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华丽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党与政府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1]”。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总体持续向好,这充分证明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然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防疫工作仍处于不能松懈的“吃劲”时期,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疫情防控的重点从本土案例转移至境外输入案例,这对社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丝毫不能松懈。不可否认,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社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虽然基层的下沉干部、社区党员以及社区志愿者均能临危受命,勇于担当,不断涌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但毕竟属于临时抽调,不是应对社区事务的专业队伍。社区基层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紧缺,是不容忽视的突出性问题。据民政部2020年2月的统计数据,疫情发生至今,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的防控一线,平均每个社区仅有6个社区工作者值守,每名社区工作者至少要面对350名群众,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面对上千名群众[2],任务繁重,工作艰辛。社区人员的严重不足,在常规社区工作中,或许不够明显,但在战时疫情防控阶段,其严重阻碍了防疫工作的推进,频频出现的防控手段单一、信息沟通不畅和特殊群体关怀不足等问题就是缘此而发。
一直以来,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推进的过程中,社区人员习惯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部门法规来管理居民,在具体工作中容易形成“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思维,不久前,武汉某小区的一位嫂子的“汉骂”流行于网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区没有从居民实际出发开展工作[3],必然造成社区服务过程中,出现两个显著问题:一是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居民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入户获得相关需求信息后,社区人员缺乏专业敏锐度,未能进行有效整理分析评估,无从开展能够满足个性需求的服务。二是居民参与度不高。由于平时工作中没有注意和群众多联系,一到关键时期,社区要求居民支持配合的要求难以一蹴而就。居民或表现为“局外人”的冷漠心态,或靠几个热心代表自发组织自救,必然会使居民对社区的服务工作不到位产生不满和误解。
由于“事多人少”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社区需要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来参与防疫工作中,物业、下沉干部和社区志愿者应该是最合适的补充力量。然而,现实调查中发现,许多社区都缺乏有效调动这些力量的能力,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流于形式[4]。
从物业和下沉干部的作用来看,物业与居民联系紧密,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社区工作离不开物业的支持。下沉干部来到社区,本是了解民意,深入基层,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从社区与物业和下沉干部的联合工作成效上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在于下沉干部对于社区防疫工作更多的是协商、沟通与配合的角色,社区却无法决定两者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回避,只能被动选择,没有实际权力去调动这两类人力资源。
社区志愿者本可以成为社区开展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但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区的志愿者都处于自发状态,他们没有联系社区,对社区不信任,甚至与社区发生对抗。虽然都在进行抗疫工作,但未能被社区联合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力,工作效率不高[5]。这与社区人手不够,难以分身动员群众有关,也反映出社区日常工作已高度官僚化,缺乏群众工作的经验。
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紧缺,调动资源能力欠佳,社区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居民参与程度不足问题,排除遭受疫情影响的客观条件之外,追溯教育层面,恰恰能发掘更深层次的缘由。高职院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亟待加强,解决先天不足问题。
早在2000年11月,《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就强调:“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然而,高职院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处境却十分尴尬[6]。
1.社会认知度不高导致生源不足
社会公众对该专业的认知存在误区,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居委会大妈”和“网格员”,认为工作简单繁琐,待遇不高,没有专业学习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招生部门针对该专业的介绍宣传偏于简单化,流于形式,没能让公众看到前景和希望。就所在广东地区高职院校为例,从2013年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以来,每届学生生源不足四十人,大多数属于其他专业的调剂生,足以反观该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其次,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忽视对专业前景系统的理性分析,出现就业与岗位严重脱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专业认知”的重要性,仅在新生入校时,进行短暂的专业介绍,没有将其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进行系统的探讨,学生的认识始终局限在入校时的片面认知,缺乏一个合理渠道去获得对专业认知的正确引导,导致对该专业的前景预测不明朗,就业预期不乐观,不少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开展跨专业的继续教育,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对此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据统计,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占就业总比例不超过35%[6]。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对于实践的学习要求较高,设置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必然要求。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了本科的模式,理论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处于从属位置,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入门教育,而侧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敏锐度培养、反思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类精细化课程却甚少涉及。另一方面,即使配备了实训环节,设置了实训室和配套的实训基地,实训质量不高,教学核心只是简单地了解工作环境和程序,缺乏在真实环境中分析各类案例,实施精细化探讨,以便建立“精准施策”的工作理念[7]。
这样的实践学习必然导致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一旦接触到具体任务,习惯于本本主义,按部就班,缺乏熟练又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搜集到的居民需求缺少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8],无法针对需求进行精细化定位,难以实现具体工作的“精准施策”,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面对的是一线基层社区,能不能深入基层和融入群众开展工作,是检验其职业态度的重要标准。反观目前的高职专业教学,学生除了眼高手低,缺少有价值的实践锻炼之外,贴近基层的情感教育和价值导向一直是教育盲区,直接影响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眼光朝上不看下”等官僚作风不正是反映了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缺失把“一切为了群众”视为自己的工作初心,难以把“结合群众、依靠群众”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这种脱离基层的扭曲职业态度,在工作常态化时期,似乎并无大碍,但是,一旦出现大型公共危机,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周边资源无力调动,职业态度的缺陷暴露无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改变社区基层工作的现状,就要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源头,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整完善,才能让真正适合岗位的专业人才在社区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社会公众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偏见源于在岗人员自身专业认知的错位,改变专业人才的专业认知才是改变现状的关键。由此可见,专业认知教育必须贯穿于高职教学的整个过程。
入学之前,公众对专业的了解是从招生简章开始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相关的专业介绍,力求客观和全面,且需专业推广。针对往届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应选派该专业资深教师梳理成“答疑解惑”利器,必要时,还可邀请优秀毕业生 “现身说法”,设置互动平台,让公众通过留言,教师及时回复的形式,解答各种有关专业教育的疑问,力图用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和生动详实的优秀毕业生案例,展现专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让公众对专业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客观和全方位的,学生能主动自信地填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志愿。
入学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认知分层教学。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存在着差异化,“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达不到让学生“保持初心”的效果。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系统剖析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融入课程案例,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反思”,不断夯实专业认知基础。还要重视职业规划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的接收程度和就业意愿的抉择,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加以引导,树立学生对专业前景的信心,避免出现过多专业与岗位脱节的现象[9]。
要以高职院校“技术应用能力”这条培养目标主线,依托职业岗位群的发展需求,合理设计实践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模拟实践的比例,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训练机会,运用个案法、角色扮演实践(模拟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组建居委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以学促教”“以用为主”的目标[10]。校内实践基地通过建立物业管理、社会工作和社区网络信息管理等实践基地,努力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实践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岗位职业能力。校外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形式,采取专业实习和岗位训练形式,进一步巩固校内所学,不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此外,实践教学的精细化改革也不容忽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围绕“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的模式进行设计,对照细化表(表1)逐项与实践课程对接融合,目的是让该专业的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而不是仅满足于“简单了解”的层面[12]。
表1 实践教学课程精细化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于作者整理归纳。)
迄今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而高职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流入到一线生产服务环节,即所谓的“蓝领”阶层。在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教育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就业环境的利弊,构建正确的就业预期,认清自我择业目标和社会市场需求存在错位是客观现象,抛弃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三高”心态[12],即“自我定位过高、就业期望过高、目标薪水过高”。初次就业期望不要设定太高,不能用眼前的经济利益来衡量长远的职业发展。从基层做起,注重能力的积累,终会厚积薄发。
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职业特性是服务为主,管理为辅,“一切为了群众”是与之相符的职业理念,偏离这一点,将来具体社区工作的开展就必然呈现官僚主义和本本主义。因此在引导就业预期时,必须强调“一切为了群众”的职业理念,在进行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实训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贴近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理念的塑造,避免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工作状态。
伴随着我国政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社区基层的工作事务日益繁杂,社区越来越需要更多专业化和高素质的社区基层工作者。毋容置疑,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无比广阔的。岗位需求的迫切性,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相应的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社会问题去反思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短板,致力于完善教育过程的不足之处,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成为社区发展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