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
“××游戏又出新皮肤了!买买买!”“这次活动的道具太难得了,我必须拥有!”自打沉迷游戏开始,各种大大小小手游端游累积起来,小编在游戏里氪金花掉的钱,大概已经够某个城郊房子的首付了吧?一算账,捂胸口,玩个游戏而已,我的钱包咋就空了呢?
不要问攻略,打不过就充钱?
板栗:最近沉迷的这款游戏又出新皮肤了!我的钱包准备好了!
蛋黃:每次看你为了活动、抽奖,这么肝的样子,我都想感叹一下,游戏公司还真是会抓住你们这种氬金玩家的心理来策划运营呢。
板栗:就是觉得皮肤好看啊,没忍住才买的,这有啥心理特征好说的?而且比起那些为了顶级装备等级氬金的土豪,我这样算好的了。
蛋黃:确实,不管做什么都会有动机和目的,你为了好看的皮肤,他为了高级的装备,你们都通过花钱这种途径来满足自己。一开始,大家都对某个东西产生了兴趣,但你发现,有的人愿意花钱,有的人却不愿意花钱,这些不氬金的人也觉得这东西很吸引他们,可他们为啥不花钱呢?归根结底,都是其背后的动机需求所决定的。
板栗:要能把这背后的动机理清楚,那是不是也就能帮助人们理智游戏了?
蛋黃:这还真不一定,游戏氬金始于兴趣,也忠于动机。当人们对深层的原因有了把握之后,在克制力较强的情况下,加上逐渐投入其他兴趣活动,可能才会逐渐克服下来。虚拟购物的情绪动机,一般包括情绪调节和情感增强两种。情绪调节,就是人在不开心或者处于其他负面情绪的状态下,通过消费可以得到放松或消除负面情绪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花钱买开心”。另一种,情感增强,是指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或是兴奋的状态中,通过消费可以让你现在的积极情绪得到强化,例如你在某一场游戏比赛中表现很好,就会有消费一下“奖励自己”的冲动。另外,还有一个动机,就是大部分人都表示批判的认同动机,玩家通过氬金来寻求个人或社会的认同,花钱展现个性、塑造形象以及获得面子。通俗来说,就是“虛荣心理”“攀比心理”。
LINK
據统计,由TYPE-MOON发行的角色扮演类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简称fgo)在全球范围内月氪金量高达5千万美元。而2017年《王者荣耀》的全球总收入超过130亿,氪金大头主要在中国区。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中国游戏付费用户月均游戏支出为26.5美元。
氟金,0次和无数次
板栗:我感觉这两种情绪动机,对于任何购买行为都是通用的。但我玩游戏不仅会氪金,而且一氬金起来我就控制不住我自己,为啥有的人能坚持不懈地氬金呢?
蛋黃:你的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氬金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差別吗?其实,这就要看他本身的动机什么时候消失,或者是否有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取代了当前的游戏兴趣。
从0跨入1的这个过程,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有些摇摆和煎熬的。不过开了先河,后面再买就容易多了。
蛋黃:是的,第一次的消费决策完成之后,虛拟的商品就变成了具体的满足感受,这种舒服的情绪状态在下一次想要消费的时候,会自然地被唤起。第二次的消费行为就要比第一次容易很多。不过说到从0到1的跨越,我倒是觉得跟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挂钩。对许多有经济能力的年轻玩家来说,氬金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但对我们的长辈或者往上更年长一些的人来说,为虛拟游戏花费钱财是难以理解的行为。这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生活娱乐方式的差异,更是消费观的不同。我们的父母小时候跳房子翻花绳儿打弹珠,哪样用得着花钱买皮肤?花钱买到的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更多接触的是各类电子产品,游戏公司也通过各种运营策略为玩家推出各类消费活动,说不心动那是骗人的。相对于过去的实用主义,爱玩游戏的年轻人则更偏向于体验主义,氬金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虛拟的道具和数据,也给玩家带来了即刻的成就感。
LINK
从第一部乒乓球街机Pong的出现,到后来的“奧德赛”电视游戏机,开辟了游戏的买断式付费。那么“氪金就能变强”最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1997年《Achaea,Dreams ofDivine Lands》的上线推开了“免费游戏,付费强化”这一模式的大门,而“氪全”一词也源于这类游戏《魔兽世界》中的“氪金宝箱”)。
合理消费,正确娱乐
那些“0氬玩家”就是你说的实用主义消费了,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虛拟世界和现实很不一样,游戏作为娱乐项目,也只是为了消遣。坚决不花一分钱是个人的选择,我这个氬金党也不能随意评判别人的消费行为。蛋黃:你这种想法不错。在游戏中氬金可以带给我们一定时间内的愉悦心情,有时是三五分钟,有时是两三天,有时能有一个月。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花点钱很正常,就像喜欢打篮球的人爱买球鞋一样,关键是要注意分寸,不要让氬金成为自己生活的累赘,更不要让“享受快乐”变成“经济苦恼”。氬金,还是要量力而行,兴趣爱好本身也不能用花费多少来衡量。爱好读书就得花钱买书,喜欢听音乐就得置办音响和耳机,喜欢旅行也不免要为吃穿住行买单,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必需消费。但这些花销都是有限度的,超出自己支付能力之外的消费,就像是把兴趣爱好变成了東缚自己的牢笼,爱好曾经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转瞬就会变成焦虑与懊恼。毕竟小氬怡情,大氬伤身。
板栗:互联网时代,为优秀的内容买单可以,但也要警惕成为“倾家荡产”的氬金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