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菠
摘 要:傣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也是具有悠久灌溉历史的农业民族。傣族的传统灌溉农业具有完整的水利管理体系,西双版纳傣族统治者(召片领)历史上颁布了专门管理水利设施的法典。傣族的水利管理具有法规与村规民约管理相结合的特点,时至今日为灌溉水源林的保护、灌溉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水利设施中最具傣族特色和实用功能的一件重要工具叫分水器,分水器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农田分水实践中创造出的一件科学合理的用具,它可根据农田多少进行出水量的分配。文章通过对傣族传统水利体系的梳理、水利设施运用以及传统分水器的功能分析,对分水器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求教各方同仁。
关键词:傣族传统灌溉体系;传统水利设施;分水器
1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体系与特点
根据傣族天文历法经书记载,傣族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滇乃沙哈”时期,即“莫米召”(没有官家)、“莫米瓦”(没有佛寺)、“莫米倘”(没有负担)的;第二阶段为“幕乃沙哈”时期,即“米召”(有官家)、“米瓦”(有佛寺)“莫米倘”(没有负担)的;第三阶段为“米乃沙哈”时期,即“米召”(有官家)、“米瓦”(有佛寺)、“米倘”(有负担)。这三个阶段表现了傣族社会农村公社的过渡情况。在从母系社会农村公社转变到父系社会农村公社的进程中,傣族传统灌溉体系的建立对以栽培水稻为中心的农业灌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傣族人民在长期农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灌溉体系。这是水稻丰产的基础保障,也是农业生产的规范规则。两者相依相存,推进了傣族灌溉农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对水利农田灌溉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实地走访,同意将傣族传统水利灌溉系统分为水源系统、水渠系统、水田系统、分水系统和水稻大田五个部分的观点。西双版纳地区位于北纬22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季风的影响,气候湿热,常夏无冬,一年分干湿两季,旱季需要灌溉,雨季需要排水,若没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和水利管理制度,水稻栽培就无法实现。
以前车里宣慰司的最高政权机构是宣慰司署,由大小30余名官员组成,分管执行所有行政法令实施,其中管理水利灌溉设施系统的治水、管水法规最为严格,从议事庭设立的管水官员到所辖的勐和每一个具体村落,形成三级水利管理制度。每一级别的水利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负责灌溉制度体系中相应的水利设施岁修、检验查收、公平分水以及执行治水法规。傣族的水田管理是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议事庭设水利总管,统管辖区所有水利设施,各勐设大小水利官,水渠所流经的寨子又设正副水利监指挥本地的水利事务,科学分工,责权明晰,保障水利设施的通畅。
傣族谚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表达出了傣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念。傣族是一个既信仰南传佛教又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竜林”是傣族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傣族村寨的神圣之地。在西双版纳本地,人们把坟林称为“竜山”,因为发音相同,造成了概念上的误解。“竜山”与“竜林”是分开的,“竜山”一般在寨子的左右两侧,此“竜”非彼“竜”。“竜林”位于村寨背靠的山地上,居高临下,面积一般在0.2平方千米以上,甚至多达上千亩。抛开原始信仰中认知和表现,以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竜林”其实就是傣族传统的自然保护区和绿色水库,是防治村落民居及旱地水田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保障。它对于防止水患和旱灾,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定时期傣族人民会对“竜林”进行祭祀仪式,在春耕期间村寨内由专人对农田和灌溉水渠进行祭祀,傣族是水的民族,水文化和贝叶文化的信仰对灌溉生产资料的保护起着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傣族的水利灌溉体系集完善的水利管理规则、生态性、宗教性和村规民约于一体,是具有傣族灌溉特色的农业水利灌溉体系。
2 傣族传统水利灌溉设施管理
据《勐泐王族世系》记载,傣历123年(公元770年),傣王令百姓在景洪开渠引水,灌溉农田,直至傣历826年(公元1464年)灌溉农田面积近13.3平方千米,形成较为完整的灌溉系统、灌溉设施和管理系统,直至解放前,大多数水利设施建设还是使用原有的旧水渠,每年在旧有的沟渠上进行维修维护。先修渠,后建坝,水坝筑好后,举行放水仪式对水渠进行质量检验。当天由专人制作一长2米、宽1米的竹筏,放入水渠中顺渠而下,如途径村寨沟底不平,水渠杂物阻挡,或是水渠宽度不够,竹筏受阻,便要即刻抢修。
受生产力限制,当时修建一条灌溉水渠是一项巨大工程,要发动水渠沿线各村各寨人员在水利官、正副水利监的带领和指挥下进行修建和维护。水渠所经之处,地形复杂,有的渠段要跨越丘陵、小河等,有的水源离主干沟很远,需要修建渡水槽把远处的水源引到水渠中。当时的傣族人民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作为水槽,引水入渠一岁一换。在灌溉设施中,水坝也是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西双版纳地区大部分河道多系沙质土,水坝多用多根木料并排拦渠而建,民间称之为“木马坝”,辅以木质三角支架支撑,或者用竹笼装卵石垒砌,使雨季來临洪峰坝不垮,旱季能蓄水,有疏导洪水保障洪水来临水渠不垮、农田不淹没的作用。
3 分水器(图1)的使用
傣族的水田一般低于灌溉水渠,采用漫灌的形式。傣族传统水利灌溉设施的目的就是合理安排水量,保障水稻正常生长。不同面积的水田需要的灌溉水量不同,如何做到科学分配水量,傣族人民在农业灌溉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地发明了分水器。分水器由两部分构成,傣语称之为“坚多”和“南多”,两个器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水器。“坚多”是一个标准的配水量具,配水单位以斤、两、钱计,并非为重量单位。“坚多”木质,类似一个管塞(图2),“坚多”不同的圆形刻度表示不同的出水量。经过水利官多年实践,不同面积的水田配给多少刻度的出水量,“坚多”定好出水量之后,用竹子制作出一样孔径的“南多”(图3)。“南多”不仅有控制水流量的功能,而且还起水量分流的运输管道作用。
每年公历4月中旬,傣历6月泼水节之后,修整水渠成为傣族民间一项重要农事活动,届时由受益于水渠灌溉农田的各村各寨、各家各户投工投劳,在水利官员的指挥和带领下,分段维修沟渠,埋置“南多”。百姓根据沟渠的不同深度,以沟渠底部为基准点,埋置于沟渠底部至顶部1/3处分水口至于渠内侧,待水利官员检查、核对后方可使用。如分水量不够时,再埋设几颗不同量级的“南多”,以达到该田所分水量的总和。埋设“南多”保障了灌溉输水,也保护了田渠的安全,避免在堤上开挖出水口造成的冲蚀和损坏。
自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西双版纳地区以来,分水器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与土司政权将治水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事业分不开。如今,现代农业已经代替了傣族传统灌溉水利,除了50岁以上的人还记得分水器,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对其一无所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必定有一些珍贵的遗产会消逝,作为一名普通文博人,找到优秀文化传下去就是使命所在。一个小小的分水器让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地方太平,远离灾荒,我们不得不为傣族先民的智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