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
摘 要:研究炭黑分散助剂FS97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试验配方)中的应用,并与使用传统工艺性助剂增塑剂A胎面胶(正常配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2.5份炭黑分散助剂FS97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代替工艺性助剂增塑剂A,压出半成品部件致密性提高。试验配方硫化胶拉伸强度、伸长率提高,耐磨耗性能提高,其他指标变化不大。轮胎成品耐久性能提高。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轮胎 胎面胶 分散剂
中图分类号:T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095-02
1 现状分析及实验目的
轮胎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曾止步。一直以来轮胎就是供给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它是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飞机等的主要配件,能吸收因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和外来冲击力,使得乘坐舒适。轮胎是橡胶工业中的主要制品,其消耗的橡胶量占橡胶总用量的50%~60%,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轮胎的速度性能、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轮胎制造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随着我公司产量逐渐提高,在现有设备及工艺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缩短混炼时间、提高压出速度等;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难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特别是胎面胶配方中应用粒子较细、难分散的中超耐磨炭黑,若盲目提高速度,会出现炭黑分散性能差影响混炼胶物理性能,胎面部件属于大部件,A区压出速度过快会出现部件胶料焦烧,尺寸波动较大超出标准范围,部件不密实出现气孔等各种不良情况。
因此既要适当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要保证混炼胶、半成品部件质量,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原材料能提高胎面胶混炼均匀性、半成品部件挤出速度,同时胶料物理性能及半成品部件质量得到改善。
炭黑分散剂FS97是一种高分子脂肪酸系列高性能炭黑分散剂,该产品能提高炭黑的分散性能、表面性具有优秀橡胶分子内的润滑作用,可降低门尼粘度,缩短混炼时间、降低能耗,改善胶料的挤出性能和注射性。
本次试验主要是:用炭黑分散剂FS97在胎面胶配方中代替工艺性助剂增塑剂A,观察其物理性能性及工艺性能变化,以达到保证物理性能,提高压出胎面胶密实度,减少尺寸波动的目的。
2 试验情况及阶段评审
2.1 FS97检验结果
如表1所示。
原材料评审:
由表1可以看出该材料符合技术要求,可以进行试验;
2.2 小配合实验数据
小配合混炼胶性能评审:
由表2表3数据可以看出:试验胶料硫化速度及工艺性指标与正常胶料相差不大,而由于炭黑分散性能提高相应物理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进行大配合试验试验,以进一步观察胶料性能。
2.3 大配合试验
用炭黑分散剂FNS78等量替代增塑剂A在胎面胶配方中做物理性能及压出工艺性能平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大配合混炼胶物性评审:
由表4表5数据可以看出:大配合试验结果与小配合结果基本相符,可以进行压出工艺对比;
2.4 压出结果
本次压出试验采用10.00R20胎面胶规格,具体试验数据如表6:
压出工艺性能评审:
由上述数据可也看出,试验部件部件重量提高3.5%,而部件尺寸较正常胶料小,并且从外观上看部件密实度明显增加,符合半成品部件设计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及工艺稳定性。
2.5 成品试验
为进一步证实试验胎面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选取一条10.00R20轮胎同正常生产同规格轮胎做成品耐久对比试验,实验条件按常规试验条件,具体结果如表7。
成品实验结果评审: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轮胎与正常态成品耐久时间均满足国际按标准≥47 h的要求,同时由于使用了炭黑分散剂FS97,增加了炭黑与胶料的结合强度,降低产品生热,延长了使用寿命8%左右。
3 评审与结论
通过在胎面胶配方中使用2.5份炭黑分散剂FS97,提高了了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程度,使混炼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耐磨耗性能得到提高,硫化速度变化不大;改善半成品部件密实度,降低部件收缩率,使半成品部件尺寸波动减小,重量满足設计要求;同时由于炭黑分散均匀性提高,胶料生热降低6℃,产品使用寿命得到提高约10%,可以投入使用。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旨在为更多的驾驶者带去舒适的体验。从技术创新成果可以看出,技术革新已是轮胎行业的一大趋势,未来轮胎技术将会再次颠覆我们的想象。
参考文献
[1] 周宇飞.汽车工业对橡胶制品的需求及发展趋势[A].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
[2] 李茂彦,吴建国.碳纳米管/聚合物材料的技术及应用[J].国外塑料,2014,32(2):34-38.
[3] 王兴业,唐羽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
[4] 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5] 张华,张兴英.金关泰1理想的胎面材料——集成橡胶SIBR(Ⅰ)1弹性体,1997,7(7):34.
[6] 黄家明.特种橡胶在我国橡胶制品中的应用及发展[J].橡胶工业,2000,47(2):94-98.
[7] 刘霞.氟橡胶与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胶[J].橡胶参考资料,2002,32(1):1-4.
[8]蔡树铭.特种橡胶加工技术进展[A].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
[9] 包林康.我国汽车橡胶密封条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
[10]穆宇飞.浅谈氟橡胶硫化用促进剂[J].有机氟工业,2002(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