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
国际海光缆通信是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实现网络互联的最主要方式。
但近年來,受船舶违规抛锚和渔业捕捞作业的影响,海光缆阻断事故频繁发生,对我国国际信息通信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汕头分公司国际海缆登陆站站长陈颖宇先后提出《关于严厉打击海光缆保护区内违规渔业作业活动的建议》《关于在<渔业法>中增加海底电缆管道保护相关条款的建议》等多项建议。陈颖宇是中国电信汕头公司网络部资深技术主管,目前主要负责网络的基础维护工作。长期的海光缆维护和建设从业经验,让他对该领域具有深刻理解。
陈颖宇代表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内地主要有上海崇明、南汇,广东汕头和山东青岛四个国际海光缆登陆站。渔业船舶在海上的违规作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海光缆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2017-2019年期间中国电信崇明国际海缆登陆站维护区域内发生的国际海光缆故障达到32次,同期中国电信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维护区域内发生的国际海光缆故障11次,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渔业船舶在海光缆保护区内违规抛锚或捕捞作业造成的。在此期间,崇明站海缆巡护船劝离海缆保护区内违规抛锚或作业船只2683艘次,汕头站海缆巡护船劝离海缆保护区内违规抛锚或作业船只8655艘次,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海上生产作业的渔业船舶。
据了解,海光缆故障修复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修理期间一旦再发生其他相同通信方向的海光缆故障,势必对通信业务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在重大通信保障任务中,出现海缆故障会对国际通信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很多故障是由渔业船舶海上违规作业引发,因此,加强渔业船舶海上作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海光缆保护区内违规渔业作业行为刻不容缓。
陈颖宇代表介绍,由于海上执法存在的实际困难,部分渔民的守法自觉性和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使海光缆保护区内的违规作业屡禁不止。同时,由于部分渔业船舶AIS船载设备电子海图信息不准确,船上作业人员无法准确定位海光缆的位置,也会造成海光缆保护区内违规作业的发生。
为此,陈颖宇代表认为,为保障我国海光缆通信安全,海光缆保护区内的渔业船舶违规抛锚和作业活动必须得到有效遏制。建议农业农村部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将海光缆保护列入部门重点工作,在上海、广东、山东和海南等重要海光缆通信枢纽节点的区域开展专项执法宣传和执法行动,打击海光缆保护区内的违规抛锚和捕捞作业行为,保障海光缆安全。
同时,建议农业农村部规范渔业船舶使用的AIS船载设备电子海图管理,确保电子海图数据能得到及时更新,使海上作业人员能够准确识别海光缆保护区,避免因信息不准确导致在海光缆保护区内进行违规作业,影响海光缆安全。
陈颖宇代表认为,当前我国国际海光缆的数量和国际互联带宽的规模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以及网络强国战略定位并不匹配,制约我国国际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国际互联网带宽提出更高的需求,国际海光缆建设将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
由于国际海光缆路由长,涉及用海行业多,新建国际海光缆面临审批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的问题。当前国际海光缆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大约需要30个月,审批时间长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国际海光缆建设的主要短板。
根据2014年颁布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国际海光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反映海光缆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他认为,国际海光缆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影响较小、风险可控;相比其他用海行业和海上经济活动,国际海光缆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行业兼容性强。
陈颖宇代表建议,为加快我国国际海光缆建设,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使国际通信更好地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服务,建议进一步优化国际海光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间。在重新评估国际海光缆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进行修订,将“海上和海底电(光)缆工程”相关工程类型在“其他海域”的影响评价等级从1级改为2级,相应的海洋环境调查要求从两季改为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