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娟, 昝丽娜, 孙 峰, 张 静, 沈佐君
[1. 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 亳州 23680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夏、秋季高发,发病呈散发或小流行[1];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高热、咽部疱疹、溃疡、咽痛、厌食、流涎等[2];病程为7 d左右,对患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有部分病例呈现多器官损害,部分型别可引发手足口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标[4-5]。现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4月—2019年6月诊治的6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后部分检测结果。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67例作为实验组,年龄为0~4岁,根据患儿血清8种呼吸道病原体谱IgM检测结果,将实验组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4名作为对照组。
呼吸道病原体谱诊断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公司,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8种呼吸道病原体分别为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A,IN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B,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腺病毒(adenovirus,ADV)、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IQR)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MedCalc 15.2软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和CRP对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的指示作用。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后血CRP、WBC计数、NEUT%以及NLR水平低于治疗前,LYMPH%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后CRP、WBC计数、NEUT%、LYMPH%和NLR检测结果
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病过程中检测其血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发现MP阳性率为40.30%,INFB阳性率为14.93%,INFA阳性率为2.99%,CP阳性率为1.49%,未检测到RSV、AV、PIV和LP。见表2。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M P阳性组治疗前NEUT%、NLR检测结果高于MP阴性组,LYMPH%低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
表3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后各指标检测结果
NLR和CRP对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指示作用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32(95%可信区间:0.610~0.833)和0.527(95%可信区间:0.401~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界值分别为4.76和9.30,敏感性分别为44.44%和85.19%,特异性分别为92.50%和30.00%。见图1。
图1 NLR和CRP对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指示作用ROC曲线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感染后发生炎症反应,引起组织器官炎症损伤、组织坏死以及功能衰竭[3]。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治疗前血CRP、WBC计数、NEUT%以及NLR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后,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生了炎症反应。经过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降低,提示CRP、WBC计数、NEUT%、NLR可以用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已有研究发现,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有柯萨奇A组病毒1~10、16、22型,柯萨奇B组病毒1~5型,埃可病毒6、9、16、17、25、30型,心病毒2型(Saffold virus genotype 2,SAFV2)[6]、MP、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等[7]。本研究对实验组进行了呼吸道病原体8项IgM抗体的检测,结果发现MP阳性率较高,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能较易合并MP感染,或者MP作为病原体引发疱疹性咽峡炎,具体结论有待检查其他相关病原体后进一步明确。
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主力军,当受到外界应激、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等的刺激时,血清皮质醇升高,中性粒细胞迅速增加,淋巴细胞凋亡加快,从而引起NLR升高[8]。有研究报道显示,NLR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新型标志物[9-10]。NLR也被用来预测血肿生长[11]以及评价癌症复发[12]等。本研究结果显示,NLR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说明NLR或可作为炎症反应标志物帮助临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并且能够帮助临床评价疗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MP阳性组治疗前NLR检测结果高于MP阴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和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指示作用的AUC分别为0.732、0.527,说明CRP对疱疹性咽峡炎合并MP感染不具指示作用,NLR比CRP对MP阳性疱疹性咽峡炎指示作用准确性更高,进一步证明了NLR能帮助临床判断疱疹性咽峡炎是否合并了MP感染。
综上所述,NLR、CRP可帮助临床评价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NLR显著升高表明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合并MP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