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对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0-06-19 07:59罗念刘远唐丹丹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抑郁情绪中介作用

罗念 刘远 唐丹丹

摘 要:本研究采用简化版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流动中心抑郁量表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变量间显著相关且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中介作用;心理素质;社交焦虑;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112

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长时间的抑郁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抑郁情绪的易感时期。研究发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12-13岁之前非常低,但是到13-18岁时抑郁症的发病率开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现出规律的上升趋势,并在14-15岁达到顶峰。青少年抑郁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成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因此研究青少年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素质基于个体生理条件,与人们的适应、发展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保护作用。当有负性事件发生时或面临某种压力情境时,具有较高或者较健全心理素质水平的个体发生抑郁情绪的风险更低。

社交焦虑对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有重要影响,它是指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包括一些紧张、恐惧或不安的情绪反应。高社交焦虑的青少年,情绪调节功能教差,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导致抑郁情绪。另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也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心理素质越高,社交焦虑就越少。因为心理素质较高的青少年往往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积极的个体品质和较好的适应性能力,而这些心理品质都能有效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

综上所述,現有研究还未探明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为预防青年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2)中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和抑郁情绪间起到中介作用。

1 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某中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学校和学生的知情同意后,共发出800份问卷(回收789份,回收率为98.63%),有效727份(有效率为92.14%)。其中381名男生,初一84人,初二136人,初三96人,高一164人,高二126人,高三121人。平均年龄为15.70±1.80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简化版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选用胡天强等修编的简化版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共24个问题,包括认知、人格和适应性三个维度。问卷使用Likert五级评分,总分越高,被试的心理素质越高。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

1.2.2 社交焦虑量表

中文版社交焦虑量表共28个问题。关于主观苦恼和行为回避的问题均有14个。采用“是-否”评分方式,若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总分越高,表示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

1.2.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采用Radloff等的流量调节抑郁量表中文修订版作为研究工具。共20个项目,4点评分。要求受试者根据上周的实际感受来判断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感受数量,其中0为“没有或几乎没有”,1为“少有”,2为“常有”,3为“几乎一直有”。将反向题重新记分,然后进行加总,总分越高表示抑郁倾向越强。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

2 研究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es)的控制与检验

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采用匿名制调查,且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共提取了17个主成分,特征值解释的最大方差贡献率为16.58%,小于40%。

2.2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2.3 中学生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探讨是否建立了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社交焦虑中介模型,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自举法(抽样5000次)对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如果置信区间内不包含0,则表明该路径成立,否则即不成立。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抑郁情绪的直接效应显著(c =-019,SE=0.02,p<0.01,95%置信区间为[-0.23,-0.16],SE是标准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SAD预测CES-D的间接效应显著(a* b = -0.05,SE = 0.01,p < 0.01,95%置信区间为[-0.07,-0.4]),见图1。

3 讨论

3.1 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交焦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交焦虑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之间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即心理素质越高,中学生的社交焦虑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心理素质越高的青少年往往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的表现都会比较好。根据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合理的认知可能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源,那么在遇到一些人需要认知调节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积极的认知会避免个体在与人社交时因认知偏差而导致自我怀疑,从而有利于减少社交焦虑。此外,积极的个性和良好的适应性也能有效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社交焦虑具有抑制作用。

其次,心理素质与抑郁情绪之间显著负相关,即心理素质越高的青少年,其抑郁情绪越少,该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即心理素质越高的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时,不但不容易受到外界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并且还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减少抑郁情绪的困扰。

最后,青少年社交焦虑越高,抑郁情绪也越高。该结果也与以往研究一致,社交焦虑是影响个人心理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社交焦虑会伤害个体的情绪调节系统,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3.2 中学生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

中学生社交焦虑在心理素质和抑郁情绪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该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影响其社交焦虑从而对抑郁情绪起到作用;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直接影响抑郁情绪,是抑郁情绪发生的内在诱因。此外,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个体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等方面都表现较好,而在社交情境下,良好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可以让个体有效应对与人交往中的压力事件,也会对个体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继而拥有较好的同伴关系,并且这种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给中学生带来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对于减少其社交焦虑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减少社交焦虑将避免在社交场合中因焦虑引起的社交退缩行为,从而促进青少年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获得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减少抑郁发生的风险。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减轻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从而减轻他们的抑郁情绪。

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文献。我们在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时,除了通过开展心理素質教育来达到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促进人际交往的素质拓展活动来鼓励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中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发现和疏导,以减少中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从而使他们拥有更多的人际支持和更健康的心理。

本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例如,本研究样本的分布和被试的作答态度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样本的代表性可能不足。

4 结论

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会在心理素质和抑郁情绪间起到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2):11-13.

[2]刘凤瑜.儿童抑郁量表的结构及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2):58-62.

[3]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1):3-11.

[4]苏志强,张大均.8~12岁儿童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02):72-77.

[5]李璇,侯志瑾,黄敏儿.社交焦虑大学生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的探索及指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02):231-233.

[6]童媛添,邱晓雯,连帅磊,等.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03):498-501.

[7]刘广增,张大均,莫文静,等.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02):91-96.

[8]胡天强,张大均,程刚.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2):120-126.

[9]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0]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等.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06):1282-1289.

[11]张娟,梁英豪,苏志强,等.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正性情绪的关系: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09):71-76.

作者简介:罗念(1992-),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研究生,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刘远(1998-),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本科,从事心理健康研究;

唐丹丹(198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研究生,讲师,从事心理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抑郁情绪中介作用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