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澳新风险管理标准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0-06-19 08:06周晨伊
理财·经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周晨伊

摘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面临一定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起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本文探讨了澳新风险管理标准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识别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点,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从而研究和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助力医院业财融合,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险管理;澳新风险管理标准;医院财务风险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就医过程中“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2009 年,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着力强调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并提出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 ,要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等方式,摒除“以药补医”的弊端。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财政补助收入在公立医院收入占比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依靠自身发展可能较难做到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财务风险可能出现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对医院财务风险点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要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进而研究和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以适应医院管理方式现代化的需要,而这也是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政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A医院在后勤安全生产中引入了澳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本文借鉴其思路研究该标准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澳新风险管理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层面提出的风险管理标准。澳新风险管理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9年、2004 年进行修订,标准化的语言定义以及标准的过程定义是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对上市公司乃至政府部门的风险管理有着很强的利用价值。澳新风险管理标准将风险管理视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七个步骤:沟通与咨询、建立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监督与检查。本文基于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分析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一、建立环境

澳新风险管理标准中的风险管理环境,具体表现为组织架构、管理层思想、组织文化、经营理念、岗位分配。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医院必须结合实际经营状况,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组织,科学制定风险管控目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报各个业务层面出现的风险事件,对其严重程度、发生频率进行讨论、归纳和排序,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重点,并持续跟踪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因地制宜的风险应对策略,定期汇总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给管理层。

二、风险识别

关于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比较著名的方法有德尔菲法、案例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等等。本文对于风险识别方法的选取考虑到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因此采用业务流程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组织机构现有的财务管理进行回顾与描述,生成反映组织机构财务现状的流程图,分析研究流程图中各项业务处理过程,通过找出存在问题的管理薄弱点,重点识别防范这些研究环节的财务风险。

在参考专家学者对于医疗机构风险识别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财务风险实际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条例,本文对于识别出的医院财务风险类型的划分主要基于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具体划分为:1.预算业务风险;2.采购业务风险;3.收入业务风险;4.支出业务风险;5.资产管理风险;6.资金管理风险;7.成本管理风险;8.建设项目风险;9.科研项目风险;10.合同管理风险;11.信息系统风险。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分析业务流程或与之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来描述出具体的风险,内容包括:1.将会发生什么;2.何时何地发生;3.如何发生,为何发生。

以医院门诊挂号收费处收入业务流程为例,通过对收入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门诊挂号收费处收入业务可能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收费结算窗口或收款员未经批准办理费用结算业务,缺乏统一管理和监控;2.收费结算业务岗位设置存在不合理性;3.门诊退费未经恰当的授权及审批;4.票据、印章管理可能存在导致收入资金流失的风险;5.沟通不力可能造成应收未收或坏账的风险。

三、風险分析

根据澳新风险管理标准风险分析的方法,可以采用风险矩阵量化评估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该方法通过风险衡量的两个维度,即风险发生的频率与发生风险后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分析,具体公式如下:

风险分析公式:R=C×L

其中,R为风险(Risk),C为后果(Consequence),L为可能性(Likelihood)。

由此可以建立基于澳新风险管理标准下的医院财务风险评价表,见表1和表2所示。

以医院收入业务风险中的医疗收入风险(门诊收入)为例,建立基于澳新风险管理标准下的风险分析评价表,见表3。

四、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做出决定,即确定风险优先级。风险评估包括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风险水平与建立环境时确立的风险标准。澳新风险管理标准中介绍了一个风险评价的工具,即ALARP原则,我们以此确定风险大小系数,将ALARP原则中的三个区域分别对应为高、中和低风险区域,见表4。

五、风险处置

风险处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来应对不同层次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评级为“高风险”的领域应重点关注,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复核,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风险评级为“中风险”的领域应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评级为“高风险”的领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可容忍风险或可忽略风险,若为可忽略风险,可以考虑不做记录,如果风险水平在可容忍范围内,可以考虑对相关控制措施保持定期检查和复核。见表5。

以A医院门诊收入业务为例,除了考虑澳新风险管理标准对于风险处置的描述外,还要结合医院实际,从单位业务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风险处置的内容。

六、结语

澳新风险管理标准采用风险矩阵量化了医院财务风险,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建立起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框架。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机械程序,而是一个持续改进、动态循环的过程,其评价方法也会随着医改的推进、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而不断优化,因此需要增强全员风险意识,鼓励发现风险点,积极解决风险,让财务风险管理与医院的宗旨、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天天. 我国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及防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2]王市敏,张良吉.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医疗风险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5):67-69.

[3]朱宏晋.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探析[J]. 财务与会计,2015(19):60-6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