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露,杨立东,王颜
白内障是以晶状体透明度下降为特征的眼科常见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首位致盲性眼病[1]。2010年研究报道全球有9400 万人视力受损,白内障患者占1/3,2000 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占比过半[2]。在我国,白内障患者约为1100 万例,且以每年80 万例的速度迅速增加[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导致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当前我国必须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4]。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评价方法主要为主观分级法和客观测量法。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系统Ⅲ(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Ⅲ,LOCSⅢ)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主观分级方法[5]。主观分级法对晶状体混浊程度判断过于依赖医生判断,对诊断医生的要求较高,且很难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dysfunction lens index,DLI)是客观评价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的主要方法。国外研究[6]表明iTrace系统测量的DLI 值与白内障患者视力和LOCSⅢ-NO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但DLI 值在国内应用较晚,2016年11月iTrace 系统升级后才应于我国白内障诊断,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与LogMAR 视力、LOCSⅢ分级评分的相关性。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沧州眼科医院确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96 只眼)及40例(80 只眼)体检健康者。白内障组男27例(54 只眼),女21例(42 只眼),平均年龄(59.67±10.43)岁。健康组男24例(48 只眼),女16例(32 只眼),平均年龄(60.25±11.12)岁。白内障组与健康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白内障诊断标准[7](1)晶状体混浊,包括空泡、水裂、板层分离、轮幅状混浊、楔形混浊、核硬化及后囊下混浊等,但不包括少数不影响视力的点状混浊;(2)视力<0.7(矫正),并且排除引起视力下降的白内障以外的其他原因;(3)排除其他眼部病变所致的病理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
1.2.2 纳入标准 白内障组纳入标准:(1) 符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标准;(2)无其他眼部疾病或眼部手术史;(3) 眼轴长度为22~24 mm,角膜曲率为41~45 D;(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健康组纳入标准:(1)经眼科检查确诊为健康眼;(2)年龄在49~72岁之间;(3)眼轴长度为22~24 mm,角膜曲率为41~45 D;(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1)屈光不正或屈光不正史者;(2)存在精神问题或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
1.3.1 DLI 值检测 暗室内用iTrace 视力功能分析仪(美国Tracey Technologies 公司)采集扫描图像,测量图像以角膜地形图Placido 环清晰完整、拒绝点数小于10 为标准。系统自动计算得到DLI 值并记录。检查由同一名医生完成,每只眼重复测量3 次,重复测量时间间隔为10 min,取3 次测量平均值作为DLI 最终测量值。DLI 范围为0~10,值越小表示晶状体越混浊。
1.3.2 眼科检查 主要检查LogMAR 视力、眼底、眼轴等。采用LogMAR 视力表检查裸眼远视力,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名检查者完成LogMAR 视力检测。眼底检查均由同一名经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英国欧堡广角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图像输入电脑,由同一名眼科医师读片并独立阅片记录。眼轴测量由同一名医生应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眼轴长度,结果取5 次测量值的所得平均值,若标准差>0.1,则需要剔除变异较大的值重新测量。
1.3.3 白内障分级 用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110007)给受试者散瞳孔30 min,由2 名医师在裂隙灯显微镜(TOPCON SLIE,日本)下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进行LOCSⅢ分级,包括对晶状体核的颜色(LOCSⅢ-NC)及混浊程度(LOCSⅢ-NO)分级。根据标准图片[9]判断晶状体混浊程度位于相邻2 张标准图片之间,并判断在相邻2 张标准图片之间的位置,两位医师分别在独立的检查室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评分,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Fisher 检验;若方差不齐,2组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DLI与LogMAR 视力、LOCSⅢ-NO 评分、LOCSⅢ-NC 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 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DLI 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曲线分析DLI 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诊断价值,所有统计资料均以P<0.05 作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白内障组患者LogMAR 视力评分、LOCⅢ分级NO 评分、LOCⅢ分级NC 评分均高于健康组;白内障组患者DLI 值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s)
注:LOCSⅢ-NO 晶状体核混浊程度;LOCSⅢ-NC 晶状体核的颜色;DLI 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与LogMAR 视力评分(r=-0.626,P=0.000)、LOCSⅢ-NO 评分(r=-0.516,P=0.000)、LOCSⅢ-NC 评分 (r=-0.495,P=0.000)均呈负相关(图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MAR 视力、LOCSⅢ-NO 评分、LOCSⅢ-NC 评分3 项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为自变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的发生为因变量。回归系数是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参数,通过样本及回归模型利用SPSS 软件计算得出的。标准回归系数用来比较各个系数之间的绝对作用或者贡献的大小,B 值不能判断绝对贡献。t 值是对该回归系数B 做假设检验的结果,若P<0.05,说明该自变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0.694,决定系数R2=0.792。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16.370,P=0.000,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有意义(表2)。
以敏感度为纵坐标,以假阳性率(1-特异性)为横坐标进行ROC 分析,结果显示DLI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7(95%CI:0.799~0.915),约登指数为0.601,此时敏感度为87.60%,1-特异性为27.50%,截断值为7.25(图2)。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以晶状体混浊为特征,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0]。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由环境因素、代谢、营养、遗传等复杂因
图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与LogMAR 视 力、LOCSⅢ评分相关性分析图。1A 与LogMAR 视力评分(LogMAR 视力)相关性分析图;1B 与LOCSⅢ-NO 评分相关性分析图;1C与LOCSⅢ-NC 评分相关性分析图。均呈负相关
表2 影响DLI 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图2 DLI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价值图
2素引起眼科疾病,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1]。临床上主要采用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但患者术后易发生视网膜病变、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等并发症,导致手术治疗预后普遍较差[12]。准确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主要采用LOCSⅢ分级系统主观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评价结果主要依赖诊断医生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
LOCSⅢ主要根据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核混浊程度、晶状体核颜色与标准图片进行对比分级,根据检测者主观判断决定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等级评分[13],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有较好的评级意义。LogMAR 视力是临床常用的视觉功能评价手段,对患者远视力的测评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4]。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组患者LOCⅢ分级NO 评分、LOCⅢ分级NC 评分均高于健康组,提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核混浊及颜色程度均高于健康组。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LogMAR 视力高于健康组,提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远视力功能低于健康组,这与张敏等[15]研究结果一致。LogMAR 视力和LOCSⅢ分级均为主观判断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缺乏客观评价指标,不利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DLI 是我国临床用于评价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客观指标。iTrace 视功能仪利用Ray Tracing 像差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客观测量,通过对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瞳孔直径等数据计算得到DLI[16]。Faria-Correia等[15]研究表明DLI 值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功能分级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值低于健康组,提示DLI 值降低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有关。国外研究[17]表明DLI 值与LOCSⅢ-NO 评分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DLI 值与LogMAR 视力、LOCSⅢ-NO 评分、LOCSⅢ-NC 评分均呈负相关,提示DLI 值可客观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与以往研究[13]DLI 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相关性一致,同时可评价患者视功能情况。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LogMAR 视力、LOCSⅢ-NO 评分、LOCSⅢ-NC评分与DLI 值密切相关,提示DLI 值可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及视功能的重要评价指标。DLI 是仪器测量计算的客观指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及视功能评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Li 等[18]研究表明DLI 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和非手术的关键决策性评价值指标,提示DLI 可能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本研究ROC 分析结果显示DLI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诊断的AUC 为0.857,提示DLI 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可通过测量DLI 值对视功能下降老年人进行初步白内障筛查。
综上所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DLI 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LOCSⅢ分级系统的有效补充,二者结合可以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进行更准确的描述。但本研究仅针对正视眼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做了统计分析,为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而排除了屈光不正患者,缩小了受用人群,这是本课题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加大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