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花,赵立祥,马 娅,王红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连接,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企业岗位人才的需求。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重构适用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为石油化工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提供依据[1-3]。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向规模大型化的石油化工企业,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岗位紧密衔接,与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息息相关。本文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有关思考和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4]。为了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对石油化工类学生的培养规格需求,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据岗位设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专业建设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项目组深入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企业走访调研。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与岗位相关的专业基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知识。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院与合作企业双方仔细充分的研讨,依据学徒岗位成才规律,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相关专业技能大赛赛项、企业员工培训、等级认定等内容,形成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双主体、四阶段、六对接”校企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六对接指学校与企业对接、培训与岗位对接、基地与车间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徒与员工对接;双主体指企业主体与学校主体,根据校企共同制订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学徒制课程的教学在学校和合作企业两个教学场所进行。职业素质课与专业技术技能课在校内课堂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授课;学徒岗位能力课在合作企业进行授课,结合企业岗位和实际生产任务进行岗位训教;专业拓展课依据学校和企业对人才成长的要求,可在学校或企业灵活授课。通过校内授课、校内实训、企业生产任务训练、企业岗位训教等多种形式的有效结合,稳步实施学生(学徒)的校企双向培养。
四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思政育人,主要进行人文素养、基础理论素质、信息化教学;第二阶段为校企对岗育人,主要针对具体岗位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等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第三阶段为校企实岗育人,在实际工作岗位练习操作技能,总结岗位工作经验、通过网络课程和模块化教学强化理论;第四阶段为在岗成才,理论学习以工学云APP为主,在工作岗位逐步提升工作能力,进而胜任岗位工作。
针对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技能拓展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能力和行业职业标准为目标,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能力对接。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并形成教材,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知识点、技能点与具体岗位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形成突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岗位课程体系。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构成由职业素质类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岗位能力课程和跟岗训教类课程。其中职业素质类课程与专业知识类主要由学校开发,岗位能力课程由学校与恒逸集团共同开发,跟岗训教类课程由恒逸集团开发。课程结构及设置见图 1。
图1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课程体系Fig.1 Curriculum syste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ogram for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职业素养类课程着眼于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使学徒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为学徒的未来职业规划、职业定位打下良好。同时注重培养学徒的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此部分按照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性进行授课,主要课程包括两课、职业素养、企业文化、英语、体育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
专业知识类课程按照学徒岗位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适当调整是学生具备岗位技术技能所需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为将来职业技能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化学知识、化工原理、化工设备、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石化原料生产技术等。
岗位能力课程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使学徒具备化工仪表及设备试图能力、装置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技术改造方案制定能力,为下一阶段企业跟岗实习奠定基础。主要课程包括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检修钳工实训、常减压生产装置操作、油库生产实训等。
跟岗训教类课程是由企业人员根据实际生产装置设定课程,使学徒熟悉实际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和装置操作参数及设备,具备装置操作安全和上岗操作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常减压装置生产技术、加氢裂化装置生产技术、加氢精制装置生产技术、芳烃联合装置生产技术、柴油加氢装置生产技术、灵活焦化装置生产技术、航煤加氢装置生产技术。
石油化工技术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分四个阶段进行,实施“学校-企业-再学校-再企业”的理论与实践交替的教学组织安排,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第一、二学期为课堂思政育人阶段,其中第一学期的教学组织由学校完成,学习时间18周;第二学期第1周为学徒识岗实习,前往恒逸集团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学徒识岗实习,由企业师傅完成五大项内容:企业文化理念及组织架构的介绍、生产工艺的介绍及中控室参观、原料罐区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现场操作见习、双氧水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现场操作见习、己内酰胺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现场操作;其余15周由学校组织教学;第三、四学期为校企对岗育人阶段,第三、第学期由学校组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其中7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学徒基础技能训练,第四学期教学过程中第五周、第六周学生前往恒逸集团柴油加氢装置实地学习,由企业负责生产性装置教学,学生熟悉企业交接班制度、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参数控制操作、生产安全与环保,期间采用“一师多徒”形式教学,每名企业师傅指导学徒不超过10人。第五学期为校企实岗育人阶段,其中4周学校核心课程学习,15周在企业实际生产减压装置、加氢裂化装置、加氢精制装置等学习工艺流程、公用工程、操作规程等。第六学期为在岗育人阶段,学徒在企业严格按照企业人员工作制度工作学习,学校课程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主,借助云班课APP学习拓展提高课程。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培训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对接、教师与师傅双导师育人对接、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学徒与员工双重身份对接、实训基地与车间装置双教学场所对接,契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精神,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