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丽 徐筱华
(山西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山西省 030013)
骨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机体分泌紊乱以及病毒感染存在一定关联,一旦发病具有致畸率高的特点。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将社会心理学作为基础,加强对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以及转变过程的关注,并且通过多个方面的指导和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应对方式,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研究如下。
抽取我院骨肿瘤患者,共66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3 例。研究时间在2016 年9月到2019 年11 月。其中,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6 例,年龄为34 到70 岁,平均年龄(53.62±11.75)岁;实验组男性18 例,女性15 例,年龄为34 到72 岁,平均年龄(53.92±11.83)岁。纳入标准;
①经过MRI、CT 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骨肿瘤;
②精神状态良好;
③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④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
①疾病周期〈6 个月;
②精神异常;
③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
④配合度差。两组可比(P〉0.05)。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的饮食和康复护理,告知放化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实验组行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
①建立护理小组。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分析患者病情发展、健康状况以及行为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方案,加强护理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
②利用行为转变理论中的认知转变,评估患者的患病程度以及所处环境,进而判断患者在自身行为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觉障碍,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在患病期间由于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身心变化,特别是对于肢体残缺、畸形的患者来说,由于日常生活和部分功能受到限制,加之疼痛反应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几率相对较大,一旦出现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展开。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摆出适当的体位,使其患肢处于功能位,避免局部受压,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止痛剂,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③利用自我效能和行为理论,评估患者的自我承受能力和行为活动能力,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行为转变的计划和方案。对于肢体缺失的患者来说,告知患者可以通过安装义肢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进而使其恢复正常的外观和日常的生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积极鼓励患者接受现实,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
④每月定期随访、观察,对于随访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并且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对于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和支持和安慰,并且鼓励患者参与到康复活动当中,促进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应对方式问卷包括面对、屈服以及回避三项内容,共20 个条目,每项按0 到4 级进行评分。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生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4 个维度,每个维度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前两组回避、面对以及屈服等评分基本相同,P >0.05,护理后实验组回避、面对以及屈服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应对方式比对[(±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应对方式比对[(±s) 分]
回避 面对 屈服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3 16.52±2.24 13.21±1.28 15.71±2.08 19.32±2.57 12.05±1.52 8.12±1.02对照组 33 16.51±2.03 15.13±1.86 15.63±2.11 17.52±2.03 12.11±1.35 10.45±1.26分组 例数T 值 - - 0.019 4.885 0.155 3.157 0.170 8.257 P 值 - - 0.985 0.000 0.877 0.002 0.866 0.000
实验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 分]
分组 例数 心理 生理 环境 社会关系实验组 33 75.93±4.48 63.25±5.78 79.36±5.87 85.76±2.86对照组 33 67.75±6.15 54.52±4.86 68.42±4.58 75.52±6.48 T 值 - - 6.176 6.641 8.441 8.305 Ρ 值 - - 0.000 0.000 0.000 0.000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肿瘤患者来说,通常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及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治疗后患者更加容易反复发作,尤其是恶性骨肿瘤患者加之长期的放疗和化疗,将会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恢复。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的应用,通过多阶段的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和负面情绪,逐渐由心理转变为实际行为的护理,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3-4]。经过研究,得出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回避、面对以及屈服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因此可见,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结合护理学、心理学以及医学等各个方面学科的内容,将患者及其行为的变化情况作为护理关键,分析患者每个阶段的患病情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活动,使得患者充分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变化,更加利于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骨肿瘤患者的应对方式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