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定 刘林洁
摘 要: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我国西南贫困地区的特征,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培养,探索一个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专业技能特长的就业途径,并为促进西南地区区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学生就业极大促进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把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并为解决西南贫困地区人才匮乏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对策,且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拓宽就业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
引言
日前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在就业岗位有限的前提下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严重失衡,就业市场开始優中选优。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相比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现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就业观。
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源的结构分布不合理,且质量较低,加之政府不健全的开发机制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因此需要改变人力资源观念和开发机制,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将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对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分布不足以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发展的问题,人才问题不容忽视。这为解决河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提供了思路,如何积极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国家西南贫困地区值得认真思考。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就业的形势以及就业的现状进行过研究,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于西南贫困地区的研究极少。因此结合已有的资料、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实地重点考察,与时俱进,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途径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符合当时形势的观点和对策。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的优势、西南贫困地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应对西南贫困地区就业所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为当代高职毕业生拓宽就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为国家西南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其应用价值所在。
1.西南贫困地区人才资源现状
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三省一市一区,具体范围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及西藏。西南贫困地区实现兴旺的产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的建设,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西南贫困地区的振兴,必须重视人才,振兴人才。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将不同种类的人才吸引过来,以此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行创业和创新,以便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机制,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西南贫困地区做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发展经济的同时势必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增加。目前西南地区人才缺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少,跟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党的执政兴国离不开人才资源,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问题,现对西南地区的人才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人才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思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能够发挥西南地区的人才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投身于西南的经济建设中提供重要的参考。
(1)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质量低
西南地区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但仅仅徒有数量,质量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相对较低,这种人力资源的质量偏低现象在贫困县地区以及乡镇最为突出。受落后的地区经济的影响以及西南地区地形的限制,教育相关的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偏低。西南地区在教育、医疗以及公共设施上的不足,造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又因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人力资本的存量严重不足。
(2)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
经过在西南各个市、县、乡镇以及村庄等不同地区的调研中发现西南地区,尤其是国家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范围内的地区,其农业人口在从业总人口中占比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质量低,这三大因素严重制约了西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发展。
(3)人力资源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不对称
我国西南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者与收益者不是同一主体。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显示,西南贫困地区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教育上的所有支出,孩子一般去经济较好的地区去接受高等教育,最终会在大城市参加工作,并至此离开贫困的家乡。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孩子的教育投资是出自贫困地区,最后产生的收益却在大城市,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这种教育投资不仅没有对当地带来收益,还使其流失了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投资和收益主体不一致是目前的现状之一。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目前西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人才方面远低于城市地区,因此要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工作,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否则无法将当地的人力资源整体效益充分进行发挥。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发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人才的选拔以及待遇分配制度不合理。其二,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其三,相关的专业以及技能性的培训制度不健全。其四,人力资源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5)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我国至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偏向于城镇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城市的经济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城市工业也呈现持续繁荣,这导致大多数优秀的人才被吸引到城市,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逐渐投身于城镇的建设之中,丰富的劳动力也大量的流入到城市。我国源源不断的向城市工业输送大量的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对于西南贫困地区而言,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各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用于支持地区建设的项目较少,劳动力的收入较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来看,经济发展较好城市的各种配套仍然明显的优于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不够优越,公共服务和设施严重不足,就业岗位稀少,就业环境条件差,人才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流失速度,各类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长期缺乏,劳动力也严重不足。目前西南贫困地区可以集聚的资金有限,吸引社会各界人才和资金的能力不足,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稀缺。
2.西南贫困地区人才战略优势
西南贫困地区是独具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宜居之地,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且人才的需求量大,政府对人才进行扶持,重视人才,这些都是招才引智的优势所在。随着国家对西南贫困地区财政上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开始逐步完善,且覆盖面在进一步加大,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垃圾和污水能够进行合理的排放。虽然相比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我国西南地区贫困的覆盖面依然较广,生产力上面也远低于其它地区,社会的发展进程缓慢,能够用于教育上的投资也不足,基于以上特征,西南贫困地区的政府开始陆续推出各类政策,广纳贤士,招揽各类人才。鼓励区内区外的各类人才投身于西南贫困地区的建设中,鼓励人才在西南贫困地区就业和落户,给予其较高的待遇,鼓励人才在当地进行投资、经商、创业,创建灵活、开放的人才环境。就业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消除了人才就业的诸多不合理限制,大力引进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为了改变发达城市优势的极化格局,政府也在不断的推进,使不同地区的城乡市场有效的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城乡大市场,已充分发挥出政府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使不同地区城乡的人力资源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将更多的资源引入到有需要的地区,形成共同繁荣的新型关系。目前西南地区的诸多经营规模正在发生适度的改变,各类经营主体也逐渐增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内力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推动了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分配。西南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有利的发展,因此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小。西南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目标,在国家和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胜利。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西南贫困地区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也在逐步建设,并且为人才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直接落户、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直接定级等。
3.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的优势
目前西南贫困地区可以集聚的资金有限,吸引社会各界人才和资金的能力不足,因此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出台了相关的人才政策支持。培养不同方面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分别为当地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让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首先,高职院校一直以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二,他们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眼界比较开阔,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性,且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就业愿意踏踏实实的服务于西南贫困地区。正好能够弥补西南贫困地区专业技能性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第三,他们在校期间均大部分参与过校企合作项目和校内外实践项目,能够吃苦耐劳,动手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直接服务于西南贫困地區的各行各业。因此,西南的发展急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加入。高校毕业生是一支蕴含巨大能量的队伍,他们所学的各种各样的专业,分布于各类行业。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几年时间里,不断的积累着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且学习着行业最先进的技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因此,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早的上纲上线。经过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学习,他们都有着一套合理的为人处世方法,能够跟同伴和睦相处,共同进步。高职院校毕业生通常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经过学校多年的思想教育,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就业之后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4.推进大学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的具体措施
(1)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理念
目前大学生热衷于投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大城市是他们就业的首选之地。因此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奉献精神,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让大学生对西南贫困地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消除大学生对西南贫困地区的偏见,有效解决地域条件引起的就业障碍,鼓励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生产一线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2)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
目前高等院校出现的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就是设置的专业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有些专业供不应求,大多数专业却又供大于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调整专业结构,对口培养,至关重要。
(3)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与调整
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严重的滞后,这也是毕业生们面临的窘迫就业现状的根本原因。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质上是教育结构性问题导致的。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与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必需的。高等教育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将市场经济体制因素考虑其中,面向就业市场,对学校进行定位,采取更加灵活的教育形式,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多样化的就业形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搭建学习平台
我国西南贫困地区目前需要留得住人才,吸引住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优化人才的发展环境。人才振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管理部门也应积极的创新用人机制,让人才获得成就感。搭建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不断进行学习,以此来强大实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队伍,为学习更多的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提供便利,方便不同类别人才专业技能的学习。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创新。
(5)政策倾斜招才引智
与城市相比,西南贫困地区在引进人才上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想要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引入外界的人才,并为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招才引智有利用实现社会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将大城市过剩的人力资源向偏远贫困地区进行合理引流,这样可以推动人才的引进、科技的创新和新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多种形式促进人才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在交流中将事业的发展继续向前推进。
(6)聘请西南专家教授定期授课
社会在发展,国家在进步,西南贫困地区的变化也在日新月异。我们不能把对西南贫困地区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过去,只有不断的去了解,这样才能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保持同步的认知。政府以及学校应建立人才培养专用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可以有政府出面组织,鼓励西南地区的专家、教授到高等院校去开展讲座或定期授课,在高校进行西南地区的优势宣传,并可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训,让大学生对西南贫困地区有客观的认识,培养他们去西南贫困地区就业的兴趣。
(7)发展地区产业创造就业
西南贫困地区应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将不同种类的人才吸引过来,以此发挥各自的特长在乡村进行创业和创新,以便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机制,推动经济的发展。除了引进一定数量人才之外,还需要制定出一定的优惠政策,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加大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各类金融服务,并且为此设置创业专柜,为人才提供专项的信贷服务。创业的条件应该适当的放宽,将创业服务根据当地的发展特征继续进行优化,将立项以及审批等程序进行简化。
结论
目前西南地区人才缺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少,跟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本文对西南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找出西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多角度的对西南贫困地区的战略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以及高校毕业生的特点,指出了三点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的优势。最后为推进大学生服务西南贫困地区提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理念、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与调整、搭建学习平台、政策倾斜招才引智、聘请西南专家教授定期授课和发展地区产业创造就业等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春苏.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5.
[2]郑瑾.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5(2).
[3]陆广峰.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5(14):57-59.
[4]高艳, 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6(11):93-97.
[5]刘蕴.“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6):64-65.
[6]余雪梅, 刘海燕.西部地区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现状及分析[J].学理论, 2013(22):121-123.
[7]黃振京.以人为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西南航空公司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7):120-121.
[8]自国.西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基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和西藏的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 No.505(21):11-12.
(作者单位:1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