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杨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感染机体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诱发的一种疾病,其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生存质量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1]。应给予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即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还要加强患儿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儿实施高效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运动功能[2]。若是患儿得不到高效的护理干预,使得患儿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合并诱发肌肉痉挛,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在患儿治疗期间,需给予患儿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治疗效果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患儿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所以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疾病康复护理期间,需采用运动疗法早期干预进行护理,提升患儿护理效果[3]。本文对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改善患儿运动障碍情况进行探究。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9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药物、针灸以及高压氧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48例。对照组患侧:15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5例四肢瘫;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5.23±2.26)岁;男26例,女22例;病程最短1 d,最长30 d,平均病程(15.23±4.95)d。运动组患侧:19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1例四肢瘫;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5.85±1.72)岁;男24例,女24例;病程最短1 d,最长31 d,平均病程(15.75±5.10)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
1.2.2运动组 给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在患儿发病的急性期,为防止患儿出现偏瘫痉挛症状,应给予患儿良肢位摆放。②在患儿未清醒期,应给予患儿被动关节活动,活动顺序为健康侧先进行活动,患侧后进行活动,时间控制在20 min/次,活动频率控制在2次/d。在给予患儿被动关节活动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动作轻柔、无痛。③待患儿的病情进入稳定期时,为患儿制定运动功能训练计划表,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患儿实施训练计划。为了抑制患儿上下肢痉挛模式,需运用Bobath技术抑制痉挛、促进迟缓的原则,采用反射性抑制模式,针对患儿上肢,采取外展、前臂旋后、伸肘、伸腕伸指等方式进行训练;针对患儿下肢,采取屈髋屈膝、背屈踝、内收内旋等方式进行训练。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叩击肌肉、压缩关节、牵张关节等方式,刺激本体感觉,感知患儿肌张力情况,防止肌张力消失;平衡训练: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设计训练计划,为了锻炼患儿的爬行、坐位、站立、步行、翻身以及体位转换能力,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施以坐位、跪位、立位以及Bobath球、平衡板训练平衡、保护伸展和翻正反应等多种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为了提升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精细动作、双手协调能力,需引进作业疗法,训练患儿的进食、穿衣等行为。若是患儿经过上述运动训练后,手部功能无明显改善,需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为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儿锻炼患肢。针对有认知障碍的患儿,需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方式,即利用音乐和游戏的方式,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上述运动训练时间控制在40 min/次,活动频率控制在2次/d,持续时间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效果。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运动功能恢复评分表示,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患儿的运动功能,利用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患儿的肌痉挛。护理效果判定标准:FMA评分>80分,肌痉挛下降至1级,步态接近正常,则为基本恢复;FMA评分50~80分,肌痉挛下降至2级,步态有明显改善,为显效;FMA评分30~50分,肌痉挛下降>1级,步态有所改善,为有效;FMA评分和肌痉挛级别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恢复+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运动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2.2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运动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n(%)]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区域在人类大脑的脑神经区域,机体内的中枢神经遭遇病毒入侵后,中枢神经的神经元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神经元的功能丧失,进而使得患儿出现了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4]。在神经元被破坏后,可以通过神经树突侧枝发芽、增加神经树突的数量,实现新的神经连接,从而代替已经坏死的神经组织,恢复患儿运动功能、感觉功能[5]。目前,病毒性脑炎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儿童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经过有效治疗后,儿童可能恢复正常,也可能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影响儿童生活。因此,在病毒性脑炎疾病治疗期间,需给予患儿早期护理干预,通过正确的运动干预方式,刺激患儿运动神经,实现大脑功能的重建[6]。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恰当合适的运动训练方式,可以刺激患儿大脑皮层神经纤维发芽,增加大脑皮层血管,促进患儿恢复[7]。临床认为,脑损伤后,在发病1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应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中频电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可以为患儿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即运动疗法早期护理干预。采用正确的运动训练方式为患儿展开训练,改善患儿肌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情况。在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康复治疗中,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实施Bobath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其通过训练患儿爬行、翻身、站立、坐位等运动能力,逐渐恢复患儿运功功能。音乐和游戏方式可以为患儿运动训练营造良好的环境,患儿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提升患儿康复效果[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运动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疾病的康复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提升患儿肢体的运动能力,进而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疾病康复护理期间采用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