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内部资本市场与R&D 投入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的企业集团实证研究

2020-06-19 02:22臧秀清
关键词:摩擦成员资本

臧秀清,韩 旭

(1.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 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一、 引言

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只有高效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的R&D 投入并实现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目标。 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途径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在于企业的研发(R&D)投入上。 企业的R&D 投入需要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资金供给无疑是左右研发投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的资金补助和行为干预成为提高企业研发活跃程度的重要因素。 政府补助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宏观导向与产业发展方向,有效帮助企业克服资金需求不足[1]。 尽管政府补助具有专款专用的特性,但无论是否是支持企业的创新补助,都是对企业资金需求的有益补充。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已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资金雄厚、实力强劲的企业集团,并在其内部逐渐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ICM),有效缓解了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 该内部资本市场通过成员企业间的资本运作,有效提高了投资效率,降低了资本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集团的整体绩效。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引擎,这些企业集团借助强大的内部资本市场激发成员企业的研发投入热情,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获得政府的嘉奖与补助,进而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郭玥研究表明政府创新补助通过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集聚较多的社会资金,有效促进了企业R&D 投入与产出[2]。 贺勇等实证发现集团化经营可有效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规模,金融资源与专利技术能实现集团内共享,使整体研发创新能力增强[3-4]。 王储等研究发现在经济环境变迁视角下,政府补助作为ICM 的重要外部因素,能够对ICM 效率产生重要影响[5]。 因此,对于企业集团这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政府补助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提高成员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自2018 年2 月起,美国开始对部分中国出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同年6 月正式出台贸易制裁清单,我国相应公布反制清单,中美贸易战随之打响。 2019 年美国制裁清单所涉及行业、企业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战继续加码。 中美贸易摩擦是我国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阻力之一,通过分析发现,美国贸易清单制裁的企业、商品直指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存在限制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图,势必对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和企业自主创新产生影响。 黄礼健和方行明等在对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原因、影响及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掌握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坚定走自主研发与创新之路,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举措[6-7]。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一定影响,但鉴于目前学界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匮乏,且中美贸易战爆发时间不长,尚未有学者对此次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做定量分析。 因此本文将集中探讨内部资本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在政府补助影响集团成员企业研发投入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政府制定有关创新扶持政策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从外部性理论出发,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具有良好的溢出效应,但是对公司自身来说可能会导致短期利润降低。 研发失败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额损失,也会挫伤科研的积极性。 由于研发结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很可能因规避研发失败风险而安于现状,减少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政府补助不仅能够降低研发的边际成本,也可以降低研发的沉没成本,多数研发设备独特性较强,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企业获得补助资金可减少研发前期的自由资金投入,使得企业对富余的资金进行再配置利用,故政府补助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高研发投入水平[8]。 政府补助在降低研发不确定性的同时,更能有效提升企业科研的热情,为企业注入生命力。 并且,政府补助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企业研发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外,还能够有效缓解研发过程中的融资约束问题,优化资金结构,促进研发活动持续稳定地进行[9]。

另一方面由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政府补助作为政策导向,有一定信号传递作用。 由于技术创新专业性较高,情况也较为复杂,外部投资者不能准确判断出企业研究成果的潜在价值;并且企业可能因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产品竞争优势,也不能向外界透露过多信息。 政府提供资金援助能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向外界传递一个良好的信号[10],代表了政府对此项研发活动的认可,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有助于企业获得外部投资者认同,集聚规模更大、稳定性更高的外部资本,进而促进研发投入的增加。 针对企业科研项目,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营造科技氛围,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入,有效引导了外部资本流向,提高创新效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由此提出假设1:

H1: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二) 内部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

由委托代理理论可知,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企业集团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外部市场不完善,会导致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较强,此时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相比于独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地识别企业内部投资机会,通过资金拆借、关联交易等方式关联现金流[11],将已有资本投向收益率较高的项目,集团属性改善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不平衡性[12],促进集团整体研发投资增加;同时高效的内部资本市场能很好地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缺陷,绕开外部资本市场诸多限制,通过改善成员企业的融资环境[13],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用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所需资金,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增大其研发投入。 另外,成员企业在受到冲击时,内部资本市场起到了风险缓冲作用,降低研发活动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失败的可能。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承担着稳定就业和提升全社会福利的职能。 企业集团实力雄厚,投资领域广泛,并且多数国有企业集团都是国有资产的剥离与再发展,部分政府职能依靠企业集团的运营而充分行使,故政府倾向于对企业集团进行补助。 政府补助是一种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资金注入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能够对集团公司内部资本配置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实现了利益在成员企业间的再分配。 虽部分政府补助具有专款专用性质,即使政府补贴与研发不相关,但有了政府补助就可使企业有机会对富余的资金进行自由支配。 因此由于补助资金的进入,增加了集团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使得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资金得到有效补充,配置效率相应提高;缺乏现金的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借贷、关联交易等行为获取充足的现金,成员企业之间加强了相互扶持联结,有效提高了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14]。 同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经营领域相似或存在关联,成员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外产生的信号作用可覆盖整个企业集团,即在成员企业因获得政府补助而使其资金充裕的同时,企业集团也因此有效地扩大了内部资本市场规模,于是企业集团拥有了更多可运用的资金,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随之提高,进而促进成员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综上本文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是政府补助影响研发投入的重要媒介,故提出假设2:

H2:内部资本市场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 中美贸易摩擦的调节作用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上是中美两国在全球战略层面的交锋,是经济主导权的博弈,是经济规则制定权的争夺[15]。 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集中表现,大举加征关税势必对我国的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收入大幅下降,利润严重缩水,使得企业将无法为研发投入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通过分析制裁清单,美国的制裁确实存在限制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图。 研究我国加入WTO 以后发生的贸易摩擦,不难发现如果我国某一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能够处于领先地位,价值链创造活动的参与度高,则发生摩擦的概率小,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较轻[16]。 中美贸易摩擦不是由我国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争取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赶超所引起的[17],而实现技术的赶超恰恰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 中美贸易摩擦如一剂清醒剂,让我们看清我国在诸多方面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也使我国意识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快人才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基础科技、改善营商环境等等。 中美贸易摩擦虽对我国造成了短期不利影响,但更多地是激发国家创新战略的坚定实施,为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使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高涨。

我国工业基础良好,能够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迅速反应,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创新水平,社会各界着重开展研发活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政府部门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通过提供研发补助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开展税收优惠活动、加强政企合作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18],企业受到政府提供的补助后更激发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热情,与政府部门配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主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企业集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有着坚实的后向支撑,利用稳定的成员企业相互支持和学习交流,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为共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在逆境中寻求发展,企业集团会以加紧资金调配、知识共享等方式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协调合作,运用内部资本市场优势不断改善成员企业的资金配置问题,在逆境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提高集团整体创新能力。 综合以上论述,提出假设3 和假设4:

H3:中美贸易摩擦正向调节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H4:中美贸易摩擦通过提高内部资本市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间接增强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

三、 研究设计

(一) 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最终控制人确定为同一经济实体的两个及以上上市公司视为企业集团,以沪深两市A股隶属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因中美贸易摩擦于2018 年全面爆发,为提高数据的对比性,选取2016—2018 年数据进行分析,并剔除了金融保险类、ST 和*ST 处理以及数据异常或缺失的企业。 经数据处理搜集了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合计213 个,集团内成员企业总计619 家,共计1 749 个观察值。 内部资本市场与研发投入等数据来自CSMAR 数据库,并手工计算获得。

(二) 变量定义与说明

根据研究设计,本文变量定义见表1。 其中,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关联交易、资金拆借、相互担保等方式进行资金运作,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能够综合衡量内部资本市场在多种运作方式下的整体水平,本文利用Maksimovic(2000)提出的现金流敏感性法测算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来衡量内部资本市场,计算公式为:

其中,CFj表示成员企业j 的现金流,CF 是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加权平均现金流。 SSj是j 成员企业的销售收入,FS 是企业集团的总销售收入,CEj是成员企业j 的资本支出,FE 是企业集团的全部资本支出。

表1 变量定义及说明

四、 实证分析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如表2 所示。 集团成员企业平均获得政府补助金额占营业收入的3. 6%,成员企业平均投入营业收入的2.8%进行研发活动,说明研发强度不高。 内部资本市场均值为0.003,表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有效,但效率偏低。 政府补助与内部资本市场(r=0. 100,p <0. 001)和研发投入(r=0. 127,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中美贸易战与研发投入也显著正相关(r=0.080,p<0.01)。 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本文假设,能够进行下一步研究。

表2 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二)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然后利用Bootstrapping检验有调节的中介,即对整体模型进行检验。

1. 直接作用检验

对于政府补助对成员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作用的检验,从表3 中model 2 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β=0.031,p<0.01),调整后的R2为0.337。 故假设 H1 得到验证。 因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进行内生性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

表3 回归分析结果

2. 中介作用检验

对于内部资本市场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在表3 Model 2 基础上,在多元回归方程中进一步加入中介变量内部资本市场,分析结果如Model 1 和Model 3 所示。 回归结果表明,政府补助通过显著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β=0.014,p<0.01),进而显著促进成员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Model 3 中内部资本市场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β=0.467,p<0.01),并且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β=0.025,p <0. 01),调整后的R2为0. 378,相较Model 2 中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的回归系数有所降低。 因此内部资本市场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 成立。

利用SPSS19.0 软件中PROCESS 插件中Model 4 进行Bootstrap 检验,进一步探讨内部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 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两部分,注意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Boot 标准误为0. 004,90%水平上置信区间为[0.000 3,0.014 1],且 未 包 含“0”。 直 接 效 应(0.025)和中介效应(0. 006) 分别占总效应(0.031)的80. 66%和19. 35%,表明政府补助有80.66%的效果直接作用于研发投入上,促进成员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有19.35%的效果是通过促进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

3. 调节作用的检验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间的调节作用,首先对政府补助与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去中心化处理,构建了政府补助与中美贸易摩擦的交互项,放入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回归方程中,分析结果如表3 Model 5 所示。 政府补助与中美贸易摩擦的交互项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β=0.003,p<0.01),即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显著增强了政府补助对成员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作用效果,假设3 成立。 此结论印证了黄礼健等学者的理论分析成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需要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研究模型,将内部资本市场与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去中心化处理,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和中美贸易摩擦的交互项,放入内部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见表3 Model 7。 内部资本市场和中美贸易摩擦的交互项对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β=0.005,p<0.01),表明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正向调节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成员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结合Model 3 的结果,中美贸易摩擦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间是有调节的中介,假设4 得以验证。

利用SPSS19.0 软件中PROCESS 插件中Model 5 进 行Bootstrap 检 验, 结 果 表 明: Index =0.009 5,Boot 标准误为0.006,90%水平上置信区间为[0.000 6,0.020 3],且未包含“0”,达到显著性水平。 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增强,与回归分析结果一致。

5. 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两种检验方法验证了研究假设,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在考虑各行业研发活跃度和受中美贸易摩擦冲击程度的差异后,按照美国制裁清单是否涉及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对研究数据进行分组,探究不同行业样本下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回归结果显示Model 3 中内部资本市场部分中介作用依然成立,Model 7 中行业未涉及组ICMTF 系数为0.003,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行业涉及组ICMTF 系数为0.001,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中美贸易摩擦为有调节的中介结论依旧成立。 综上所述,本文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6—2018 年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补助对成员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内部资本市场在此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美贸易摩擦是有调节的中介,既可直接正向调节,也可通过提高内部资本市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间接调节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本文结论揭示了政府补助对内部资本市场以及研发投入的积极影响,通过构建以内部资本市场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模型,部分解释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探讨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情况,拓展了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范畴,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实践上,本文结论为政府采用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更好地进行自主研发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集团应更好地运用政府补助发挥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优势,以提高集团成员企业间的资金运作效率,促进集团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 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政府部门更应该采取补贴资助、开展政企合作等方式,对企业核心科技创新予以大力扶持。

猜你喜欢
摩擦成员资本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神奇的摩擦起电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