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敏
摘 要:互联网技术资源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教育支持的技术水平。在当前大量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之后,如何保证这部分农民工完整地融入城市,是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和社会稳定性的关键。社区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效地进行互联网技术资源的操作应用,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有力支持。对“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研究,提出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社区教育支持策略,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综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教育支持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5-0010-02
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潮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教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强对社区资源的调取和应用,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互联网技术资源的应用方案,是很多社区教育支持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互聯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的有利条件
1.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新生代农民工是市民化过程中一项复杂漫长的工作,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完全市民化,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支持。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之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资源将可以拥有更加理想的应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将可以更加丰富,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教育协助活动将可以拥有更加理想的条件。互联网技术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具备突出的优势,在复杂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大量信息资源的精准选择和有效整理,是保证教育活动所需资源得到有效供给的关键。因此,互联网资源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所需信息资源的供给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互联网技术资源的应用下,社区将可以凭借对信息资源的集成分析,更好地制定信息资源的挖掘控制计划和方案,并使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加凸显。在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明确切入点,使各类教育内容都可以紧密围绕主题开展,为教学资源价值的完整变现提供帮助。
2.社区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规范化教育。从国内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教育情况来看,财政支持依然是此项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城市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旧较为宽松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教育尚不具备较为突出的价值,导致社会资本的投入十分有限。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保证农民工市民教育工作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的基础。当前社会之中拥有一部分成人教育机构,但这部分机构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且提供的教育资源未必与现实具备相通性。因此,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所开展农民工市民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构建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实际需求的教育环境,有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3.社区拥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帮助的相关资源。从当前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情况来看,协调社会住户的各项常规行政性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主要部分。因此,社区的工作人员普遍掌握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相关的各类资源。另外,现有的很多公共教育体系主要针对学生进行设计,缺乏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关注。而社区长期从事的是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性工作,具备对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市民化教育的精准理念和丰富资源,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完整地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帮助。
二、“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存在的不足
1.社区教育支持协调机制建设存在不足。虽然社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培育提供帮助。但毕竟社区服务者并非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相关资源协调方面,无法充分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需求。部分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对于管理机制的作用认知不够全面,缺乏对教育产业之中有价值资源的关注与开发,导致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体系无法在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下得到创新处置。一些社区在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资源协调的过程中,对于农民工需求的考察不够细致,导致社区资源的调动难以精准地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实际需要,不利于社会教育资源的完整充分应用。
2.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建设不够完善。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的建立是保证各类涉及到新生代农民工培育的信息资源得到专业化供给的关键。但是,现有的一些社区在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上级行政性指标的贯彻工作领域,缺乏对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的必要研究,无法凭借虚拟信息平台的构建全面地提升互联网教育产业的构建水平,难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教育。
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教育支持制度不够健全。社会教育支持机制的构建,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性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现有的一些社区在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支持策略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缺乏对社会支持制度的重视,难以凭借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加完整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体系的建设需要。在进行社会教育支持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一些社区教育工作者仅仅在技术交流层面进行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方案设计,缺乏对社会各领域经验与意见的关注及开发,不利于社会各领域经验的充分吸收借鉴。
4.缺乏对互联网技术资源在市民化教育领域应用价值的认识。目前,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价值认知仅仅停留在其信息高效处理方面,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分析不够详细,并没有对互联网平台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关联性加以研究,无法充分开发出互联网技术资源的重要价值。
三、“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优化策略
1.完善社区教育互联网技术协调应用机制。在社区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服务方案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资源的应用价值有足够的了解,尤其要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复杂性具备足够的关注,使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在协调应用之下,实现对互联网教育体系的构建,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教育提供帮助。社区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资源较为有限,但在进行公共服务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整合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社区在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参照社会保障性质工作的处理需要,更加全面地实现对互联网技术协调机制的创新建设,使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充分整合之下体现出较大的实用价值。
2.增强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的完整性。社区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受教育的专业性需求具备一定的了解,并对社区教育专业性的匮乏情况进行分析,更多地結合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虚拟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为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创新构建提供充足完整的支持。要在进行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态的关注。尤其要对其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在互联网教育支持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凭借信息传递廉价和精准的优势,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便民信息的有效发布,使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凭借自主搜索所得信息,有效地进行教育信息的调取应用,并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3.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教育支持制度。在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教育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社会教育体系局限性的关注,使社会各领域的教育资源都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技术交流层面进行互联网应用经验的分析,还需要加强度社会各界经验和意见的吸收,使农民工市民化教育可以充分整合社会各领域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教育支持制度的创新改进提供完整的支持。
4.提升对互联网技术资源重要价值的认识水平。社区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价值的多方面研究,尤其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资源的频率加以研究,使互联网虚拟平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构建和全面的普及,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教育工作相关资源的充分累积。社区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对互联网新型技术的研究,保证互联网最新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领域。
四、结语
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高质量的帮助,尤其在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之下,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了更加理想的参与市民化教育的机会。因此,加强对互联网技术资源应用优势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社区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策略,对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教育综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练军.中小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1 056位农民工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5,(3):36-41.
[2] 李练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中小城镇的市民化能力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制度因素的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015,(9):46-53.
[3] 王晓峰,温馨.劳动权益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融合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7,(1):38-49.
[4] 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文献述评、理论建构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7,(1):66-74.
[5] 陈昭玖,胡雯.人力资本、地缘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1):37-47.
[6] 梅建明,袁玉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375份农民工调研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68-77.
[7] 叶俊焘,钱文荣.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16,(5):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