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据澎湃报道,日前华北某市多名网店店主表示,他们在5月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又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北京第一批通知了2000家企业,一次性按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
这是当地税务部门稽查网店逃税漏税的预热动作,即先自纠自查。逃税漏税本没有什么好说的,按章办事即可,不过不少店主叫苦不迭,称自己的一部分交易额是花钱刷出来,如今要补税,等于是吹牛也要上税。这就涉及“刷单炒信”的发生学及如何应对遏制的问题。
顾客上网购物,要买到质量价格相宜的商品,一般高度依赖电商平台内的搜索引擎。对顾客来说,最理想的搜索排名,是公平、自然的排名,譬如你搜一种商品的综合排名,平台应该对网店近期真实的成交单数、成交金额及顾客评价、反馈与投诉等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然后自身不施加任何人工干预,让排名次序如实显示网店信用。
在这种情况下,排名越前意味着店家信用越高,意味着顾客买买买与巨大的流量。平台自然有动力“稍微”改变一下自然排序。一种方法是竞价排名,如今法律要求标注为“广告”;另一种更隐蔽,平台组织各种推广来定向导入流量,商家参与,实质上是向平台买“推荐”。但向平台买推荐如今已越来越贵。
商家有什么更便宜的方法呢?合法合理的方式是自己积攒名气自己推广自己做口碑积攒信用,但这是个“笨”办法。还有更便宜、更快捷的“刷单炒信”,商家与刷单公司签约,约定刷多少单、多少金额,出多少言之有物、带图片的评价,从而推高排名。这既欺骗了消费者,也动了平台的奶酪——本来平台赚的钱被第三方截和,而且这种完全虚假的单子对平台引擎公信力伤害巨大,会极大削弱顾客对排名的尊重与信心。所以平台打击刷单行为从来不遗余力,对刷单的商家降权扣分,对刷单公司发起法律诉讼。
可见,打击刷单,既符合平台利益,也维护了顾客权益。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巨大利益驱动下,刷单行为只会变得越来越隐蔽,却难以消失。而刷单猖獗会造成“囚徒困境”,一些商家可能担忧被刷单的商家挤到后面去,也不得不加入刷单游戏,这导致整个电商生态的劣化。
如今,税务部门按照营业收入稽征税收,戏剧化地急剧抬升了刷单成本,让刷单变得不合算。这对于刷单将产生抑制作用,也有助于愿意通过诚实经营积攒信用的商家走出“囚徒困境”。税务部门保税收、增税收、打击偷逃税之举,客观上确实有利于改善电商生态、激励商家诚实信用及提升消费者权益,从而也有利于全社会的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