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双流中学 蒋建平(特级教师)
【考纲解读】
研读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内容可知,完形填空要做到“文意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强调对文本语义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思想的整体感知, 侧重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考查。 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语法和词汇知识, 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特点】
通过研究近几年全国卷的完形填空试题发现,文章体裁多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文。 完形填空的设题方式大致可分为句内层次、句组层次及语篇层次三种题型。 在难易程度上,句内层次题和句组层次题较容易,考生只需要结合语境理解空格所在句或相邻的几句就可以确定答案,且它们考查得最多,能保障考生取得基本分数。 但每篇完形填空总会有2~3个比较难的语篇层次题成为考生取得高分的拦路虎。 二轮复习时我们在确保句内层次题和句组层次题全做对的情况下,要全力争取语篇层次题不失分。
【解题策略】
【文体特点】
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
记叙文型完形填空可分为记事和记人两种类型。 在记事型记叙文的完形填空中,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句就已经把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交代清楚了,然后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行陈述。 文章通过对事件的叙述,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最后得出事件产生的结果。 记叙文型完形填空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情节曲折,信息量大,结尾往往出人意料;二是文章内容为中学生所关注和熟悉的话题,有亲切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夹叙夹议型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是高考中较难的题目。 夹叙夹议型的完形填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先叙述作者自己的某一个生活经历或见闻, 然后针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或揭示生活的真理;二是作者先提出一种观点或看法,然后围绕这一观点或看法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有时也可能是用几个事例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三是提出一种观点或见解,然后用某一事例来阐述这一观点,最后再进一步总结和升华。
【考题调研】
(2019·全国甲卷)It's about 250 miles from the hills of west-central Iowa to Ehlers' home in Minnesota. During the long trip home, following a weekend of hunting, Ehlersabout the small dog he had seenalongside the road. He hadto coax (哄) the dog to him but, frightened, it had.
Back home, Ehlers was troubled by thatdog. So, four days later, he called his friend Greg, and the two drove. After a long and careful, Greg saw, across a field, the dog movingaway. Ehlers eventually succeeded in coaxing the animal to him. Nervousness and fear were replaced with. It just started licking (舔) Ehlers' face.
A local farmer told them the dog sounded like oneas lost in the local paper. The ad had anumber for a town in southern Michigan. Ehlersthe number of Jeff and Lisa to tell them he hadtheir dog.
Ehlers returned to Minnesota, and then drove 100 miles to Minneapolis to put Rosie on a flight to Michigan. “It's good to know there's still someone out there whoenough to go to that kind of,” says Lisa of Ehlers' rescue.
“I figured whoever lost the dog was probably just asto it as I am to my dogs,” says Ehlers. “If it had been my dog, I'd hope that somebody would beto go that extra mile.”
41. A. read B. forgot C. thought D. heard
42. A. fighting B. trembling C. eating D. sleeping
43. A. tried B. agreed C. promised D. regretted
44. A. calmed down B. stood up C. rolled over D. run off
45. A. injured B. stolen C. lost D. rescued
46. A. home B. past C. back D. on
47. A. preparation B. explanation C. test D. search
48. A. cautiously B. casually C. skillfully D. angrily
49. A. surprise B. joy C. hesitation D. anxiety
50. A. predicted B. advertised C. believed D. recorded
51. A. house B. phone C. street D. car
52. A. called B. copied C. counted D. remembered
53. A. fed B. adopted C. found D. cured
54. A. hunted B. skied C. lived D. worked
55. A. on purpose B. on time C. in turn D. in vain
56. A. cares B. sees C. suffers D. learns
57. A. place B. trouble C. waste D. extreme
58. A. service B. plan C. effort D. team
59. A. equal B. allergic C. grateful D. close
60. A. suitable B. proud C. wise D. willing
【语篇解读】这是一篇记叙文。 文章讲述了Ehlers打猎时在路边发现了一只走丢的小狗,他试图哄它到自己身边来,但未能成功。 回家后,Ehlers还是很担心这只小狗。 四天后他和朋友又出去找到了这只小狗,并且联系上了它的主人。
【参考答案】41~45 CBADC 46~50 CDABB 51~55 BACAD 56~60 ABCDD
【答案解析】
41. 考查动词。 第一段最后一句的to coax the dog to him but, frightened提到了小狗,说明在打猎回家的路上,Ehlers想起了他在路边看到过那只小狗。
42. 考查非谓语动词。 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frightened可知,小狗见到打猎的Ehlers时很害怕,由此可推知当时小狗见到猎人因受到惊吓而发抖,所以选trembling。
43. 考查动词。 根据第二段中的“Ehlers eventually succeeded in coaxing the animal to him.”可知,这一次Ehlers试图(tried)把小狗哄到他身边来,但是没有成功。
44. 考查动词短语。 but表示转折,说明Ehlers没能把小狗哄到他身边来,小狗跑掉了(run off)。
45. 考查形容词。 小狗自己跑掉了,不知去向,所以选lost。
46. 考查副词。根据第二段第一句的Back home可知,Ehlers已经回到了家中。再根据“Greg saw,across a field, the dog... away.” 可推测Ehlers又和他的朋友Greg开车返回到小狗出现过的地方去找它。
47. 考查名词。 根据下文Greg saw, across a field, the dog moving可知,Greg发现了小狗,所以空白处应填search。
48. 考查副词。 根据下文的Nervousness和fear可知,小狗刚开始感到紧张和害怕,所以它应该是很谨慎、小心地离开了。
49. 考查名词。空白处下一句“It just started licking Ehlers' face.”(小狗开始舔Ehlers的脸)说明小狗见到Ehlers很高兴,之前的紧张和害怕都没有了。
50. 考查非谓语动词。 根据第三段的“The ad had a...Michigan.”可知选advertised。
51. 考查名词。根据下文的to tell them可知,广告上有电话号码,Ehlers才能告诉Jeff和Lisa关于狗的消息。
52. 考查动词。 根据下文的to tell them可知,Ehlers给Jeff和Lisa打了电话。
53. 考查动词。 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可知,Ehlers和他的朋友Greg找到了小狗,所以选found。
54. 考查动词。根据下文的but the gun shots had scared the dog off 中的gun shots可知,Jeff在感恩节前带着他的小狗Rosie一起打猎。
55. 考查介词词组。小狗Rosie是Ehlers和他的朋友Greg找到的。小狗的主人Jeff曾经找过它,但是没有找到,所以选in vain(白费力气)。
56. 考查动词。根据文章第二段第一句的Ehlers was troubled,以及四天后他又和朋友Greg一起去寻找那只小狗,说明Ehlers非常担心这只小狗。
57. 考查名词。 Ehlers已经回到了家里,但还是很担心小狗,决定和朋友一起出去寻找它,经过长时间的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那只小狗。 trouble意为“麻烦”或“额外的努力”,符合语境。
58. 考查名词。 Ehlers第一次见到小狗时,想哄它到自己身边来,但没有成功。 过了四天,又专门和朋友返回去寻找,终于找到了它,整个过程很费心,所以选effort。
59. 考查形容词。根据I am to my dogs可知选close。狗和主人的关系都是很亲密的,因此Ehlers认为不管是谁丢失了小狗Rosie,他们可能都与小狗Rosie的关系很亲密,就像他和自己的狗一样。
60. 考查形容词。 Ehlers是发自内心地关心走丢了的小狗Rosie,并且花了一番工夫找到了它。Ehlers希望如果有一天他的狗走丢了,也有人能像他那样心甘情愿且不怕麻烦地去寻找他的狗。
说明文和议论文
说明文型完形填空经常就某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文章可以是用来说明某一个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个产品的制作过程、一种产品的使用方法、某个科学成就或人类生活中所面临的某个具体的难题。 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作者说明的中心,注意概括每一个段落的主旨大意。 在文章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作者往往会对说明的话题进行概括论述。
议论文型完形填空一般是直接提出论点,通过论据论证,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另一个话题供大家讨论。 多数议论文的主旨是文章的首句,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也就“牵住了牛鼻子”,再理解文章也就不难了。另外,要理清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一般来说,能说明论点的主要内容的答案可以在论据里得到印证,且论点里某些答案也可以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论点论据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整篇文章内容上下一致。
【考题调研】
(2019·全国乙卷) Every year about 40,000 people attempt to climb Kilimanjaro,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Africa. Theywith them lots of waste. Themight damage the beauty of the place. The glaciers (冰川) are disappearing, changing theof Kilimanjaro.
41. A. keep B. mix C. connect D. bring
42. A. stories B. buildings C. crowds D. reporters
43. A. position B. age C. face D. name
44. A. silent B. skeptical C. serious D. crazy
45. A. discover B. argue C. decide D. advocate
46. A. equipment B. grass C. camps D. stones
47. A. remote B. quiet C. tall D. clean
48. A. new B. special C. significant D. necessary
49. A. paying off B. spreading out C. blowing up D. fading away
50. A. atmosphere B. experience C. experiment D. sight
51. A. studied B. observed C. explored D. regarded
52. A. view B. quality C. reason D. purpose
53. A. scientists B. climbers C. locals D. officials
54. A. holding on to B. going back to C. living up to D. giving way to
55. A. changes B. clears C. improves D. permits
56. A. match B. imagine C. count D. add
57. A. village B. desert C. road D. lake
58. A. Obviously B. Easily C. Consequently D. Finally
59. A. permanent B. little C. fresh D. artificial
60. A. enjoy B. deserve C. save D. acquire
【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文章介绍了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环境污染以及当地机构努力治理之后环境的改善。
【参考答案】41~45 DCCBA 46~50 CDCAB 51~55 DABDA 56~60 CBDAB
【答案与解析】
41. 考查动词。 根据空前一句提到每年大约40,000人试图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空后一句的might damage the beauty of the place,可知此空选bring,即登山者带来了大量的垃圾。
42. 考查名词。 根据上文可知登山者带来了大量的垃圾,所以登山者可能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美丽。 此处的crowds意为“人群”,照应了首句的40,000 people。
43. 考查名词。 综合第一段,作者描述了乞力马扎罗山所受到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句又提到冰川正在消失,所以这改变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面貌。 此处的face意为“外观”或“面貌”。
44. 考查形容词。 空后提到其他目的地都被描述为“更加纯净”的自然之旅,而乞力马扎罗山却受到污染,这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作者对此感到怀疑:为什么别的地方是干净的,而乞力马扎罗山却被污染了呢?
45. 考查动词。 上一段提到作者对乞力马扎罗山被污染的消息感到怀疑,本句开头However表示转折,作者很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46. 考查名词。作者很快发现自那些令人不安的报道以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些报道都是关于乞力马扎罗山的污染,而登山者必然是在满是垃圾的山上搭帐篷露营。
47. 考查形容词。 根据下文提到的with toilets at camps and along the paths可知,作者看到的是一座“干净”的山。
48. 考查形容词。 根据句中的but可知其前后是转折关系,再根据上一句提到“干净”的山可知,此句意为环境保护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努力似乎奏效了。
49. 考查动词。 根据上文可知,此处是说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奏效了。pay off意为“成功”或“奏效”;spread out意为“展开”;blow up意为“爆炸”;fade away意为“(人)衰弱”或“病重死亡”。
50. 考查名词。 本段主要描述了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到山顶的五种生态系统,第一句作为本段的主题句,可知作者在此处点明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最棒的体验并不在于登顶(而在于体验登山过程中五种生态系统的变化)。 experience意为“经历”或“体验”。
51. 考查动词。在诸多文化里,山都有着某种精神层面的意义。be regarded as意为“被视为……”。
52. 考查名词。 上一句提到,在诸多文化里,山都有着某种精神层面的意义,这种观点在乞力马扎罗山身上尤为明显。
53. 考查名词。 登山者在登山途中,在短短几公里内可以经历五种生态系统。
54. 考查动词短语。 这五种生态系统,从下至上,在山脚的是雨林,到海拔3,000米的地方,雨林被大量的低矮植物所替代。 give way to本意为“给……让路”,此处指“被……替代”;hold on to意为“保住”或“不送或不卖”;go back to意为“回到”或“重新开始”;live up to意为“符合”或“不辜负”。
55. 考查动词。 从山脚的雨林到海拔3,000米的低矮植物,再往上变成了被低低的云团笼罩着的长满茂密草丛的山坡,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气候自然也要发生改变。
56. 考查动词。此句中的shade是一大陷阱,整段描写的是乞力马扎罗山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雨林到低矮植物再到茂密草丛,虽然都是绿色,但也各不相同,因此此句是指从作者所站的地方就能“数”出12种色度不同的绿色。 shade在此意为“浓淡深浅”或“色度”。
57. 考查名词。 根据空后描述的砾石、石头和岩石可知,海拔4,000米以上的就是高原荒漠。
58. 考查副词。 本段前面的内容已经描述了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此处应该要到达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处了,最终登山者进入了一个类似北极的区域。
59. 考查形容词。 根据空前的an arctic-like zone可知,这个地区终年积雪。 permanent意为“永久的”。
60. 考查动词。 纵观全文,文章开头讲到有报道称乞力马扎罗山受到污染,作者提出了质疑,并发现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随后以大段文字描写了乞力马扎罗山奇妙的生态系统,因此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乞力马扎罗山是否挤满了破坏其宁静气氛的游客呢? 这一说法是否名副其实? 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