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

2020-06-16 08:21王绍臻江春如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王绍臻,江春如

(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节奏都在加快,多种智能终端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人们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人们可以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零散时间越来越多。在有限的、碎片化的时间内,高效率、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成为一种趋势。当下,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大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极大变化,现代高等教育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时间的碎片化使得“我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不完整的、小段的、零散的、互相没有关联的”[1];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系统知识被拆成若干的知识点,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不能够全面辩证地正确认知。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有学者明确指出,“以便捷、移动、灵活、泛在等为特征的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2]。可以说,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孕育而生的新型学习方法之一,它有着显著的信息时代特点。

对于碎片化学习的定义,当前还没有十分统一的界定,有的认为应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方面进行界定,有的则趋向于从学习的主体方面进行界定。但是,不论从哪个维度进行定义,都认可“碎片化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有别于正式系统的主流课程化学习”[3],并逐渐意识到碎片化学习的必然性以及其被动性。而且,在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上逐渐达成统一,即“时间碎片化,内容碎片化,平台多样性”[4]。综上,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是指一种基于传统载体或者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吸取零碎知识内容的一种新型灵活的微型学习方式。本文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时间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分配,分析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如何利用碎片化学习进行教学改革。

二、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的支出情况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碎片化学习明确需要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研究此类非标准化学习的时间来源十分重要。笔者在安徽省4所地方高校对1 46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336份,有效回收率91.51%。

(一)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来源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国本科教育的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环境中,针对部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时间进行统计,有助于探索碎片化时间的来源。关于“周一至周五平均每日课堂以外可支配总时间(除去必须完成的定期作业所耗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日课余可支配时间“1~2小时”的为12% ,“2~4小时”的为58%,“4~6小时”的为 21%,“6~8小时”的为7%,“大于8小时”的为2%。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在接受传统的课堂教育及完成规定作业之后仍有一定量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这给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时间保证。

(二)大学生各类时间的支出情况

图1 周一至周五平均每日各类时间支出分配

对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日各类活动的时间支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见图1),当前大学生用于购物、游戏娱乐的时间占比较大,统计显示48.5%(34.4%+14.1%)的大学生每日在购物、游戏娱乐等方面支出的时间超过2小时。这一情况与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芯片运算能力的提升有关。智能终端的普及导致大量娱乐应用快速充斥到大学生面前,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加速发展,使消费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是购买上的时间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可支配时间。根据《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每天有10.1亿用户登录微信,日发送微信消息450亿条,较2017年增长18%;每天音视频通话次数达4.1亿次,较2017年增长100%。单从微信使用情况来看,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手机使用频率和时间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碎片化时间的增多。

(三)大学生对碎片化学习时间的认识

目前大学生对碎片化时间的认识程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碎片化时间的认识不清楚,不了解碎片化时间出现的原因,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第二阶段,认识到碎片化时间出现的原因,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但是效率不高。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用于学习和阅读的时间占比并不高,这部分支出时间呈现出较为自由发展的态势,而且远低于购物、游戏等娱乐所支出的时间。大学生们的时间分布没有向学校所倡导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体现出极大的松散状态。大学生群体对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四)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的特点

首先,碎片化学习最明显的特点是不确定性,表现为学习时间上的可短可长,学习内容上的零碎和不完整。这种不确定性是当前社会发展万物互联的一种必然现象,无法进行强制改变。

其次,碎片化学习最重要的特点是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学习的辩证统一性。碎片化时间指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不是完整的、大段的,而是零散的、互相没有关联的时间。系统学习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大段的时间,让人能由浅入深地接受系统知识。二者之间看似矛盾,其实是辩证统一的。不论哪种学习都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方法,是受教育者所处环境不同而选择的不同的学习模式。碎片化学习模式是指,“将系统的知识细分为多个小知识点,一一学习,再融会贯通、联系实际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5]。这个过程包括专业知识拆分、碎片化的过程,要求碎片化学习在内容的选择、顺序上有系统的规划及安排。因此,两种学习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的学习作用都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碎片化学习的教学改革

将碎片化学习落实到本科教学中,必须三位一体,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进行。

(一)学生层面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碎片化学习的前提”[6]。大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要明确什么是碎片化学习,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了解碎片化学习的优点。进行碎片化学习,是积极主动自发的,有意识的,有规划的,高效率的。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对碎片化学习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碎片化学习是当前社会高速发展、快速变革、多通量交流的被动产物。碎片化学习的优点是选择合适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规划学习时间,能极大提高个人信息的获取量,扩大知识面。在社会化生产分工精细的今天,其对学科的交叉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合理安排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7]。

2.正确使用碎片化学习方法

进行碎片学习,需要对碎片化时间和系统知识进行明确的规划。时间上,对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统计,进行合理的安排,制作碎片化时间表,针对不同时间的长度与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内容上,对系统的知识进行框架式的梳理,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总体结构与逻辑体系,对内容进行拆分,在碎片的时间内学习记忆知识点,再利用完整的时间进行整体框架的构建,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途径上,可以借助于手机App等工具,便捷简单。

(1)构建碎片化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具有完整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碎片化知识是把系统性的知识进行“碎片化” 处理。碎片化学习是学习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是不成系统的。学习者将碎片化学习获得的知识加工整理,成为一条完整的知识链,将多条知识链联系起来,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者根据所学科目的特点,对系统知识进行碎片化切割,将它们分割为多个部分,利用课余碎片时间自主开展学习,再“将碎片的知识整合成体系”。构建学习过程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信息化时代,诞生了许多新媒体,博客、朋友圈、公众平台、学习软件等众多的社交性软件在信息更新上,都具备碎片化的特征。学习者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意识、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理念的传播等,使得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碎片化”学习。例如,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将课程时间缩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了进阶式的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的解答”[8]。这些网络学习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渠道。

(二)教师层面

1.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

“碎片化学习的出现,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动,课堂上教师应由主体变为主导,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9]。教师由知识内容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者,由向学生讲述知识点转变为教授学生进行拆分—学习—整合知识体系的方法。教学生正确对待碎片化时间,合理使用碎片化时间以及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教学生知识体系拆分和整合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主导者,指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

2.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学习的出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教学,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课堂互动,并积极使用多种教学设备和软件进行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增加课堂互动的频率,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解答疑问,学生课后自我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校层面

学校在碎片化学习中起着领导作用。学校层面首先要尽量减少碎片化时间的产生,在课程安排上减少碎片化时间,从源头解决问题。在无法避免的现实情况下,学校要积极营造碎片化学习的氛围,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督促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提升硬件和软件设备,丰富教学资源,如“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机房,供同学们学习”[10];还可以制作和引进网络课程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学习。另外,部分大学生对碎片化学习的了解程度低,不知道碎片化学习的方法。学校应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提升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水平,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向学生普及碎片化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还可以开设相关选修和辅修课程帮助学生规划碎片化时间,进一步地推进碎片化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如何使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学校还应积极鼓励教师将部分知识系统性地拆解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碎片化学习。总之,高校教务管理、智慧课堂、教师素质、学生自我准备等都将应积极调整配合,以便于系统学习之外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

四、结语

在社会迅速发展、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教育部主导的金课模式将影响未来20年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面临巨大的改变,碎片化的时间将会被极大地利用起来。更加科学合理的碎片化学习规划设计及评价体系的完善,将是本科教育今后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对碎片化时间出现的背景进行调查,阐述碎片化时间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的特征,强调了碎片化时间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与普通学习不同,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方式发生转变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自主学习、自律学习。观察碎片化时间使用的调查分析结果得知,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存在着使用不合理、时间分配不科学等问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针对上述情况,从学生、教师、学校三维度进行分析,三位一体相结合,提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方法,探讨将碎片化学习运用到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途径。当今社会,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仅在大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后的工作中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面对碎片化学习,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了解它的优点和缺点,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碎片化学习,将利用碎片化学习运用到大学学习和大学教育改革之中。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