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海 曹 亮 侯同波 万 银
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海南发展的新机遇。当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既面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人才储备匮乏、城乡矛盾突出以及全省消费乏力的内部因素掣肘,同时还面临全国经济增速下滑、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逆转以及全球新冠肺炎蔓延导致的经济衰退风险等外部因素干扰。如何利用自贸区(港)的政策优势,扭转发展的不利局面,提升海南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和产业创新水平,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科技进步水平,而且还极大地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在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背景下,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建设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既是自贸区(港)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也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内容①徐文海:《自贸试验区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研究》,《农场经济管理》2020年第2期。。
2019年,海南省拥有高等教育学校21所,其中普通高校20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全省高等院校数量位列全国31个省份倒数第4,仅高于宁夏(19所)、青海(12所)、西藏(7所),远低于各省份高等院校数量86所的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8所,高职(专科)院校12所;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公办高校为5所(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和琼台师范学院),民办高校为3所(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018年,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64684人,在校学生人数为197684人①不包含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其中研究生在校学生数为6897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189179人(民办高校占比为31.96%),其他高等学历教育在校学生数为1608人。研究生在校学生人数中博士占比5.7%,硕士占比94.3%。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中本科在校生数为114041人,占比60.28%,专科在校生数为75138人,占比39.72%。从毕业生人数来看,高学历层次占比较低,仅为2.76%,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是主体,占比88.97%,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占比44.87%,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人数上大体相当。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同其他省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相比,海南高等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表1 2018年海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照表
第一,高等院校数量少高等教育规模小。目前,海南全省高校数量仅20所,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和三亚市,全省高校数量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同时,全省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较少,不及广东、江苏、湖北等省份在校生的10%。
第二,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与质量不高。海南办学层次不高体现在综合性高校仅海南大学1所,民办和高职高专院校过多,大学生的整体质量不高。另外,海南高校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明显偏低,部分本科院校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较低,一些民办学校为了节约成本,采取降低专业教师福利,过多聘用社会非全职教师授课。
第三,高级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由于缺乏就业机会,每年从全国“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毕业的海南本地生源大多选择留在外省就业。同时,由于海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入水平难以和沿海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竞争,不但难以引进高级专业人才,而且还造成既有人才不断外流。
第四,本地院校优秀毕业生流失率高。由于海南本省就业机会和研究生招生院校少,本地院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更多地选择返回生源地或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或深造。
上述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海南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既体现了海南教育系统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也反映了海南的人才吸引力不足。图1显示1999年以来,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趋势下,海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的状况。
图1 1999-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与在专本科校生
当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衰退和供应链重组风险,对处于全面开放的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从发展现状看,海南高等教育难以满足自贸区(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难以催生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削弱了海南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力,对海南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鉴于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因此,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高等教育自身,在海南全面加快自贸区(港)建设的背景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凸显。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是全面、深层次和开放性的改革创新,包括政府治理、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在这当中,人才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相关研究证明,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深远的影响。周红玲(2011)①周红玲:《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采用了1995—2008年数据,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投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高等教育投资增加1%,GDP上升0.25%。相比于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拥有高等教育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上升1%,经济增长提高1.52%。赵树宽等(2011)②赵树宽,余海晴,刘战礼:《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9期。则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模型,采用1990—2008年数据,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每增加1%,会分别引起经济增长(GDP)增加0.251%和1.175%。可见,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显著的影响,相比较高等教育的投资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依赖省外人才引进,而国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和经济带对人才吸引力更大,这不但增加了海南吸引人才的难度,而且进一步加剧本地人才的流失。大力发展海南高等教育,有利于加快自贸区(港)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加强自贸区(港)建设人才培养和储备的自我“造血”能力。
当前,海南全省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房地产行业③2018年海南房地产投资占全省总投资的35%,全国排名第一。,而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政府和产业资本的短期偏好更加剧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海南工业规模和配套水平较低,再加上远离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使得海南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局面,海南想短期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难度很大。加快海南高等教育发展,一方面利用高等教育的投资效应有力刺激经济发展,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利用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加快海南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有利于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特定产业要素集聚,从而加快海南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发展高等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城市魅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刺激城市消费和增加城市就业,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除此之外,加快海南高等教育建设,还有利于改善城市营商环境和吸引外部投资,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并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扩张,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2017—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大学生就业和落户,3年累计增加109万毕业大学生常住人口,极大地促进了武汉城市发展。
目前,海南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全省各市县过分依赖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海南建设自贸区(港),客观上要求同城化发展,最大限度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全省共同富裕。海南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土地储备丰富,发展高等教育所需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良好。因此,应加快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并通过全省统筹,科学合理布局,加快重点区域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海南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
为了客观分析海南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本文从海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详见表2)。同时,我们将优势(S)、劣势(W)、机会(O)及威胁(W)四个要素进行组合,分别形成“S-O”外部增长型战略、“W-O”内部优化型战略、“S-T”扬长避短型战略以及“W-T”全面收缩型战略。并根据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取扩张型增长(S-O)战略,最符合海南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海南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自贸区(港)建设的历史机遇,选择扩张型增长战略,通过建设一批达到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打造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表2 海南高等教育SWOT分析表
1.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示范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面临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建设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重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作出示范和提供经验。
2.亚太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
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的扩张增长型战略,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基于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亚太国际高等教育留学中心,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3.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示范区
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还承担着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这一重要使命,通过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提升海南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城乡协调与生态保护示范区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必须坚持同城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海南高等教育建设纳入城乡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全省统筹,科学布局,全面提升海南各市县经济活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海南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确定,主要通过参照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得出。一是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共有2663所,31个省份高等院校数量平均值约为86所;二是海南周边的广西、云南、江西3个省份,高校数量分别为75、80、109所;三是对比台湾高等教育,台湾总人口约为2350万人,共有高等院校171所。目前,海南全省人口约为1000万人,随着自贸区(港)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2035年海南人口规模有望达到1500-2000万人。因此,如果以2035年为目标,海南高等院校数量总体规模应在80-100所为宜(含国内分校)。
图2 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等院校数量与专本科在校生人数
至2035年,海南应在现有各类高等院校20所的基础上,全省新增各类高等院校70所①参照2019年国内各省市高等院校数量86所的平均值,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高校总数为90所。,累计投资约1600—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外合作办学独立设置院校35所,国内分校20所,国内独立院校15所;至2035年,海南全省外籍教师约为1.2万人,在校生约为80万人,其中,在校外国留学生约为5万人;每年外省籍毕业生转为海南常住人口数量不少于8万人,2020—2035年,本地高校毕业的外省籍学生转化为海南常住人口累计约为200万人;至2050年,海南全省外籍教师不少于2万人,在校外国留学生约为10万人,2020—2050年,本地高校毕业的外省籍学生转化为海南常住人口累计不少于400万人②参照武汉市2017—2019年实际留汉大学生人口数,按预定计划留琼大学生比率估计。。
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期为15年(2020—2035年),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5年,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整合阶段,每个阶段任务和重点不同,起步阶段主要侧重于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发展阶段侧重于复制与加快建设,整合阶段则侧重于高等教育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国际化推广。
为了均衡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海南将重点分五个区域建设,其中以海口为核心的北部区高校35所、以三亚为核心的南部区高校26所、以琼海为核心的东部区高校10所、以儋州为核心的西部区11所、以琼中—屯昌为核心的中部区高校8所。上述五个区域通过高铁、高速公路、机场以及高等教育产业园连接,形成多层次、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海南应成立由主管教育副省长牵头,包括教育、财政、国土资源、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海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各市县和省级各部门,编制全省高等教育示范区总体规划,为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海南省教育厅负责出台海南高等教育示范区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投资主体、市场准入、办学标准、市场监管、产业鼓励等,为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民办独立院校提供指导。同时,拓宽海南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渠道,探讨研究发行“高等教育建设募资型彩票”的可能性;为扩大海南省高等教育投入,发行高等教育建设债券;扩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全省高等教育投入规模。力争全省每年新增50-100亿元人民币,用于高等教育建设投入,建设3至5所高等院校,尽快构建一个由国内双一流学校参与建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和国内分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
海南应联合国内双一流高校与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国外著名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设立由政府主导的中外合作办学独立院校(公办)。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引进世界排名前500名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设立由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外合作办学独立院校(民办)。同时,引进国内双一流大学,在海南设立分校和学科导向型的独立院校(公办),争取2021年之前在海南新办1所占地面积不少于1500亩、在校生饱和容量不低于15000人的公立性质(或非盈利)综合性大学。此外,应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国内普通重点院校设立独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并侧重于理工科类院校建设,适当调整文科类院校发展数量。
鼓励海南大型房地产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建设,并为其提供政策指导和相应的财政金融扶持。鼓励房地产企业和国内知名投资基金参与高等教育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国内前沿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项目落户高校园区,促进高校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加快海南高等教育产业园区扶持政策的制定,并作为配套,鼓励新建理工科类院校创办高等教育产业园,促进高等院校与产业融合发展。根据现有政策,海南省内的国有企业盈利4%计提的教育经费,应由国资委统筹之后,优先用于发展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