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多的腹部术后患者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腹胀症状,这会让患者感觉到不适和痛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还会造成手术切口开裂、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恢复及住院时间延长,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当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腹胀症状,主要会采取药物治疗、胃肠减压管放置、肛管排气等手段来减轻患者的腹胀症状,但是这种方法运用效果缓慢、效果不明显;另外一种方法是,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用这种方法来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1-3]。随着医学技术、医疗设备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手段逐渐被研究和运用,运用中医护理手段,将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纠正,来降低患者的腹胀程度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本文结合实际的治疗情况,对中医护理在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90例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这些患者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手段的情况下分为2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术后腹胀反应、无药物过敏史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都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61~79岁,平均年龄为(65.13±8.97)岁;男性22例,女性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3~77岁,平均年龄为(67.36±9.12)岁;男性26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在其他一般资料方面没有对比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两组的所有患者及家属都知情,都签署了知情承诺书,并得到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手段,所有护理操作都要按照规定执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中医护理手段。腹部热敷:将颗粒盐炒至70 ℃左右,将其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布袋中,保证布袋的大小与患者的腹部相适应,将布袋用毛巾包裹,放在患者的腹部并保持20 min。也可以采用70 ℃左右的芒硝,用毛巾包裹后,放在患者腹部20 min。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避免碰到患者的手术切口,并将敷袋与患者的手术切口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这种热敷手段,可以大幅度的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症状[4-5]。足浴、足部按摩:对患者实施足浴及足部按摩手段,用纱袋或者布袋装入10 g红花、35 g艾叶,将其放入350 mL水中浸泡,保持15 min后加入30 mL陈醋,用中火熬15 min,将煎好的药汁加入到水温合适的足浴盆里,将患者的双足浸泡其中,保证盆内液体没过患者的踝部,每天1次,每次半个小时。同时,对患者的足底进行按摩,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要求患者自行按摩,因为足底不同穴位与人体的不同器官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患者的足底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对患者的胃、结肠等器官进行反射,促进其蠕动与排气功能的恢复,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6-7]。
手法按摩:积极对患者及家属宣传中医护理中的按摩护理知识,在家属的协助及患者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按摩。具体的方法是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将双腿保持屈曲状态,医护人员在患者的右侧进行按摩护理,以结肠走向为方向,顺时环形按摩7次,对患者的腹部实施缓慢连续的按摩手段对其进行刺激,按摩方法是从慢到快、逐渐增强,保证早晚各1次的按摩[8]。
穴位按摩: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手段,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护理人员立于患者右侧,对患者的胃俞、脾俞穴进行按摩,按摩主要以拇指用力,保证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5 min左右,按摩力度逐渐加重,保证患者的穴位有酸胀及发热感,保证患者通经活络,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
脐部中药外敷:对患者的脐部实施中药外敷的护理手段,具体方法是将适量的白术、厚朴、枳实及大黄进行等量分配,并加入少量的细辛和冰片,充分混合研成粉末状后,加入75%酒精进行加热和稀释,形成均匀的糊状后,对患者的脐部神阙穴中药外敷,用药量控制在5 g左右,表面贴上大小合适的塑料薄膜,并用纱布、医用胶带进行固定。通过这样的中药外敷手段,可以有效协调胃肠分泌、血液循环,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在糊状中药外敷前,要保证患者的脐部干净,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现象;还要尽量减少外露部分,注意保暖,对外敷周边的皮肤进行密切的监控,若出现感染或过敏现象,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效:患者的腹胀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腹胀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的腹胀症状没有得到任何好转,甚至还出现恶化情况。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切口开裂)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将本组实验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用χ2进行检验,所得数据结果用%进行表示,当P<0.05时,表明数据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93.8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9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12%,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出血、床褥感染、肠梗阻、切口开裂)发生率2.01%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4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医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医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实践经验,在当前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的医学研究与治疗手段当中,中医和西医有着相同的地位,甚至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中医胜于西医的情况。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中医治疗非常普遍,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发挥着中药的积极作用。中医讲究标本兼治的医学理念,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对穴位贴敷、按摩及中医理疗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9-11]。
当前形势下,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治疗条件。但是在实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部分疾病在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现象,这种症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切口开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实际的手术术后腹胀的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传统的西医护理手段虽然也能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但是产生效果较慢、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多、患者护理满意度低等不足非常常见,导致患者没有按时有效的得到缓解和恢复,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及生命安全不能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并且,常规的西医护理手段在实施过程中,若患者出现用药禁忌等情况,就会受到限制,对一些特殊的患者无法发挥作用[12-13]。
在实际的腹胀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能对患者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由于中医药物及处理手段可以对患者的胃、结肠等进行良好的调节,起到通经活络、益气健脾、行气通便等作用,可以有效缩短手术后腹胀患者的恢复时间。本篇文章通过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对腹胀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手段,通过腹部热敷、足浴、足部按摩、手法按摩、穴位按摩、脐部中药外敷等具体的护理手段,对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进行护理,在提升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际的治疗情况,对中医护理在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93.8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9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12%,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1%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45%,两组数据对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对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效率和质量,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护理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