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崔 燕
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的时间里,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等地标建筑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中国建筑物的高度乃至世界建筑史的最高记录。然而,您是否知道,30年前,上海浦东最高的地标建筑在哪里?答案是一个叫浦东大道1234号的地方,这里是船舶检验局(中国船级社前身)上海分局科研综合楼。30年前,这里是浦东最早的地标建筑。
上世纪80年代,船舶检验局在上海、大连、广州、武汉等直属机构的船检队伍由小到大迅速壮大,验船业务飞跃发展。
上海,我国造船工业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汇集了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和上海船厂等中国老牌船厂,国内知名的船舶科研院所、设计院校与船舶配套厂等单位也都云集于此。
当时的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1985年更名为船舶检验局上海分局)除船舶现场检验外,还承担着船舶设计图纸审查、草拟规范和修订规范、验船人员培训等与船舶检验密切相关的部分核心业务。
自1980年开始,随着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上海办事处先后与英国劳氏船级社(LR)、法国船级社(BV)、挪威船级社(DNV)、美国船级社(ABS)及西德船级社(GL)等就建造出口船和海上钻井平台开展了联合检验。也经常派人员代表船舶检验局参与“海协”(国际海事组织前身)活动。然而当时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330号三楼仅500平米的办公地点,已难以满足船检业务走向世界的发展需要。由船舶检验局在上海另行征地自建办公大楼的设想,成为时任船舶检验局领导丁奇中、冯锡洲以及上海办事处领导马家骥等人的共识。
沈肇圻,教授级高工,曾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1951年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参与船舶登记局的筹建工作,是新中国船检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对船检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据沈肇圻回忆,1979年年底,他从常驻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调回交通部外事局工作。一天,上海办事处主任马家骥到北京专程拜访他。马家骥对沈肇圻说,上海办事处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但实现交通部要求船检走向世界的目标也存在很多困难。就拿办公用房来说,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基地,连邀请外单位共同参与规范修订讨论会,验船人员搞培训也要向港务局借用招待所,更别说进行外事交流和接待了。总不能一直租借办公用房吧!
虽然此时的沈肇圻已离开船检系统,但对于船检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船检的事儿也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他想起,曾经他还是上海交大造船系的一名学生的时候,曾经专门找过上海船检的马家骥联系关于应届毕业生到船检实习的事情,他视马家骥为良师益友。他认为马家骥说的非常有道理。船检局上海办事处作为船舶检验局现场检验、草拟规范和修订规范、验船人员培训方面的核心力量,必须发展壮大。从事外事工作多年的沈肇圻建议马家骥,由船检局草拟一份因业务发展和涉外活动需要在上海新建生产业务用房的申请签报,签报内容要突出建造基地的标准和功能,将代表船舶检验局对外承担中小型国际会议的任务。然后以外事局的名义,从外事角度推动这件事,并向部长说明这些情况,由交通部批复,这样就可以找上海市政府征地自建办公大楼了。
1982年4月26日,交通部正式批复了“关于船检局上海办事处新建生产业务用房计划任务书”。拿到批文后,上海办事处立刻行动请上海市政府批地开始筹备自建新办公大楼。显然,这一深谋远虑的行动,为船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建设好科研综合楼工程,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专门成立了基建科,由沙以兴分管大楼的基建工作。
沙以兴,原船舶检验局上海分局副局长,兼上海培训中心主任。据沙以兴回忆,上海分局科研综合楼工程从开始征地搬迁、图纸设计、施工建造、设施配套以及内部装饰等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困难很多,但有交通部和船舶检验局的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上海分局领导班子的坚强后盾和充分信任,基建团队的团结协作和任劳任怨,兄弟单位的理解和大力协助等有利条件,对高质量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
上海分局科研综合楼工程占地13.4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由科研综合楼、培训中心楼、消防材料试验楼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等四个主要单体组成,1982年开始征地动迁,1990年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
据沙以兴回忆,设计单位拿出的第一稿设计图纸几乎被全部推翻。因为设计方案与交通部对基地应具备召开中小型国际会议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科研综合楼外立面和内部功能都不能满足要求。
原设计方案采用上部钢窗下部铝合金窗混合搭配的处理方式,造成大楼的外立面上下部严重不对称。更重要的是由于上部采用钢窗而限制了窗户的宽度,致使从上到下包括1-4层的铝合金窗都只能采用宽度很窄的窗户,不仅严重影响采光面积而且从外立面看上去十分压抑,与设想和期盼采用大开面采光铝合金窗的现代化建筑风格不符。沙以兴拿着交通部的批文多次与设计单位沟通,要求重新进行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大楼必须统一采用铝合金窗,但全部采用铝合金窗是非常难突破的,因为根据当时建筑规范相关管理规定,一般的办公楼用房,如没有特殊设备,只能采用普通钢窗。据沙以兴回忆,他们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发现,原方案中1~4层的铝合金窗均是单层玻璃的双层窗,而这4层的总层高达20米左右,接近5层以上的层高总和,假如整个建筑全部改用双层玻璃单层铝合金窗,既不增加太多投资而又能解决立面和采光等问题,该建议得到了船舶检验局领导的同意并最终说服设计单位,按要求重新修改了图纸。
设计方案中另一个难点就是十二楼会议中心。按交通部文件要求,应能承担中小型国际会议,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容纳百人左右的会议室,由于会场的宽度大而中间又不能增设立柱,为满足受力要求顶部混凝土横梁的剖面模数加大而会大幅度降低会议室层高,为解决大会议室层高问题,他们提出了用钢结构代替混凝土梁的建议,被设计单位采纳。
基地对电力、煤气和通讯等配套设施的特殊要求也增加了施工难度。首先是大楼的供电问题,由于综合大楼四层设有计算机房,为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不间断电源,因此要求大楼至少有两路电源供电,一路为主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且两路电源应来自上一级两个不同的变电站。通常情况下供电局对办公楼只提供一路电源,经过沟通,供电局同意为基地增设一路备用电源。但在实际施工中,其中一路必须横穿浦东大道,涉及封路问题。后经多方协调,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施工作业。
其次是基地煤气供应问题。1983年,浦东地区虽建设了煤气厂,但需要按照规划逐步实现输送煤气。当时,船检新建基地附近尚未纳入规划,即使原上海海运学院的专家楼也都没有管道煤气。于是,沙以兴他们就带着交通部批文找到煤气公司的领导,介绍船舶检验局的业务以及消防材料试验楼的重要性。最后,煤气公司被说服,同意提前将船检新基地纳入送气计划。
第三是基地的通讯问题。船检与国际接轨,通信必须能够提供支持保障。据沙以兴回忆,当时通讯设施的配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电话总机的选型,原设计方案选的是老式纵横制,体积大运行速度慢,可靠性差。而程控制体积小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但要追加投资。虽然当时船检局基建资金十分紧张,但局领导还是从长远考虑批准追加了投资。二是电话线的门数,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向上海邮电局提出了安装100门电话线的要求。经邮电局研究,同意了这一要求。但通信电缆必须从陆家嘴总机房直接敷设到基地,约4公里长且沿浦东大道还要路过很多单位,需要船检局分别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这些单位也都给予了理解与支持。在电话总机和电话线问题解决后,还在电话号码的选取上做了考虑,为了方便客户记忆,新大楼的办公电话号码后四位特别申请了1234这个号码。
还有就是大楼的门牌号码。按照当时上海整体规划,上海船检大楼的地址位置应该在1550号左右,但鉴于船检局业务关系广泛,且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特意选取了1234这样一个容易记忆的门牌号码。这些方面,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了很多支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这栋大楼虽然建在上海,但这块牌子代表的是国家。
基地原计划建筑为9500平方米,后来又追加了1500平方米,使得总建筑面积增加为11000平方米。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据沙以兴回忆,当时他兼任上海培训中心主任一职,按船舶检验局领导的要求编制了《船检人员全员培训规划》。验船师培训分为初级(P)、中级(M)和高级(H),初级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要在培训中心进行三个月的船检入门培训;中级针对在职验船师,随着IMO国际公约和IACS规范的不断更新和修订,组织对现有岗位验船师进行不定期的短期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统一执行;高级研讨班组织资深验船师对新规定和新要求进行研讨并将成果编成教材。
上海培训中心建成后要承担并成为船舶检验局验船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从规模上来讲,这里至少要能够容纳100多人共同学习和生活。
培训中心楼原设计分为1层/4层两个板块结构,1层板块是拥有120个座位的梯形大教室,4层板块是办公室和小教室。这种规模和功能与实施《船检人员全员培训规划》不相匹配。为解决上述问题,沙以兴建议将1层/4层结构变更为4层/7层结构,将原1层梯形教室上加盖3层作为教室和办公场所,将原4层结构加盖3层,7层全部改为培训人员住宿,经核算应增加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了争取时间,沙以兴多次往返上海市建委说明情况。最后上海市建委同意由船舶检验局下文追加建筑面积。时值年终,为了使追加面积能纳入来年计划,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他又连夜奔赴北京,第二天就将船检局的批文交给了上海市建委。第二年年初,追加面积适时纳入了上海市基建计划,使得基地建筑面积增加为11000平方米。
在大楼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件事儿令沙以兴至今都记忆犹新。当时,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全国各地进入建设高潮,建筑材料非常紧张,特别是钢材、水泥和木材这些工程建设必备的三大材料尤为稀缺。每年计划下达的三大材料,数量不足工程需求量的30%,70%的缺口需要自行解决。为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除基建科负责材料的人员外,还发动全员找材料,甚至向兄弟单位求助,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各大船厂都给予了很大帮助。1989年12月,上海船检科研综合楼工程正式竣工。1990年1月,船舶检验局上海分局、海船规范所和上海培训中心从四川中路330号整体迁入浦东大道1234号上海分局科研综合楼。
据沙以兴回忆,大楼正常运行后,除了对船检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也对当时浦东开发开放的起步发展阶段提供了帮助和服务。那个时候,不仅无偿为浦东新区管委会(筹)组织部提供了一年多的临时办公用房,还无偿为上海市交通委提供了浦东新区办事处的临时办公场所。另外,还举办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在浦东新区召开的城市规划国际专家研讨会议,当时浦东能够承担此类会议场所的选择余地较小,经当时市政府夏克强副市长现场调研后,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最终决定放在船检举行。
这,就是关于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栋地标建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