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
【摘 要】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以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为着眼点,分析报道中凸显的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报道主体相互补位、多形态直播融合打造“原生态”“实时化”、矩阵化“传播共同体”引发传播“裂变”等媒体融合新特征。
【关键词】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社交虚拟空间;矩阵化传播共同体;裂变式传播
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海量疫情报道铺天盖地。既有紧扣热点、凝聚人心、凸显传播价值的各类直播访谈、深度聚焦,以及自媒体运用Vlog、抖音、快手对人性闪光点的捕捉,对疫情下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也有不少疫情报道墨守成规、反应迟缓、缺乏传播价值。我们将从传播内容、形态、渠道三个方面试析这次的疫情“大考”中,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新特征。
一、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传播内容凸显媒体融合新特征
(一)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替代单一“共性化产品”制造
近几年,庞大的手机用户规模催生了多样化的内容需求,也引发了媒体内容产品的深度竞争,在内容价值的驱动下,智能技术开始运用于媒体产品的生产与分发,一批基于人工智能的“分众化产品”替代了“共性化产品”,它们更了解用户心态,更精准,更高效,以此推动着内容生产的再升级。比如央视利用大数据项目、中央厨房和云生产平台,对疫情期间的传播热词“疫情”“部署”“重要讲话”“指挥”进行分析后,对同一新闻事件安排不同波次的采制与产品生产,微博、客户端注重速度,微信求深度,短视频求生动,电视求全面,一次采集多次生产或是多次采集多次生产。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微博、微信、抖音、爱奇艺等多个平台同步推出了15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节目《共同战“疫”》,在微博“共同战疫”话题下,设置固定话题栏目#武汉日记#、#疫情联防联控实时播报#和#岩松帮你问#,栏目推文日均发送量达56条。两个月时间,这三个话题阅读量高达84.9亿、34.2亿和17.8亿;在抖音平台上,“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针对年轻阅读群体,将关注点集中在简明呈现一线医护人员动人事迹、疫情之下外交动态的短视频上,传播效果明显。其中,“张文宏医生呼吁广大党员投入一线抗击疫情”和“疫情之下的涉美动态”视频内容点赞量愈千万。[1]
此次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十分注重产品的个性化特征。除短视频之外,媒体广泛应用Vlog、海报、疫情大数据地图、MV、沙画、说唱等美术类、设计类、视频类作品,以艺术之力温暖人心,鼓舞士气。比如央视新闻的原创海报《转存!第六版诊疗方案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简单科普第六版的诊疗方案,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300万,网友纷纷表示干货实用;[2]快手为普及医疗防护知识上线的“口罩防护”魔法表情,7天参与人数达400万;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沙画声音日记》系列,将抗疫一线医生朱仕超的原声口述+沙画艺术有机结合,半个月在“四川观察”客户端的点击量突破250万;深圳特区报融媒实验室制作的《全民战“疫”,有你必胜!》H5小游戏,将趣味小游戏与疫情知识普及、防治相结合,上线仅30天,参与人次突破1000万,预计参与人数超5000万……
(二)“记者报道”“用户记录”报道主體互相补位
融媒体时代是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时代。在疫情报道中,大量的“用户记录”以一种互动性强、更为及时的方式,迅速扩容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体量,与“记者报道”互相补位。
央视新闻微博、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和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的《武汉日记》影像志征集活动就是“用户记录”的代表。这个活动利用UGC形式,鼓励武汉的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志愿者真实记录封城期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两个月时间,用户上传《武汉日记》微博达11万条,《武汉新年的第一个晴天》等一大批自拍视频叙事感强、真实感人,成为人们了解武汉、感受武汉、陪伴武汉的重要窗口。该活动微博的阅读量两个月达90多亿次、互动量达2500万次。
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也推出《全民战“疫”日记》版块,《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客户端也开展视频征集活动,鼓励身处一线的市民、患者、医护人员等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用户记录”无疑成为疫情期间记录时代的重要部分。
融媒体时代,随着主流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大批持续创新的“记者报道”成为社交媒体吸粉、带流量的“主力军”,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从“自体繁荣”逐渐变为“异体共荣”。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去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入驻抖音、快手。今年1月,《新闻联播》开始在快手常态化同步直播,大量疫情防控最新资讯同步输出。数据显示,直播当天,观看人次近2000万,累计点赞近1800万。据统计,今年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间,央媒微博发文的互动量增长4倍;8家央媒在快手、抖音短视频平台平均粉丝增长量达1360万;在微信平台,央媒公众号文章的日均阅读量对比2019年第四季度提升54%,社交媒体正逐渐成为“记者报道”重要性凸显的主要平台。[3]
二、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传播形态凸显媒体融合新特征
(一)多直播形态融合打造“原生态”“实时化”
“全过程传播”“零时差传播”是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在疫情报道中,“电视直播”“慢直播“融合直播”多形态直播融合并举,打造“全过程传播”的“原生态”与“零时差传播”的“实时化”。
1月27日起,央视新闻直播特别节目《共同战“疫”》,在常态直播中利用微视频、微纪录片、原创MV、漫画等形态,丰富直播的内容呈现,打造视频观看高峰,各平台累计观看量达2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