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间,人事经理将我和夏菁分到了一组。作为公司新人,我俩难免会出错,但夏菁特别仗义,每次都挡在我前面,主动揽责。起初,我一度怀疑她是对我有意思,觉得她这种大义凛然、处世不惊的作风简直帅到爆炸,让我有了种小迷弟被保护的错觉。但仅仅半个月后,我就申请换组了。因为跟她一起做事,让我觉得自己毫无存在感,就像是一个只会缩在别人身后的[尸][从]包。责无大小,她先拦为敬,丝毫不考虑其他人看我的异样目光,直到连主管都看不下去了:“你一个大老爷们,老躲人家小姑娘后面像什么话!”我真是有苦说不出,只想赶紧逃离她。后来听说夏菁对待新搭档与之前对我如出一辙,把那個小伙儿逼得也几近崩溃。
子言
聂宏斌 心理咨询师
看完你的来信,不禁觉得夏菁“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格局,竟比“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还要高,似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大将风范。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那就说明夏菁在与你共事的过程中,她的需求已经被你满足了,她成功享受到了勇于担责后高人一等的虚幻自我。此时,她内心的潜台词估计是:“我也不想每次都承担责任,可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啊!”你的欣然接受与盲目崇拜随之成了一种催化剂,更加强化了她盲目自信和过度揽责的心理需求。
生活中,像夏菁这般拥有迷之自信、喜欢包揽责任的人并不少见,他们的行为源于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心理学上,称之为“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能力欠缺的人往往更喜欢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对自己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
就夏菁而言,过度地自我关注,促使她急需通过外部的认可来维持自信。因此,她选择以在职场中主动包揽责任的方式,获得同事的仰慕和感激,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存在价值和能力价值的自我认证和提升。
事实上,不少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过度自信者往往更加孤独,他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无法忍受、更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失败者。比起现实生活,他们更愿意生活在那个“我最棒”的虚幻世界里。
就像2014年,在法院召开财产分割会前,为了报复妻子,“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发表了《一个美国变态女人在中国的梦想》的文章。意外的是,李阳的妻子在看到文章后只是微微一笑,颇有深意地回应道:“只有身处黑暗的人,才更需要光。”
“达克效应”作为一种认知偏差,最有效的改善方式就是从调节自身的认知能力入手,提升自我价值感。不妨试着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我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不用非要替别人承担责任,别人才能尊重我。”其次,要逐渐学会自然地和人交往,甚至学着抱怨一把,这样看起来才不会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培养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安全感,通过广泛的社交活动让自己逐渐认识到,即便不刻意地展现自己,也不会轻易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