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保险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视角

2020-06-16 00:44蔡佩瑶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险业区块高质量

周 雷,蔡佩瑶,刘 婧

(1.苏州市职业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保险业也基本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2018年全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约3.8万亿元,同比增长3.92%,增速比2017年回落14.24个百分点[2]。在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实现从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的质量提升型增长模式转变[3],从劳动密集型的人海战术向技术密集型的科技赋能转型,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出路。截至2018年底,我国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达152家,其中财产险公司74家,人身险公司78家,2018年实现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1 905亿元[4]。随着保险与科技结合的日益深入,保险科技(InsurTech)从金融科技的讨论范畴脱颖而出,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保险科技是由保险业中不同的生态主体通过底层技术研发与应用,带给保险的产品与服务创新。保险科技以科技为核心,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契合了保险行业应用场景和数据驱动的需要,促进了保险业全方位和多维度的变革。有人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得出云计算技术有助于提升保险服务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水平的结论,使保险公司信息化应用和发展更加稳健[5]。黄万鹏[6]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与传统保险业交融发展,增加了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周雷等[7]通过分析区块链运作机制,发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追溯性、智能合约等创新特征有助于破解互联网保险“痛点”,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但是技术风险和系统效率瓶颈制约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唐金成、刘鲁[8]从保险定价、精确营销、高效理赔、智能客服等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保险行业的应用,并从政府和保险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保险经营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角度探讨了保险科技对优化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但是,略有遗憾的是,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路径、应用场景和风险防控等核心问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分析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探讨保险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通过揭示底层技术、创新主体、业务场景和赋能目标间的内在联系,勾勒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突破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瓶颈,寻求更多“落地”场景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保险科技创新赋能作用的对策。

1 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保险与科技的融合,我国保险科技发展迅速,成为传统保险机构转型升级、互联网保险公司创新发展以及互联网巨头布局保险的重要技术驱动力,进而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1 传统保险机构积极拥抱保险科技创新

传统保险机构已经意识到保险科技会对其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正积极应用保险科技推动转型升级。各家保险公司整合原有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保险部门,组建保险科技平台,科技赋能的重点也由后台技术支撑向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转变。其中,中国人寿是传统保险公司中较早开展保险科技创新的代表性企业。中国人寿聚焦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建设,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的应用,升级并推广了“国寿e”和“国寿i”两大移动互联网平台。其中,“国寿e”分别针对B端营销人员和C端客户推出了“国寿e店”和“国寿e宝”APP,并上线了百余款应用产品,显著提升了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客户消费体验。“国寿i”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保险科技嵌入多样化的交易场景和金融场景,为企业客户提供集中采购、商品交易、保险保障和消费金融在内的一站式综合供应链金融服务。

此外,传统保险机构还通过设立保险科技子公司或金融科技平台等方式,加快保险科技创新步伐,如太平保险成立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平安保险成立平安科技、太平洋保险成立太平洋在线、中国人寿牵头成立国金所金融科技平台等。中国人保更是成立了国内保险系首家金融服务公司——人保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旨在推动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金融与保险科技创新业务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除了成立相关公司,传统保险机构的跨界合作也逐渐增多,如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通过海外战略投资,成为了美国UBI车险服务商Metromile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强强联合,布局智能车险垂直细分领域。综上,传统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应对保险科技的挑战,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探索构建保险科技新生态

截至2019年底,国内共有4家持牌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分别是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和易安财险。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互联网+”基因,使其在运用保险科技构建保险新生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众安保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就将保险生态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发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保险科技技术的赋能作用,开发以生态系统为导向的创新型场景化保险产品及解决方案。众安保险的保险科技生态涵盖了生活消费、健康医疗、消费金融、车险航旅等生态系统。其中,生活消费领域与淘宝和微店合作,就产品质量、交付、物流及安全性提供保险产品;与小米等智能电子设备厂商合作提供产品意外损坏及维修保险;在健康生态系统与医院、医疗器械商等合作,提供个人医疗保险和团体保险产品。可见,众安保险的保险科技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构建公司与各生态系统间的联系渠道,通过各生态系统输出场景化互联网保险产品,使客户在日常生活和消费情景中享受到“无缝对接”的保险服务。此外,泰康在线也以保险科技为核心,加速保险业务的场景化渗透,形成“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投资”等价值链,打造保险产业生态圈[9]。

在构建保险科技新生态的过程中,随着“区块链+金融云”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进一步探索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架构,完善保险生态圈,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众安保险旗下众安科技推出的“安链云”系统,即利用区块链的开放性,针对前端销售、客户运营、核保理赔等多个环节中的痛点提供分布式电子保单存储、精细化风险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理赔等保险科技解决方案;在服务自身业务的同时,还向银行、医疗、支付等垂直领域,跨界输出区块链存储、图像识别、智能分析、健康管理等技术赋能产品。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特别规定,支持其在更大险种范围内进行线上经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保险科技创新有望在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3 互联网巨头利用技术和流量优势布局保险业

科技的发展为其他行业巨头提供了进入保险业的良机,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利用自身在技术创新、客户资源和流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投资入股、战略合作、申请牌照、产品创新等方式布局保险行业,如表1所示。蚂蚁金服作为阿里巴巴布局金融科技的“航空母舰”,其内部设立了专门的保险事业部,先后涉足互联网保险、相互保险、保险代理等领域。2017年以来,蚂蚁金服宣布进军保险领域路线图,陆续发布车险分、定损宝、相互宝等产品,通过保险科技和产品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其中,“相互宝”基于蚂蚁区块链和芝麻信用,实现了先享保障后付费,颠覆了传统保险理念,截至2019年11月已有超过1亿人加入了“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累计帮助成员11 928人,发放互助金17.69亿元,人均每月分摊6.12元。2017年,腾讯控股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批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并通过微信钱包服务中的九宫格推出“微保”。“微保”旨在依托腾讯近10亿用户的巨大流量端口,将保险的潜在用户和场景连接,通过场景化和流量端口相结合深耕保险市场。而百度、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布局保险板块,面向互联网消费者推出场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保险科技产品。

表1 四大互联网公司保险业布局概览

2 保险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传统保险机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巨头积极探索将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在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从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保险科技在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监管体系不完善、底层技术瓶颈待突破、新型风险防控较薄弱、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2.1 有效监管的挑战

保险科技的创新发展打破了原有行业监管的区域限制,加大了相关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对监管有效性构成了重大挑战。首先,现行以分业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无法完全适应保险科技跨界融合、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而监管协调不足,又进一步加大了系统性风险防控的难度。其次,从总体上看,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于保险科技创新实践,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存在空白;适应保险科技特点,鼓励创新与防控风险相平衡的监管机制尚在探索中。监管科技的发展为实施“穿透式”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是政府监管部门对监管科技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监管能力和资源相对不足,而部分保险机构反而运用科技手段来规避监管、以此套利,背离了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随着保险公司、保险科技企业、第三方平台等保险生态圈中各类主体合作的深入,为实施统一监管、防范监管套利,各主体的业务边界和权利义务有待进一步界定,不同主体间的风险“防火墙”也有待完善。

2.2 技术瓶颈待突破

赋能保险业的十大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基因诊疗、无人机和车联网[10]。这些技术的应用,正推动保险业从劳动密集型的规模扩张向技术密集型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但是作为新兴技术,也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和短板。首先,人工智能的通用性不足,不能兼容所有保险公司的传统系统;而且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决策过程透明度较低且易受“对抗攻击”而出现未知错误,影响业务连续性。人工智能在理赔、定价等环节,能够高效处理标准化业务,但是保险,特别是寿险长期以来形成了人与人情感沟通的文化,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希望获得安全感的心理需求,现行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很难理解和满足。其次,区块链复杂的共识信任机制难以完全满足高频互联网保险交易的需要;同时区块链在技术安全性、去中心化和高效率三个方面,存在只能三选其二的“不可能三角”悖论。再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行业数据收集能力相对薄弱、数据整合不足以及数据分析应用路径不清晰,也制约着大数据技术与其他保险科技技术协同效应的发挥。

2.3 新技术应用风险

保险科技是保险与科技两个高风险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不仅存在道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保险业务固有风险,还可能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而出现新的风险因素。一是信息安全风险。保险科技的亮点在于能够精准挖掘客户需求信息,形成客户画像,但也隐含着客户信息暴露和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二是大数据应用的新型法律风险。在保险数据采集、整合、分析、传输、使用、储存和管理的全流程中均可能存在新型法律风险,包括数据所有权归属不清、数据垄断、数据歧视以及数据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从而降低大数据的可信共享效率,影响保险科技高效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跨行业交叉传递风险。保险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容易模糊保险产品与科技产品的边界,使市场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加大了风险跨行业交叉传递的可能性。例如,智能保顾等应用涉及人工智能与保险的跨界融合,不法分子可能趁机利用交叉领域的监管空白进行监管套利,甚至实施非法集资、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保险欺诈,给保险行业带来新的经营风险。四是云服务集中风险。由于网络的规模经济性和“马太效应”,云服务市场逐渐形成了自然垄断的特征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我国前三大云服务商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超过90%。而大量无力自建云平台的中小保险公司在应用保险科技赋能时往往会引入第三方云服务,以降低开发运营成本。那么当服务集中的云服务商出现网络故障等信息科技风险事件时,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系统性运营风险[11]。此外,保险机构对第三方云服务的依赖,还可能减弱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控制力。

2.4 复合型人才不足

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保险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掌握底层技术应用和场景化保险产品研发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保险企业间“抢人大战”时常发生。复合型人才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高校保险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不能满足保险科技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二是传统保险公司没有形成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训体系;三是工程师往往精通人工智能、区块链或大数据等某项技术,但对保险行业经营规则和业务场景了解较少,设计的模型与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无法直击行业痛点。综上所述,复合型人才不足,成为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3 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针对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以赋能目标为导向,对底层技术、创新主体、业务场景和主要功能等关键节点及其内在联系作分析,探索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保险科技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支撑和应用,通过保险公司、第三方网络平台和创业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发出各类契合保险消费者和实体经济需求的业务场景,实现回归保障本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风控成本、创新商业模式等功能,最终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如图1所示。

3.1 底层技术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保险科技创新的底层支撑技术。人工智能作为引领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技术,在推动传统保险向智能保险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智能保顾、智能风控、自动理赔等业务场景“落地”的基石。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12],其开源、开放特征,使区块链能与其他保险科技新技术深度融合,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售前营销、售中投保和售后理赔等各环节,促进数据可信共享,优化保险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效率,契合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云计算实现了系统分层和分布式架构,有助于保险公司打造全业务链条在“云端”的闭环,创新业务模式;同时,中小保险公司通过租用云服务,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大数据具有“4V”特征,即规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 、多样性(variety)和价值性(value)[13]。保险机构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挖掘客户的保障需求、消费偏好和网络行为,为开发定制化、智能化保险产品提供数据基础,为精准定价和场景化营销创造条件;大数据的深度应用还有助于创新风控技术,优化运营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

3.2 创新主体

保险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传统保险公司、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大型第三方网络平台、保险科技创业企业等,不同主体既有其主攻区域,也互有交叉融合,共同推动保险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传统保险公司不仅是主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还通过设立保险科技平台、整合公司信息科技资源成立事业部并开发相关应用等方式参与保险科技布局。互联网保险公司积极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构建保险科技新生态,开展差异化竞争,赋能保险业动能转换和质量变革。大型第三方平台具有场景、流量和技术优势,是通过保险科技创新涉足保险业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保险普惠水平。保险科技创业企业一般专注于大数据、深度学习、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研发和输出,助力保险公司信息化运营、智能化改造和场景化渗透,赋能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如可穿戴设备和医疗保险服务的结合、无人机信息采集查勘等。

3.3 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落地”是发挥保险科技赋能作用的重要载体。保险科技应用到前端的营销、投保环节,有望颠覆传统保险的获客模式,依托智能保顾机器人实现精确营销。智能保顾在产品配置上能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和实现个性化定价,促进保险回归保障本源;在销售过程中可与用户有效互动和为用户筛选产品,推动被动保险需求向主动保险消费转化;在承保时能绘制用户画像,精准评估风险,降低风控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智能保顾产品实例有阿尔法保险、众安精灵、“大白”风险管家、博诚智能保险营销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到后端的风控环节,可以实现智能风控和反欺诈,同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定损、理赔的效率,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痛点”,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区块链、云计算等分布式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科技成果向保险业的渗透,有助于开发更多定价精准公平、保障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拓展保险的服务场景,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共同打造可信、开放、共享的保险生态价值链。

3.4 主要功能

保险科技在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助力保险回归风险保障本源,提高保险公司运营效率,降低风控成本,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我国保险业在高速发展中也一度出现了哗众取宠“伪创新产品”、偏离保障本源等市场乱象,进入新时代,保险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保险科技创新拓宽了“可保风险”范围,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给各类主体释放了巨大空间,有利于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险科技也为保险公司从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智能保顾、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新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手段,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风控成本;同时更多动态精准定价、触发赔付型的创新产品得以问世,促进了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保险与养老、健康、医疗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3.5 赋能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增长模式已然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方向,也是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的根本目标。要切实推动行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转换,必须立足风险保障本源,充分发挥保险科技的赋能作用,在产品设计、业务拓展、运营管理和服务优化等各环节加强新技术应用,实现发展质量、管理效率和客户体验的提升,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增强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 进一步发挥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作用的对策

保险科技依托“底层技术——创新主体——业务场景——主要功能——赋能目标”的传导路径,助力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而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要进一步发挥保险科技的赋能作用,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和完善。

4.1 构建适应保险科技特点的监管体系,实现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

针对保险科技发展对现行监管体系的挑战,政府监管部门要探索适应保险科技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并积极运用监管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有效性,实现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首先,在监管体制层面,可以考虑借鉴澳大利亚等国的“双峰”监管模式,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将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相结合,强化混业监管,对各类保险科技主体的线上、线下业务统一纳入监管框架;同时对于真正立足风险保障本源,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险科技创新,可以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试点“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模式,做到既能激发创新又能有效管控风险。其次,在监管机制层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针对区块链保险、大数据管理、智能保顾、网络互助保险等新技术和新业务领域进行专项立法或出台技术标准,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同时,现有的交易和监管规则,是基于以人为主体的交易设计的,而采用机器学习的智能保险业务,需要根据新的风险特征和技术特征重新设计监管规则和选择监管方式,将面向人的监管机制设计改进为面向人机协同。第三,在监管技术层面,要推动监管科技发展,提升监管效能。政府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管科技体系,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金融监管工具;另一方面要将保险机构及外包采用的技术纳入监管范围,提高监管的“穿透性”和透明度,防范监管套利。此外,携有场景、流量和技术优势的大型第三方平台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不仅带来新的业务流程和服务,同时还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态角色和新的合作关系[14]。因此,要进一步厘清保险科技生态圈中各类主体的角色定位与业务合作边界,如明确销售、承保、理赔、退保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持牌保险机构管理和负责,不得外包;第三方平台应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和合作协议授权开展“营销宣传合作”活动,并严格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不得用“大数据杀熟”。要将保险科技作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重点领域,强调外部监管与行业自律相辅相成,为保险公司与保险科技企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4.2 加大底层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为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底层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是我国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要加大对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力度,特别是要争取在类脑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应用、区块链“闪电网络”、5G“边云协同”等引领发展趋势和解决行业“痛点”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并深入产品设计、营销、承保、理赔等保险产业链各环节,寻找更多适合新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抢占保险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为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要进一步探索网络群体智能、脑机交流与情感理解等类脑智能前沿领域,使智能保顾也能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服务,培育“人工智能+”保险科技新生态,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在大数据深度应用方面,要促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协同发展,加快与保险科技相关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大数据标准,推动数据开放,打造服务保险行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可信共享大数据中心。在区块链技术方面,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探索链上链下数据协同、闪电网络、侧链跨链等新技术,突破“不可能三角”,以解决互联网保险高频交易中应用区块链的交易规模、小额支付、实时支付等关键问题,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此外,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要加快5G与边缘计算、云计算和车联网等技术的整合应用,研发自主可控的“边云协同”系统,深入传统保险无法覆盖的场景,推出与无人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相关的新型风险保障产品,并带动整个车险市场智能保障、精准定价、智能理赔水平进一步提升,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4.3 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可能出现的新型风险,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

保险机构在开展保险科技创新业务时,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各类新型风险,有针对性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针对信息安全风险,要加强信息安全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修复信息安全隐患;要完善对终端设备和数据传输的信息风险防范,强化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15]。针对大数据和云服务相关的风险,要明确界定技术服务外包的边界和数据共享的范围,强化对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合作方欺诈等新型风险的应对能力;要建立创新业务与常规保险业务之间的防火墙,并制定相关政策防范数据开放、第三方金融云服务、区块链智能合约等保险科技业务中潜在的法律和运营风险。针对跨行业交叉传递风险,要采用“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模式,构建风险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系统,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风险的识别、预警、防控和处置能力,不仅要有效防范已知的风险,更要前瞻性预测风险变化趋势,将点状分散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充分发挥保险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保驾护航。

4.4 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大保险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针对保险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前沿性,高校、科研机构、保险科技相关企业,可以联合建设保险科技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协同攻关,提升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实用性,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联盟等方式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为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高校要整合自身学科资源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人工智能专业可以增加保险学、金融科技等课程内容;保险学专业可以增加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概论等课程内容,培养保险科技复合型应用人才。保险企业要通过交叉培训、定期轮岗等方式,提升技术人才的保险知识素养,熟悉保险经营规则;同时推动保险业务人员了解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底层技术的创新特征和典型应用。国内保险企业也可以适当引进国外保险科技高端人才,解决转型升级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开放、合作型保险科技专家智库,跟踪、研究保险科技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发挥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保险业区块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