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冰洁 李付贵 季明芳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且其发生、发展与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1,2]。中山市地处西江流域是广东省NPC 高发区之一,也是研究NPC 的现场之一。自Murdaca 等[3]初次在黑色素瘤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至今,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发现HLA-G 异常表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HLA-G 可能与EBV 感染以及NPC的进展与转移、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4]。然而,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le leukocyte antigen G,sHLA-G) 与NPC间关系及其在NPC 诊断、预后中应用价值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就本院80例NPC 患者与80例非NPC 人群的sHLA-G与EBV 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找 sHLA-G 与EBV 感染、NPC 及NPC 进展之间的关系,确定其在NPC 早期诊断、分期及预后中的价值,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NPC 患者作为NPC组,另选取同期80例非NPC 人群作为非NPC组。NPC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鼻咽镜、病理活检、影像学等检测证实;③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肿瘤分期手册(第7 版)进行分期,属于Ⅰ、Ⅱ、Ⅲ、Ⅳ期患者;④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或重要器官代谢功能疾病;②精神障碍;③不配合整项研究。NPC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1.3±10.8)岁;未转移者38例,转移者42例;疾病分期: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29、17、8例。非NPC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51.0±1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筛查EDTA 抗凝外周血和未抗凝外周血标本,当天分离血清、血浆,-20℃冻存备用。
1.2.2 血清EBV 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ELISA测定样本血清EBV 抗体。检测NA1-IgA、VCA-IgA、Zta-IgA 的试剂盒均源于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以ROD 值进行判定,≥1.000 设为阳性[5]。根据EBV抗体检测结果将非NPC组分为EBV(-)组(48例)和EBV(+)组(32例)。
1.2.3 血浆sHLA-G 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ELISA 测定样本血浆sHLA-G 水平。试剂盒源于Bio-Vendor 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先取出预先包被抗体的96 孔板,没孔加100 μl 的sHLA-G 标准品或样品,于37℃环境下孵育60 min,之后洗涤5 次,甩干,每孔加100 μl 标记抗体,于37℃环境下孵育60 min,洗涤5 次,甩干,每孔加100 μl 显色液,室温、暗处下放置30 min,每孔加100 μl 终止液,应用波长为450 nm 的Benchmark 酶标仪(BIO-RAD 公司)进行读数。sHLA-G的标准范围为5.0~60.0 U/ml[6]。
1.3 观察指标 比较NPC组与非NPC组EBV 相关指标(NA1-IgA、VCA-IgA、Zta-IgA)阳性率以及NPC组、EBV(-)组、EBV(+)组的sHLA-G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NPC组与非NPC组EBV 相关指标阳性率比较NPC组NA1-IgA、VCA-IgA、Zta-IgA 阳性率分别为78.8%(63/80)、43.8%(35/80)、60.0%(48/80),非NPC组NA1-IgA、VCA-IgA、Zta-IgA 阳性率分别为3.8%(3/80)、8.8%(7/80)、5.0%(4/80);NPC组NA1-IgA、VCA-IgA、Zta-IgA 阳性率均高于非NP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NPC组、EBV(-)组、EBV(+)组sHLA-G 水平比较 NPC组 总sHLA-G 水 平(102.5±11.6)U/ml 均 高于EBV(-)组的(32.8±9.1)U/ml 和EBV(+)组的(84.7±12.3)U/ml,且EBV(+)组sHLA-G 水平高于EBV(-)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C组Ⅰ、Ⅱ、Ⅲ、Ⅳ期sHLA-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NPC组、EBV(-)组、EBV(+)组的sHLA-G 水平比较(,U/ml)
表1 NPC组、EBV(-)组、EBV(+)组的sHLA-G 水平比较(,U/ml)
注:与NPC组合计比较,aP<0.05;与EBV(-)组比较,bP<0.05;NPC组Ⅰ、Ⅱ、Ⅲ、Ⅳ期比较,P<0.05
HLA-G 最早被发现表达在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上,在胎儿逃避母体异体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HLA-G 能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HLA-G 的保护作用能诱导受体产生移植耐受、协助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HLA-G 基因初始转录产物经选择性剪切产生4 种膜结合型HLA-G分子(HLA-G1~G4)和3 种可溶型HLA-G 分子(HLAG5~G7)。sHLA-G 可进入血液循环,其血浆含量与病毒感染和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抑制程度及疾病进展状况相关[8]。血浆sHLA-G 含量可使用商品化的ELISA 试剂盒进行检测,有利于建立非侵入性的NPC 诊断、监测手段。
已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sHLA-G 水平存在异常变化,分析原因,和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生存率有一定的相关性[9]。sHLA-G 表达具有高度的组织限制性,在成人免疫器官与造血细胞系中,sHLA-G还能在特定的病理中被检出,如癌症、抑制、病毒性感染等。因此,对鼻咽癌患者进行sHLA-G 检测对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显著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NPC组NA1-IgA、VCA-IgA、Zta-IgA 阳性率均高于非NP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PC 的发生或与EBV 感染有关。相关报道也表示,EBV 感染的时间越长,则诱发鼻咽癌的风险越高[10]。NPC组总sHLA-G 水平均高于EBV(-)组和EBV(+)组,且EBV(+)组sHLA-G 水平高于EBV(-)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C组Ⅰ、Ⅱ、Ⅲ、Ⅳ期sHLA-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PC患者的sHLA-G 水平存在异常变化,明显高于EBV(-)的健康人群以及EBV(+)但不患有鼻咽癌的人群。同时还提示不同分期NPC 患者的sHLA-G 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此分析认为,sHLA-G 可作为临床诊断NPC 以及NPC 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sHLA-G 在NPC 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对该病诊断与分期的辅助指标,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