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伟
5月24日,在革命老区左权县“中国集报大王”苗世明处获悉,他又淘到一份罕见的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邸报》。该报跨越6个世纪,距今已有413年,比其之前收藏的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雍正七年(1729)《邸报》分别整整早90年和122年。该报比百件“中国集报精品”中的第一份早期报纸明天启七年(1627年)《邸报》还要早20年,目前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报纸原件”。
该报为线装简装,封面条签印有“邸报”字样,内文共8折16页,幅面23.5厘米×15.8厘米,品相基本完好。报纸版心为粗黑口(上下均为粗黑线),双鱼尾记号,鱼尾中间印有“题名碑录 万历丁未”字样,没有页码。版式为左右细黑单线,上下为粗黑单线,行间有细黑线行线。
苗世明翻阅《邸报》
该报内容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题名碑录,记录了上榜进士的姓名和家乡籍贯,包含赐进士及第第一甲3名、赐进士出身第二甲57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238名。经过查证,明万历《邸报》中,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三名的福建泉州府晉江灶籍张瑞图,明末曾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礼部尚书,是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有“南张北董”之号。苗世明高兴地介绍说:“在榜单中山西籍进士有15人。没想到,居然有辽州(今左权)进士王家宾的名字。”
苗世明淘得万历《邸报》后,曾专程携带三份珍贵的《邸报》赴京向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请教。方汉奇先生对《邸报》年代进行核实查证后兴奋地说:“这份万历的《邸报》,是我在民间所见过的最早的《邸报》,这些资料不容易找到,十分珍贵。我要作为史料进一步研究。”方老欣然在万历《邸报》封面题字:“迄今看到过的最早的报纸原件”,还分别在康熙、雍正《邸报》上题字“目前看到过的最早的清初的报纸”“雍正朝的报纸,前此还不曾见过,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