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泉 董瑞兰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中国)
随着近年来电脑横机的快速发展,纺织品的设计开发日趋多样化和新颖化,肌理类、褶皱类及凹凸类组织变化越来越丰富。服装产品的开发离不开织物组织结构的开发,就产品设计而言,如何更好地结合电脑横机的编织技术原理设计出符合设计理念和流行趋势的产品已成为设计难点之一。本文基于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和编织形式,详细分析了浮云型、花果型、蝶翎型及灯笼型4种针织织物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采用这4种编织方法所得编织物立体感强,组织结构具有代表性,丰富了产品的花色品种,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
不同品牌的电脑横编机,其编织原理或编织形式基本相似,通常包括成圈、集圈、浮线、翻针和接针5种针位。
——成圈(编织):出针高度3/4形成新线圈即成圈;
——集圈(吊目):出针高度2/4形成集圈吊目;
——浮线(不织):出针高度0,不出针,带纱线但不参加任何编织动作,拉浮线;
——翻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
——接针:出针高度1/4接走翻针上的线圈。
以上5种编织形式(起针针位)与针板间错位联动,使线圈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可设计出千变万化的复合织物花型[1]。
图1为电脑横编机的机头三角起针高度行径轨迹。本文选用日本岛精SES122-S型电脑横编机,机型为12针/25.4 mm,采用日本岛精APEX3型织物设计系统。
图1 机头三角行径轨迹图
2.1.1 组织结构设计
浮云型针织组织包括至少5行平针组织和至少5列平针组织,以平针组织中间1列作为基础列,基础列的两侧分别设有浮线组织,该浮线组织的另一侧设有1列集圈组织,形成浮云型针织组织。该花型编织工艺包括成圈、集圈、浮线、翻针和接针5种起针针位,编织形成浮云型针织组织实物如图2a)所示。
2.1.2 编织工艺图解
浮云型针织组织线圈结构图如图2b)所示。编织1~4行,21~24行为平针组织a′成圈。平针组织a′中由4个区域A,B-C,D和E-F形成1个循环单元,其中B-C,E-F这两个区域均由5行4列线圈组成。第5,10,15和20行为一种颜色的线圈,第6~9行、11~14行和16~19行为另一种颜色的线圈,两种颜色相互交叉编织,可形成均匀分布的浮云型针织组织。A和D这两个区域均由10行1列线圈组成。在A区域,编织第5行前,要将第3个的正针线圈翻到反针上,引进另外一组配色的纱线在第5行进行集圈b′的编织,编织下一行时,再将反针上原先的成圈线圈翻回到正针上,与配色的集圈b′线圈相互串套,形成一根织针上落入两个线圈(一个主色成圈a′与一个配色集圈b′)。第6~9行的A区域均为不编织,在线圈的后面连续拉4针浮线c′。编织第10行时,在D区域的第8个线圈上对配色的纱线进行正针成圈编织,与第5行的配色集圈b′和主色成圈a′
a) 实物图
b) 线圈结构图
线圈共3个线圈一起成圈,形成一个新线圈作为下一个平针组织a′的基础线圈。由于集圈b′的沉降弧被拉长,因此可将B-C和E-F区域的浮线c′拉成斜向状。同理,D区域结构与A区域结构完全相同,仅在第10行的第8个的正针线圈上开始纵向与A区域的循环结构相同。在B-C区域,编织第5行前,要将第4~7个成圈正针线圈翻到反针上,引进另一组配色的纱线在第4~7针位上拉浮线,不编织,再将翻到反针上原先的成圈线圈翻回到正针上,将浮线裸露在织物表面,加之有集圈b′的编织,沉降弧被拉长,形成柱状菱形块,菱形块浮线的对角线形成柱状凸起,同理,E-F区域结构与B-C区域结构完全相同,在第10行处循环第5行的结构区域。这样由4个区域(A,B-C,D和E-F)、2种颜色依次相互交叉循环编织,可形成菱形浮云状组织。
2.1.3 技术要点
此织物组织浮线横向针数不宜超过4针,纵向行数不宜超过4行,集圈行数不宜超过2行,否则织物易由于浮线太长,织针钩取不到纱线而出现破洞(以7针/2.54 cm车型为例),且织物立体效果不明显。
2.2.1 组织结构设计
该组织结构特征:平针反针组织上通过左右方向不同的扳花组织,形成散状花型组织;平针反针组织上编织出大小相同、松紧一致的圆形凸起组织,其形如果实。这两部分组织共同构成一种新颖的花果型结构组织,包括有成圈、集圈、翻针和接针4种起针针位及针板间摇床错位,其实物如图3a)所示。
2.2.2 编织工艺图解
花果型组织结构意匠图如图3b)所示。图3b)的区域1为散花状组织编织意匠图。该花型组织在平针反针组织的基础上,通过左右方向不同的扳花组织,按照相邻的正针线圈压反针线圈,循环交替编织形成。
a) 实物图 b) 结构意匠图
图3 一种花果型组织
图3b)的区域2为凸起果实状组织编织意匠图。此部分的编织组织为在平针反针组织的基础上多织出几行正针线圈组织a′,b′和c′,使该部分织物突起成圆球状。此部分的编织主要是以“局部编织”为主,编织顺序:加针时按从里向外,根据机头带纱行进方向,带纱向左编织时右面加针,带纱向右编织时左面加针,通过前板集圈后板编织的方式空起前板新线圈d′,使前后板线圈间能够紧密连接;利用电脑横机特有的“沉降片”及“先行度山”设备功能将多织出部分的线圈压套,避免多织出的线圈浮起对织针造成损坏。局部编织正针线圈A列多织出5行,如图3b)中a′所示;正针线圈B列多织出8行,如图3b)中b′所示;正针线圈C列多织出6行,如图3b)中c′所示;织完后,将A列与C列中的正针线圈e′和f′分别向中间B列的位置收回1针,然后将B列中的正针线圈翻到反针线圈上落套,如图3b)中g′所示,使起针线圈和结束线圈能够相互牵拉,形成正针线圈鼓起的圆形凸起状。同理,图中“●”位置的线圈编织方法与图中2部分ABC区域的编织工艺方法完全相同。
2.2.3 技术要点
图3b)中2部分ABC区域的线圈另设适宜度目值,使成形的针织物大小均匀,松紧一致,立体感强,凸起效果更明显。
2.3.1 组织结构设计
蝶翎组织结构是在正针组织的基础上,分布正针移圈组织,正针移圈组织按上下和对角的形式排列,由少到多的线圈被逐渐移走之后,终止列边缘形成小孔[2]。该花型编织工艺包括成圈、翻针和接针3种起针针位及针板间摇床错位,编织形成的组织实物如图4a)所示。
2.3.2 编织工艺图解
蝶翎型组织线圈结构图如图4b)所示。一个基本蝶翎单元组织的构造:在前板编织正针组织①的基础上,进行正针移圈组织②的编织,线圈b被移走后,出现堕套组织c和空起线圈a。由A-B,C和D-E这3个区域共同形成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其中A-B区域中第3~11行及2~14列为一个最小的基本循环单元。编织时:将第3行11~14列的线圈向左移1针,将第4行10~13列的线圈再向左移1针;从第5行、第6行开始,移针线圈加1针,变成9,10,11,12和13列的线圈开始向左移1针;按此规律,向左依次增加移针的针数,进行循环编织。线圈被移走后,在终止列处出现的空起线圈a,形成一个小洞;线圈被移出后,在起始列处有一个堕套组织c。按此编织,形成一个蝶翎状最小基本单元组织。同理,D-E区域中第13~21行及16~28列的结构与A-B区域的第2~10行及2~14列结构完全相同;其余区域中的组织结构与A-B及D-E区域中的组织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成对角及相反方向排列;C区域为1针单独的正针编织。上述3个区域(A-B,C和D-E)的结构循环编织,构成1组蝶翎状针织组织。
a) 实物图
b) 线圈结构图
2.3.3 技术要点
纱线拉伸及强力等物理指标要足够强,以确保纱线在频繁的翻针过程中不会被拉断而出现破洞。另外,要保持织针设备状态良好,织针有损坏或不灵敏,在织物编织过程中会造成疵点产生。
2.4.1 组织结构设计
灯笼型组织结构包括至少1个纬编单元,纬编单元由正针组织、反针组织和移圈辫子组成。正针组织和反针组织之间通过移圈辫子连接;移圈辫子采用正针压反针移圈组织形成灯笼组织结构。其编织工艺包括成圈、翻针和接针3种起针针位,编织成形实物如图5a)所示。
a) 实物图
b) 线圈结构图
2.4.2 编织工艺图解
灯笼组织线圈结构图如图5b)所示,由4个区域A-B,C,D-E和F的30列、34行共同形成1个基本循环单元,其中A-B区域中的第1~14列、1′~17′行组成最小结构单元,含有反针组织b、正针组织a和移圈辫子c和d(采用正针压反针移圈组织)。
第1列的1′~5′行编织正针组织a,待编织到第6′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该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2列第6′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1列第6′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2列第6′行的反针位置,而第2列第6′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1列第6′行正针位置,形成第一移圈辫子c。
编织第2列的第7′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7′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3列第7′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2列第7′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3列第7′行的反针位置上,而第3列第7′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2列第7′行正针位置,形成第一移圈辫子c。
编织第3列第8′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第8′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4列第8′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3列第8′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4列第8′行的反针位置,而第4列第8′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3列第8′行正针位置,形成第一移圈辫子c;按此循环编织,直到编织第10列第15′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第15′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11列第15′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10列第15′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11列第15′行的反针位置,而第11列第15′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10列第15′行正针位置,形成第一移圈辫子c;这样从第1列第6′行的正针移圈组织开始一直到第11列第15′行的正针移圈组织结束,正针组织a和反针组织b在连接处都采用第一移圈辫子c进行连接;第一移圈辫子c采用每隔1行压辫循环编织,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正针组织a始终贯穿且浮于反针组织b之上的第一移圈辫子c。
编织第4列第4′行到第14列第13′行的编织方法同第1列第6′行到第11列第15′行的编织方法完全相同。
编织第10列第4′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第10列第4′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11列第4′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10列第4′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11列第4′行的反针位置上,而第11列第4′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10列第4′行正针位置,形成第二移圈辫子d(采用正针压反针移圈组织),第11列第5′行的位置再编织一针正针组织,按此循环编织,直到编织第13列第10′行时,先编织正针组织a,然后将13列第10′行的正针组织a与第14列10′行的反针组织b相互交错移位,即第13列第10′行的正针线圈移至第14列第10′行的反针位置,而第14列第10′行的反针线圈则移至第13列第10′行的正针位置,形成第二移圈辫子d;这样从第10列第4′行的正针移圈组织开始一直到第14列第10′行的正针移圈组织结束,都是采用第二移圈辫子d进行连接,第二移圈辫子d采用每隔2行压辫循环编织,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正针组织a始终贯穿且浮于反针组织之上的第二移圈辫子d。
同理,编织第1列第9′行到第5列第15′行的编织方法同第10列第4′行到第14列第10′行的编织方法完全相同。由于第一移圈辫子c是1行移,第二移圈辫子d是2行移,所以出现的弧度是不一样的,故形成灯笼的框架结构线条也不相同。同理,A-B区域中第1~14列第18′~34′行的编织方法与A-B区域中第1~14列第1′~17′行的编织方法完全相同,仅移针压辫方向相反;A-B区域中第1~14列第1′~17′行是按照左压右的方向进行编织的,而A-B区域中第1~14列第18′~34′行按照右压左的方向进行编织。C区域15列与F区域30列编织的一列单独的正针组织相同。同理,D-E区域中第16~29列第1′~34′行的编织方法与A-B区域中第1~14列第1′~34′行的编织方法完全相同,仅移针压辫方向相反。按此编织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带有立体感的中国传统元素灯笼组织结构。
2.4.3 技术要点
此组织结构的行数和针数不仅限于本文中所列举的行数和针数,可根据不同灯笼的形状及大小,调整排列出多种形式的不同灯笼型组织结构。
本文围绕电脑横机的5种编织原理或编织形式进行分析,通过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阐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针织组织结构,包括:浮云型组织结构、花果型组织结构、蝶翎型组织结构及灯笼型组织结构。所得编织物立体感强,外观效果明显,对相关企业及电脑横机组织开发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