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增加解题技巧,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对此,教师可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出几点可行性策略,为日后的小学数学研究提供理论性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0)19-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50
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受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背景所影响。具备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观念,为日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一方面要注重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举一反三的灵活思维,让其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始终在义务教育中是一门重点学科,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都面临着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就是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经过大量研究分析表明,产生小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年龄尚小,天性爱玩,很难长时间在课堂中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进而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改革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够真正深入到教学内部,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没有表明自身坚定的立场,因此导致小学素质教育多是形式主义。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如果想要跟进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就需要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刻苦钻研学习文化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将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帮助更多学生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1]。另外,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积累自身文化素养,因此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体应该是面向广大学生而言。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转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改革下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教师家长所期盼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如今,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继续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扮演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授者。传统课堂中,教师仅仅依靠黑板和粉笔在讲台上进行讲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台下的学生却还是一脸茫然,没能真正掌握数学中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作用和意义[2]。另外,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基本采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重视理论教学,致使整个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产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课堂中的灵魂所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小学数学的教育要求。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通常会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这种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已经深入到大部分教师的内心。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手段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消极情绪,因此这种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推陈出新,从全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变革评价方式以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应不断提高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的基本思维能力中就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因为数学在解答和计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抽象对象,想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脱离实物,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现如今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行为,忽视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抽象过程,学生对于形象概念与抽象概念掌握模糊、认识不足,导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无法快速找到解题方法。数学抽象使数学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概括的、表达准确、具有多级性的逻辑系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不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经验,使学生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逐渐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而主动运用数学抽象思维方式解决实际中遇到的数学问题[3]。同时,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知识引导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够真正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手段,调整教学模式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进行一定的课外扩展,不能仅将知识局限在数学课本中。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二)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人类的行为活动离不开逻辑思维,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知识体系环环相扣。即便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简单,但仍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进行進一步解答,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基础,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严格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培养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够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同时,创造思维也是逻辑思维的缩影,二者相辅相成,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提高了创新思维,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性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映射,接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在头脑中构建出思维模型,辅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建模主要流程是在实际情景中通过问题发现本质,进而提出问题解决要点,一步步分析问题的重点,在头脑中构建数学框架、搭建模型,动笔进行计算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和规律。数学建模的出现成为数学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数学建模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技巧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建模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运用曾经所学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提高了创新意识。
(四)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中的直观想象能力区别于抽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实际物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的空间变化,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减缓一定的教学压力。实际物体的呈现使学生增加记忆深度,进而联想到曾经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加合理运用到数学题目当中。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物体明确的位置关系和形态之间的变化规律与轨迹等,让学生头脑中对解题步骤更加清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综合能力。直观想象是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是学好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步骤。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运算支撑着整个数学系统,是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重点教授内容,只有以良好运算能力作为基础,才能提升数学解题速度和能力,进而解答更多难题提升学习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前明确运算的实际对象,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进行进一步运算,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任何数学问题都离不开数学运算,它是数学活动中一项基本形式,数学运算的过程也是问题推理演绎的过程,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运算也被运用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借助有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技巧,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数学精神。
(六)教师应不断加强数学数据分析能力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各个领域的问题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也被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中的数据分析是指首先搜集问题中相关数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利用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数据更加清晰进而得出需要的知识点。数据统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应用到各种领域中,同时也是大数据时代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应用的重要方法,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学文化知识,提高数学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亚辉.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才智,2019(5):145.
[2]林丽芳.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刍议[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2):110.
[3]王永平.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3):197.
作者简介:李生辉(1985.11— ),男,汉族,甘肃定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