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曾瑞阳
疫情就是战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主流媒体必须迅速行动,全力、全程、全时投入战疫报道中,及时发布、权威解读疫情防控信息。关于疫情,从年前到现在看到了很多让人感动、泪目的视频内容。除了催泪之外,我总想着短视频应该还要有一些理性化的表达。从年前开始,我就在杭州本地的新闻中寻找线索,但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2月7日上午,天津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个消息——宝坻区百货大楼聚集性病例,导致近万人被隔离。在这之前,疾控专家张颖破解了传染迷局,过程曲折离奇,被称为“福尔摩斯”式破局。看了相关文字报道,我直觉判断这是个合适的理性派题材,虽然和杭州没直接关系,但我还是想试试看。
2月8日中午,短视频《202秒解析百货大楼传染迷局》先在杭州日报微博上发布。当天傍晚,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发布推文《23人确诊,近万人隔离!一图破解百货大楼谜案》。我没问过编辑为什么叫“一图”破解,可能是为了吸引用户进来看,毕竟现在人们接收讯息的习惯,真是多一秒都嫌长。
疫情发生之后,杭州日报的采编主力们都扑上去了。在“日报防控报道战斗群”里,报社领导从早到晚“趴”在群里指挥;前方记者们从医院、发布会现场、集中隔离点、街道社区等地不停供稿;后方编辑们从海量信息里进行筛选、整理。半个月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100个10万+微信爆款。如果这条视频没有取得很好的传播成绩,会让我觉得拖后腿了。幸好,这个视频的推文阅读数达到23万,成为了1/100。微博平台显示,该视频播放数为152万。
疫情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短平快的小视频,有素材能做视频的新闻基本都上了。这类内容我把它比作小吃,简单好吃,用户还容易上瘾;百货大楼传染迷局这类理性视频像大餐,做起来费时费力,还常常因为耗时太长,最终发布的时候事情已经没有关注度了。传播热度稍纵即逝,并不会同情你做的是什么。所以,必须得快,越快越好!
2月7日中午12点,我拉了个6人小团队,导演x1,美编x1,动效x2,剪辑x1,配音x1。2月8日早上8点,第一版成片出炉,3分22秒。后续调整了一点细节,相当于一稿过。整个过程中,有两件事可以说一说。
第一,多方远程高效协作。当天,同事在800公里外的河南,想回不能回,只得远程办公;我妈从苍南回来帮我带娃,同时给全家带来了14天的居家隔离;其他4位小伙伴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在家办公。做片子需要频繁的沟通,人与人,人与软件,软件与软件,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等做完再返工都凉了。为此,我们明确了分工和制作流程。我负责策划和文案,美编设计分镜,再交给做动画的,剪辑师合成画面和配音,并处理音乐音效以及节奏等细节问题。全程进行了两次微信多方通话。第一次通话在撰写文案之前,明确了做什么,怎么做,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技术该如何实现的问题。文案不能信马由缰,否则,就是给技术挖坑。当文案出来之后,再撰写一版脚本。时间仓促,我就写了一个简要的画面阐释。第二次通话——通读脚本,辅助一些样片和单帧参考,大家的思路和执行路径就相对统一明确了。
第二,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虽然是个小片子,时间紧,但能做好的细节都要尽量做到位。这个片子先由廉笑尘配音。他是临时接到通知,夜里从家中赶到单位拿设备,回家录了两版,结果只被当作参考音。不是录得不好,而是太像央视的法治节目,用在网络传播可能会有距离感。晚上11点,又让邱泽楷配音。这位深圳小哥录了三版,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又录了一版发过来说,“要不要再试试这个版本?”片中有一段9秒的画面,是23位确诊病例的名单表格。名单从下往上滚动,你完全看不清具体内容,但是为了信息的准确性和视频的说服力,我查阅了天津每天公布的确诊名单,从中找到相关人物的信息,收集、整理、核对,花了将近3小时。
记得著名导演陈凯歌点评表演时说过这么一句话:“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的力量无与伦比。”但是,所有细节的具体指向并不是细节本身,而是高于细节的那点东西。当这一点东西出现的时候,感动就发生了。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写稿子如此,做视频也是如此,无论多么高大上的意义,其实都蕴藏在一个个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