二度创作)使其音响化和形象化。”“音乐表演者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之中,使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变得更高尚、更纯洁,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音乐表演的作用正是在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正如以上所述,在徐先生的声乐教育思想中,音乐表现是歌唱艺术的第一要务,“音乐第一”“Nothing but music”是徐先生反复用中英文向学生强调的声乐理念,这也是歌唱艺术文化属性中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同时,先生也十分重视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在歌唱发声的气息这个重要问题上,先生总结出了四要素:“吸气到位、喉头放平、牙关松开、吸着气唱”。她不仅仅强调气息支持的重要性,更强调气息平衡的关键性,有效地解决了喉位偏高,声音挤卡等问题、关于声区问题,先生认为美声唱法的真假声运用是在气息控制下自然转化而来的,即混声。“发声不分声区,是能够使整个音域保持在同样的形态和音质上的,并且减去了发声器官的任何紧张,也提供了训练和发展一个优美的嗓音的可能性,这将带来惊人的成绩。”这个简明扼要的声音概念对学生建立统一的声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体现了歌唱艺术文化属性中科学性的重要作用。

先生不仅站在文化的高度把科学的歌唱方法与准确的音乐表现教给学生,而且教育学生真正把歌唱看作一种文化,教导他们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重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作者的人文观照,以便更加准确地表现作品的音乐,更好地在歌唱中体现文化的价值,以歌唱传承文化。此外,先生提倡艺术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鼓励学生注重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工作中先生温恭自虚、执经叩问,校内外的音乐会、专家讲学和学生的期中或期末考试等等,只要一有时间她都会去听。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养分,先生还领着学生去其他老师那里请教,其宽广的胸怀和求真的境界可见一斑!

1986年徐先生应邀赴日本讲学,用英文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为期40天的讲学,受到了日本同行的热烈欢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对外展示了一位中国音乐家的国际视野和风采才华。1994年受文化部委派,先生率领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第十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精心为选手进行赛前准备,我国选手袁晨野首次在该大赛上获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三、在音乐翻译领域的突出成就

作为一名音乐翻译家,徐先生精通俄语和英语,熟悉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同时,由于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深厚功底,她在音樂翻译领域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就,从而使她在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行列中独树一帜。

先生归国后翻译了舒曼、舒伯特、沃尔夫、勃拉姆斯、马勒、鲍罗汀、柏辽兹、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19位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共五百余首,汇编成十多册歌集作为校本教材,并于200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作为“欧洲著名艺术歌曲精选曲库”出版了《柴科夫斯基艺术歌曲精选》《马勒艺术歌曲精选》《沃尔夫艺术歌曲精选》等其中五位作曲家的作品(其余作品将陆续出版)。先生翻译的柴科夫斯基的三幕抒情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全剧)由上海光华出版社出版,并由上海歌剧院公演。此外,先生还翻译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三幕歌剧《鼻子》(全剧)和《西方神剧和歌剧咏叹调集》《法尔斯塔夫》《费加罗的婚礼》《浮士德》《沙皇未婚妻》《丑角》《蝙蝠》《唐·乔凡尼》《尹戈尔王》等歌剧作品。其中2006年翻译的三幕歌剧《鼻子》由上海歌剧院在北京、上海正式公演,并作为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参演剧目,受到业内广泛好评。

先生的译作善于在表现文学作品原貌的同时遵循音乐的个性特点,更加凸显出了译作的艺术魅力,充分揭示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的心理变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也彰显了她“以歌唱传承文化”的声乐教育思想。先生曾在她的译著中谈及作曲家的修养:“作曲家对诗歌的选择极为严谨,他不是对诗人个人特点有兴趣,而是诗歌的内容在他心中起了共鸣,更为重要的是诗人独特的感觉和思维结构,他体察到了,于是,他从各个角度来展现诗人的面貌。”显然,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先生的译作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歌词的字面意思,而是把音乐特征看作翻译的重要因素了。

先生在长期的翻译创作中师古不泥、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和文学成就,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赞赏。男中音歌唱家周正教授在维也纳留学期间,在寄给先生的信中提及当地一位著名文学家听了先生翻译的勃拉姆斯的《四首严肃的歌曲》德语的中文译词,大加赞扬先生的翻译水平,称赞她的译词甚至比之前的英文译词要好得多。

徐先生的爱人毛宗维先生是50年代留学苏联莫斯科空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导弹专家,曾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他为本文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先生逝世后,毛先生在整理她生前的资料时无限感慨地说,两人在一起生活了近六十年,突然感觉先生好像是一个陌生人一样——完全没有想到她默默无闻地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当他在整理先生在日本东京讲学的全英文讲稿时,看到有一段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背景的英文,熟悉英文的老伴对于先生为很多古代历史名词的创造性翻译感到惊叹!

先生一生心胸坦荡、淡泊名利,她所翻译的歌曲的译者有的被标注上了别人的名字,当有人提醒她这是侵犯了知识产权时,她只是微微一笑,说:“这没什么,只要有人喜欢唱就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作为一个道德高尚、学养丰厚的音乐翻译家,徐先生学贯中西、博览群书,且始终耕耘不辍、用毕生的精力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音乐资料。

结语

作为一名由共和国培养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小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影响的徐先生内心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真挚的家国情怀。早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期间,先生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奉献社会,曾被先后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抗美援朝工作模范”“上海音乐学院土改工作甲等模范”。为实现报效祖国的宏愿,先生归国近六十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军人或工人,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一直以来,先生与昔日的老师、同学、战友和工友的深情厚谊从未间断,她对所有的学生都像家人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先生一生生活非常俭朴,但对别人却慷慨大方,还经常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在工作中,先生和领导、同事相处融洽,并结下了纯洁而珍贵的友谊,同时她还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业务成长。即便在退休以后,先生仍然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她严谨治学的敬业情结、抱朴含真和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默默奉献和大爱无言的高风亮节是这个时代的一缕清风、一片净土。风雨一生求学问、真情满怀照乾坤,应当是对徐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比较客观的评价吧!谨以此文深切缅怀老一辈音乐家徐宜先生!

(责任编辑 荣英涛)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徐先生歌唱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