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育儿的类型分析

2020-06-15 06:30李方格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类

李方格

摘 要:在中国社会,孩子的教养问题深受每个家庭的重视。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无论是祖父母,还是父母亲都会在育儿(孙)方面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近几年来,受热播综艺节目的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中国政府发布的报告中来看,受工作时间增长以及性别角色意识的保守化影响,参与育儿的父亲其实是在减少。并且,中国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各个区域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索关注度较低的中部地域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并将参与到育儿之中的父亲进行分类。

关键词:父亲育儿;中部地域;分类

1.背景

2013年10月,綜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台播放,由于此前并没有类似“父亲带娃”的综艺节目,所以《爸爸去哪儿》在播放之初就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在《爸爸去哪儿》之后,浙江台也推出了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率。这两个综艺节目的播出,使得“父亲育儿”这一话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人民日报》更是发表了题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有多重要”的文章,让父亲参与育儿的话题更加火热。

那么,在中国父亲参与育儿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在一份比较日本、中国、韩国、台湾地区、泰国和新加坡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男性的育儿参与程度是被给予了最高的评价,也就是说中国的父亲是会经常参与到育儿之中的。但是,从2016年中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来看,在拥有1~5岁孩子的家庭中,主要由母亲承担育儿任务的家庭占比达到了44.4%,而主要由父亲承担育儿任务的家庭却只占全体的7.7%。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呢?为什么受到好评的中国父亲近年来却越来越少的参与到育儿之中呢?其实早在2013年,在父亲育儿成为热点话题之初,《人民日报》就发表过“在中国,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男性工作时间逐渐变长,而传统性别角色意识依旧存在。在这种环境下父亲逐渐远离育儿,渐渐脱离家庭”的评论。

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来看,在城市里工作的男性一周的平均劳动时间达到了47.91小时,超过了46.4小时这一全国平均水准,更是超过了法律规定的40小时的红线。2014年人民网在报道中也指出在中国所有的产业中有90%的产业的劳动时间都超过了40小时,有半数以上的产业一周的加班时间超过了4小时。

男性不仅工作时间在变长,在对“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传统性别角色的意识上也是更加趋于保守。从1990年开始由全国妇联每隔十年实施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中来看,男性中赞成“男性以工作为中心,女性以家庭为中心”的比例由1990年的51.8%上升到2010年的61.6%,近20年上升了大约10个百分点。而女性中赞成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50.4%上升到2010年的54.8%。

中国父亲之所以逐渐远离育儿更像是受到了劳动时间的增加和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保守化的影响所导致的。在中国东部地域进行的调查中这些原因都得到了验证,那么在其他区域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是如何的呢?这些原因是否也是阻碍父亲参与育儿的原因呢?下文将带着以上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2.文献检视

在中国关于父亲参与育儿的研究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的少。并且,中国的城乡差异以及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异显著,所以分区域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中西部区域的研究甚少。

2.1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

中国人自古对于自己的孩子就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激烈的考试考入顶尖的大学,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中国家庭往往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天津社科院研究员潘允康就曾在自己的论著中指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豪杰,为此他们会在教育上投入巨大的金钱和时间。

另外,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三字经》中写道“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也反映出在中国父亲往往被认为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在城市,根据徐·张(2007)在上海的调查来看,城市里的父亲更加认为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中国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

在中国因为农村和城市,东部区域和中西部区域的区域性差距较大,所以在分析中国父亲参与育儿现状的时候必须加以区分。在姜的研究(2002)中,从在上海和大连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到中国父亲参与育儿的程度很高的结论,并且在和日本冈山市作比较后这一结论更加鲜明。但是,与之相反的结论也在近年的研究中出现。吴·朱·刘(2012)在武汉市三家幼儿园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分析出参与到问卷调查的父亲其实参与育儿的意愿很低,真正参与到育儿之中的父亲也很少。在另一份2014年中日两国学者共同所做的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大连市,从1994年到2011年父亲参与育儿的程度在逐渐降低,育儿的主体逐渐向母亲一人转移。

2.3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因素

关于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因素,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展开了大量研究。比如在美国的研究中认为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最大因素是除去工作时间父亲所拥有的自由时间的多少。而在日本的研究中,除了强调父亲工作时间对父亲参与育儿的影响之外,还提到了母亲就业形态的影响。但是父亲对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态度并不被认为是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因素。

近几年,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有进展。徐·张(2007)在2006年对居住在上海市郊区及市区的892个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父亲参与到育儿的时间越长,尤其是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的时间很长,另外还发现劳动时间越长的父亲参与到育儿的时间就越少。父亲传统性别角色的态度对参与育儿的影响在这一份调查中也被否定。

3.调查概要

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所私立幼儿园中,以4至6岁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一共调查了100组家庭的情况。

在问卷中询问了参与调查的父亲和母亲的学历、劳动时间等个人属性,并询问了他们对“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赞成与否。

父亲参与育儿的行动共分为11类,包括送往幼儿园、从幼儿园接回家、与孩子一起玩耍、辅导孩子学习、帮助梳妆打扮、帮助洗脸和刷牙、给孩子洗澡、看护孩子睡觉、做早餐、做午餐、做晚餐。针对各项育儿行动来询问父亲是否有参与。同时,为了避免父亲不切实际的填写自己参与到育儿的次数,本次调查还针对父亲参与育儿的次数来询问母亲,以求得到最真实的反映。

4.数据分析

4.1调查对象的特征概述

首先参与到本次调查之中的父母亲的学历较高。父亲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45%,母亲为45.6%。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城市地区男性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6.34%,女性为24%,所以比较来看本次调查对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较多。

其次参与到本次调查之中的父母亲的劳动时间较长。从本次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来看,父亲一周平均劳动时间为47.77小时,母亲为45.63小时。虽然比全国城市地区平均值(男性为47.91小时,女性为46.89小时)要少,但是比法律规定的40小时的法定劳动时间要多。

最后在传统性别角色意识方面,参与到本次调查之中的父亲里赞成“男主内,女主外”这一说法的人为多数,相反参与到调查之中的母亲则多数表示反对。但是,与2010年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相比(男性赞成比例为61.6%,女性赞成比例为54.8%),本次的调查对象在传统性别角色意识方面有开放化(非保守化)倾向,尤其是女性,在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母亲都表达了不赞成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态度。

4.2参与育儿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调查的所有的父亲中,为孩子做早餐、午餐和晚餐的父亲的比例分别为53.2%、49.4%和57.7%。帮助孩子梳妆打扮的父亲的比例为63.6%。协助孩子刷牙、洗脸的父亲的比例为72.7%。给孩子洗澡的父亲的比例为55.8%。看护孩子睡觉的父亲的比例为66.2%。把孩子送往幼儿园和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的父亲的比例分别为75%和74.1%。陪孩子一起玩耍的父亲的比例为92.5%。辅导孩子学习的父亲的比例为84.8%。

从11项育儿行动中来看,除了“为孩子做午餐”这一项,参与到其余10项行动中的父亲都超过了半数,从这一点来看,本次参与到调查之中的父亲有多数参与到了育儿之中。并且,与为孩子做饭相比,陪同孩子一起玩耍以及辅导孩子学习的父亲明显更多。在《2012年中国主要城市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中,对“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持赞成意见的人达到了70%以上,此次调查的数据结果也正好与报告中的结论相吻合。表明了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思想意识依旧很强烈,父亲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依旧很多。

另一方面,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出父亲参与各项育儿行动的情况,母亲的回答也非常重要。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针对父亲参与育儿的状况,母亲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在父亲陪孩子玩耍和辅导孩子教育行动上,几乎可以看出每一位父亲都参与到了其中。并且在母親的回答中也有非常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在为孩子做饭的参与率上,与父亲自己的回答相比,母亲给出了更高的评价。这可能与母亲自身的期待值有关,母亲本身对于父亲参与育儿的期待不高,但是如果父亲哪怕是帮了一点忙,母亲也会对父亲的参与给予较高的评价。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是受到传统父权制的影响,父亲在家庭中拥有的绝对权威和支配性特权,在母亲的意识中育儿就是母亲应该做的事,父亲不参加也可以。相反,如果父亲参与了育儿,母亲则会给予较高的评价。

4.3父亲育儿分类

根据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对父亲参与育儿的行动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将参与育儿的父亲分为如下表中所展示的三个组别。

如上表所示,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参与到此次调查之中的父亲分为“教育派”、“日常照顾派”、“饮食照顾派”三个类别。教育派的父亲在育儿行动上更加倾向于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之中,日常面,不但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还需要政府的具体帮扶,通过与政照顾派的父亲更加倾向于参与到孩子日常的梳妆打扮及照顾看护之中,饮食照顾派的父亲与其他父亲相比在育儿行动上更加倾向于照顾孩子的饮食。

5.结语

本研究在即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宜昌市三所幼儿园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对父亲参与育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可以得到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与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的结果不同,从宜昌市的调查结果来看,参与到育儿之中的父亲的人数并不在少数。并且从母亲的角度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通过将本次在宜昌市所做的调查结果与在其他区域所做的调查结果相比较也验证了父亲参与育儿情况在区域间的差异。

第二,与在其他区域的调查结果一样,本次参与到调查之中的父亲们也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教育中的父亲明显更多。中国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从父亲参与育儿的行动中再次得到了验证,也体现了在孩子教育上父亲所肩负的责任。

第三,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父亲劳动时间的增加和传统性别角色意识对于父亲参与育儿的影响较小。参与到本次调查之中的父亲虽然劳动时间较长,传统性别角色意识较母亲来说趋于保守化,但是父亲的育儿参与率整体较高。

第四,通过将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将参与到育儿的父亲分为三大类,即参与到教育中的父亲、参与到孩子日常照顾中的父亲以及参与到孩子饮食照顾的父亲。

但是,本研究中也存在相关引用数据陈旧、调查样本过小、调查区域单一等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在最新的数据支持上,对父亲参与育儿的情况分别在中国的东部区域、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展开更大规模的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农村区域和城市区域的父亲参与育儿比较以及国际间的比较也是今后可以展开讨论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姜波·佐佐木正美·八重樫木子·徐祖瑜·石川遼子.在冈山、上海、大连的与育儿相关的比较考察[J].川崎医疗福祉学会誌,2002(2).

[2]徐安琪·张亮.父亲参与: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上海城乡比较[J].青年研究,2007(6).

[3]徐安琪·张亮.农村父亲的亲职参与意愿、行为与体验―上海郊县的经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4]吴航·朱嫚嫚·刘雯.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2(215).

[5]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A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猜你喜欢
分类
2021年本刊分类总目录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星星的分类
我给资源分分类
垃圾分类不能有“中梗阻”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