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和阿里,电商硬碰硬

2020-06-15 06:28诗与星空
证券市场周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阿里营收京东

诗与星空

阿里巴巴和京东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同为中国创立最早的电商公司,同为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同为广大“剁手党”又爱又恨的企业……

阿里的核心业务是做电商平台,为商家提供服务,并不卖货;京东虽然也提供商家入驻服务,但核心业务是销售,绝大部分营收来自商品销售。

作為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和在京东的购物体验是类似的,背后的盈利模式却是不同的。

对比阿里和京东的正确姿势

如果仅仅对比营收规模,自2018年起,京东的营收额就超过了阿里,2019年更是高达5769亿元,超出阿里近700亿元。不过,对比净利润会发现,巨额营收超越阿里的京东,净利润却只有阿里的8%左右。

阿里的市值差不多是京东的7倍,因为商业模式不同,京东的毛利率只有15%左右,阿里的毛利率则在45%上下,简单的指标对比也就没有太大意义。

两家公司有哪些可以拿来对比的关注点?

先看活跃用户。以最新的季报数据为例,阿里中国零售市场,过去一年活跃买家7.26亿,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京东该指标为3.87亿,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8%。

看起来京东要比阿里增速高得多,更具有成长性,但还要考虑阿里的活跃买家数已经逼近了中国网购用户群体的极限。

再看成交总额(GMV)增速。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阿里平台GMV达人民币7.053万亿元(1万亿美元),而京东2019年全年的GMV则超过了2.1万亿元。从GMV的数字看,因为前期基数相对较小,京东追赶的后劲很足。2.1万亿元是阿里2014年的水平,而2014年京东GMV只有2600亿元。

有分析认为,从金额上来看,阿里和京东的GMV差距越来越大。但笔者认为不能这么算,应该认识到京东和阿里差距从比例上算越来越小了,短短几年,从原来的不足十分之一缩小到接近三分之一。按照这个增长趋势,或许再过几年,阿里就会真的感觉到“后浪来了”。更何况,在阿里身后紧追不舍的,并非京东一家,个个虎视眈眈。

还可以对比线下业务。在线上用户接近“枯竭”的时候,依托移动支付等手段,通过发掘线下场景来扩大销售额,是阿里等零售巨头正在不断尝试和摸索的“新零售”。和传统零售相比,新零售能够把消费者“数字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知道客户是谁,从哪儿来,有什么消费习惯,可以精准触达客户,从而提升客户黏性。

一季度,阿里的新零售及直营业务(主要包括盒马、天猫超市、进口直营和银泰)为254.99亿元,同比增长88%;京东没有披露一季度线下业务的情况,只披露了日用百货类的销售额为525亿元,同比增加38.2%。

京东毛利率有望提升

京东2019年年报显示,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21.84亿元,同比增长589%,营业收入为5768.88亿元,同比增长24.86%。5月15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

和阿里最大的不同,由于自建物流,京东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截至2019年年末,京东共有超过 22万名员工,而2020年一季报显示,京东员工达到了空前的26万人,短短一个季度,增加了4万员工,对增加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员工是京东最大的财富,自营物流保证了客户体验,已经证实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9年京东全面盈利,当年连马云也质疑的自建物流的模式,终于收获了成功。

重资产的缺点是烧钱,来钱慢,京东用了差不多十年才勉强盈利。但重资产的优势是可控,可以带给客户更好的消费体验。

其实在马云质疑后不久,阿里也悄悄地搞起了菜鸟,经过不断的投资,众多快递企业已经成为阿里的参股甚至控股公司,这本质上是另外一种“自建物流”的路线。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都表现极佳,为这次突如其来的紧急疫情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快递服务。

2019年,京东的毛利率14.63%,2020年一季度,该指标提高到15.41%,同比增加了0.3个百分点。

京东做3C业务起家,毛利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东的盈利能力。2018年以来,京东在生鲜、日用百货等品类方面着重发力。一季报显示,禽肉蛋品同比增长301%,蔬菜同比增长207%,清洁用品同比增长333%。随着品类的拓展,京东的毛利率有望逐渐提升,这有助于改善其盈利能力。

阿里的宽阔

虽然都是2003年开始起步的电商企业,但因为阿里的规模增长得实在太快,很长一段时间,京东是没有资格和阿里做对比的。

2012年前后,京东的热点营销也不过是碰瓷苏宁。如今,京东已经牢牢树立起“618”的旗帜,并且在“双11”、“双12”向电商老大发起挑战。

和京东相比,阿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大:用户体量大、涉足的行业范围大、参与投资的分子公司规模大……

几乎所有有独立消费能力的中国用户,都是阿里的用户。一季报显示,阿里的用户多达9.6亿,其中甚至有1.8亿的海外消费者。这意味着,新增用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增量市场的运营模式开始转型为存量市场。

对于阿里来说,接下来的竞争,是尽可能留存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微信、抖音、快手等众多APP都在争夺手机屏幕的时候,谁更能吸引住消费者的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云计算业务在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2.17亿元 ,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4%,主要是来自公共云与混合云业务的收入增长。在疫情的影响下,远程业务对阿里云的需求量激增。

不过,云计算业务依旧没有盈利,作为阿里的战略性业务之一,阿里云越不盈利,其杀伤力越大。除了从事行业云的企业,在通用云领域,阿里云的竞争对手都无法盈利,形成了极高的准入门槛,除了腾讯云、华为云等几个烧得起钱的巨头跟随,基本上没再有小玩家进入行业。

3月,钉钉的工作日平均日活达到了1.55亿。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在线上课软件,钉钉从办公工具一跃變成了在线教育工具。这个转身让腾讯措手不及,毕竟这个领域本该是QQ的基本盘。渗透到中小学,意味着支付宝拉新的成本进一步下降,这是阿里梦寐以求的领域。

而2020年最出乎意料的商业模式,莫过于直播带货。

据报道,仅2月5日-3月2日,李佳琦的淘宝直播间总销售额达9.57亿元,最高同时在线达5829万人次。不到一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上市公司同期能创造的营收。

直播突然兴起,和消费群体的悄然转变有关。

2020年,最年轻的90后也21岁了。以90后甚至00后为主的新生代消费者,已经成长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年轻消费者们喜欢时尚、颜值、故事、种草。

依托中国特有的发达的通信基建基础,随处可以高速廉价的上网,年轻消费者们催生出各种新型的经营模式,直播是最吸引眼球的一种。几乎可以预见,2020年在直播的带动下,阿里的用户活跃度和销售额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和阿里相比,京东缺乏庞大的流量,所以京东直播根本无力和淘宝直播抗衡。据报道,京东正在牵手腾讯系的快手,来开展直播带货业务。

田忌赛马的困局

前几年,提到阿里,一般会拿腾讯当做对手来比较,但近两年来,经常被拿来和阿里对比的,是京东。

作为腾讯系的成员,按理说京东要比阿里低一个“级别”,这恰恰是腾讯和京东的高明之处。通过“田忌赛马”的模式,和阿里打消耗战。

腾讯坐拥QQ 、微信两大流量池,通过培育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参股企业,实现对阿里的挑战和超越。

从商业模式看,为了避开阿里的锋芒,京东绕道走了重资产模式,经过十多年的亏损,终于熬到了稳定盈利的阶段;但反过来,轻资产起家的阿里,最终还是要回到重资产的老路上来,自建物流、自建中央仓,甚至天猫也开启了自营模式,这说明电商的本质还是相似的。经过十多年的激烈竞争和探索,中国的线上电商巨头最终殊途同归。

中国的电商行业已经从线上拼到了线下,还远未到格局已定的阶段。最终的受益者,一定是广大的消费者,比如近在咫尺的“618”,消费者们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价格优惠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猜你喜欢
阿里营收京东
知乎上市后首份财报:营收4.78亿元
云上阿里
疼痛后才计数
京东健康 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京东健康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360亿美元 中国iOS游戏营收排行第一
京东自家无人机载重30kg飞行30km
9.58亿美元AMD营收连续5个季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