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镕
有句话说,我们常常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的确如此。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闻听此消息,心里陡然一紧。虽然身处千里之外,远非疫情中心,但依然仿佛感同身受般地能理解武汉人的艰难、困顿、焦虑、惶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很多事真的不用经历便能知晓。
而且能够一同感知的,还包括有些真相我们无从得知,有些问题我们无力掌控,整体情况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严重。
到了2月份,形势逐渐明朗,各种消息也有了获知渠道,一些故事真的让人心酸、悲恸。
一位武汉的慢性病患者,为了让出床位给新冠肺炎感染者,不得不出院回家休养,一时间治疗手段和药品供给都变得不可持续。
一个6岁的武汉孩子,爷爷在家中去世,辞世前告诉他外面有病毒不能出去,他就一直守在家里靠饼干充饥,直到上门排查人员把他解救出去。
一位赶着回家为母亲奔丧的姑娘,因为在高速上下错了一个路口,结果困在武汉又无处可供收留,只能每天睡在停车场,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保证。
这些事,只需陈述,勿用评论,很多情绪已經能力透纸背,直达内心。
有位朋友负责窗口工作,每天遇到的人等形形色色,劳累、委屈、无奈时常有之,我常对她说,真想不通的时候,你就当是为人民服务吧!她是位有些理想主义的人,闻听此言也深以为然。所以同理,面对疫情,我们遭遇到那么多的不便,憋闷、烦躁、压抑次第出现,我也想说,真忍不住的时候,就当是为国家作贡献吧!
这真的不是调侃,不是戏谑,面对一些突发的大事件、一些失控的大场面,每个个体就是如此无力、渺小,在情势的席卷下,我们每个人可能只会抽象为一个数字——好的数字、坏的数字、或者不好不坏的数字。
无需心不甘,无需意难平,因为有种生活的常态就是无常。
而今已至3月,很多事似乎是在一瞬间出现了反转,国内形势向好,人心趋于安宁;反而是国外形势吃紧,人心惶惶不安。国外人士开始羡慕中国,海外学子开始向往回国。
一方面,我们每个个体都因为自己的自律、克制、依规,无形中共同努力,创造了渐趋安全的环境、日益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国家也在为每个个体提供庇护、保障、支撑,让我们相信晦暗不明总会过去,豁然开朗很快到来。
所以我们共同影响着环境,创造着环境,也一同享受着环境,依赖着环境。
我们的内心因为国家的硬核而强大,国家的情况由于我们的坚持而改善。我们能做的该做的就是用一切可能抵御意外,尽最大努力迎接明天。
春暖花开之时,也是万物复苏之际,珍惜当下拥有,因为国泰方可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