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卫生院麻醉科,吉林 吉林 132013)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会给产妇心理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与不安的不良情绪,导致产妇的宫缩受到影响,最终增加产妇生产的产程,加大了产妇的分娩痛苦。本文主要分析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孕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产妇1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并分别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护理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9 0例产妇中,年龄2 1~3 5岁,平均年龄(2 4.6 5±5.1 7)岁,孕周3 7~4 3周,平均孕周(39.65±1.17)周,初产55例,经产35例;对照组90例产妇中,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3.55±6.13)岁,孕周37~45周,平均孕周(39.85±1.35)周,初产50例,经产40例。从年龄、孕周、及孕次等方面看,两组产妇均存在差异,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对比性。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干预方法,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以8~10 mL/h的注射速度为产妇持续注入 0.1%的罗哌卡因和1 µg/mL的芬太尼,采用硬膜外方式注入,为产妇连接监护仪,实时监控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宫缩、心率、血压及胎儿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比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产程主要为第一、二、三产程;观察两组产妇顺产、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同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产妇疼痛症状,将产妇疼痛分为0级、I级、II级、III级及IV级5个等级,分别表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及超强疼痛。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相关数据,(±s)及(n,%)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相应用t与卡方进行检验,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但P>0.05,前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前者第三产程时间低于后者,但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对比表[(±s),h]
表1 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对比表[(±s),h]
分组 n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h) 第三产程(h)观察组 90 (4.3±1.8) (1.6±0.4) (0.2±0.08)对照组 90 (4.2±1.2) (0.7±0.5) (0.3±0.05)P>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顺产6 9例,占比7 6.7,产后出血量(213.8±18.3)ml,胎儿窘迫4例,占比4.4%,新生儿窒息3例,占比7.8%,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2)。
观察组产妇0级数量31例,无痛比例为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例和6.7%,III级及IV级疼痛数量0,疼痛比例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例和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两组产妇顺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对比表[(±s),[n(%)]
表2 两组产妇顺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对比表[(±s),[n(%)]
分组 n 顺产 产后出血量(ml)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观察组 90 69(76.7) (213.8±18.3) 4(4.4) 3(3.3)对照组 90 59(65.6) (252.6±20.7) 8(8.9) 7(7.8)P<0.05
表3 两组产妇镇痛程度比较表[n(%)]
罗哌卡因是一种酞胺类局部麻醉药物,且麻醉时间较长,在麻醉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产妇的心脏与中枢神经系统[1]。罗哌卡在阻滞人体的运动感觉神经的同时,也发挥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在不影响产妇宫缩的情况下,对新生儿的呼吸循环也不起抑制作用[2]。为缓解产妇生产疼痛,我院选取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处理,取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但P>0.05,前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前者第三产程时间低于后者,但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顺产69例,占比76.7,产后出血量(213.8±18.3)ml,胎儿窘迫4例,占比4.4%,新生儿窒息3例,占比7.8%,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O级数量31例,无痛比例为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例和6.7%,III级及IV级疼痛数量0,疼痛比例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例和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