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薇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的出台,也希望扭转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普遍衰弱的趋势。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振兴,要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1]。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
60~80年代末,我国推行“文字下乡”,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村村办小学,片片办初中,学校得到普及,出现了“学校留在家门口”的繁荣景象,乡村学校与乡村生活融为一体,但教学质量不足。
2000~2010年期间,随着我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义务教育战略重点从“普及”转向“提高”。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得到推行。规模集中办学,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使得少数学校得到发展,而地区一刀切的整治,也使得边缘区域上学困难等问题凸显[2]。
在此之后,乡村教育进一步引起公众关注,人们开始更理性地反思“公平”与“效率”。2012年出台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部分地区恢复被撤的教学点。但乡村学校数量减少、乡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大量流失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是城镇化、人口结构变化等背景下的阶段性特征。
2017年界首提出打造界首“六个全市域”体系,包括全市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快速通道工程、水系治理工程、绿道慢行系统工程以及森林园林工程。该体系逐步引领界首乡村地区走上振兴之路[3]。同年,界首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攻坚,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实施教育事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9年组织编制《界首市县域乡村学校布点规划》,该规划将指引界首市各类规划中教育设施的数量、布局与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教育事业的需求。
界首市市域城镇化发展不充分。常年外出在外的劳动力占外出人口超过20%,异地城镇化现象突出,劳动力本地贡献度不足,城镇化率不足20%的乡镇有11个。
乡村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城镇化率高于30%的有光武镇、泉阳镇、田营镇(田营镇位于城市规划区),与其他乡镇发展差异较大。
聚落分散教育服务成本高。基层自然村共1109个,平均人口规模约为600人,聚落规模较大,但集聚程度不足,导致教学点如果全覆盖,成本较高。
教育设施配置合理性不足。师生配比不合理,镇区比例过小、村庄比例过大;乡村与城市就学环境品质分化严重,整体教学设施先进性不足。
教育设施规划全局性不足。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往往限于规划区范围,缺乏整个市域层面统筹考虑,缺少全市层面统一的、适合地方的教育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
图1 乡村体系规划图
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构建体系完善、城乡均等、利用高效、保障有力、质量优越的友好安全型乡村教育设施体系,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就学服务。至规划期末2035年,乡村教育设施整体水平达到先进“中等城市”水平,成为“品质界首、幸福界首”的支撑基石,把乡村优质教育培育成吸引人口回乡的重要支撑点。要达到以上目标,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质量”与“数量”、“政府”与“市场”以及“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必不可少。
采取综合评价法,选取区位、地形、交通、人口、经济、设施因子,综合评价村级单元发展潜力,通过构建“中心城区—镇级市—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6级体系,强调“城-镇-村”3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乡村3大发展分区为依托,形成界首市网络化的乡村体系。
梳理已经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的数据,按照城镇化率推算农村人口,为人口分配提供参考。
农村教育事业涉及到职教、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几个部分,规划将这5类教育设施统筹考虑,并重点关注义务教育,即幼儿园、小学、初中。
标准制定中加强了针对性。针对镇区、村庄年龄结构不同的特点,制定有区别的配置标准。通过现状指标分析、相关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划指标分析、案例参考和自身增长预测,确定界首市乡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千人指标为:幼儿园35‰、小学70‰、初中35‰,高中30‰。考虑到界首市对于当前乡镇产业基础较好的一些乡镇,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年轻,出生率较高,如光武、田营等,规划建议在全市统一的千人指标基础上,上浮5%比例,即幼儿园36‰、小学73‰、初中36‰,高中31‰。同时考虑到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高,规划建议在全市统一的千人指标基础上,下降5%比例,即幼儿园33‰、小学66‰、初中33‰,高中28‰。
学校配置过程设定最低标准。设定学校最小规模,对于生源过少的地区,采用合并就学或设置低年级教学点。设定学校最大规模,对于现状大班额学校进行拆分。
近期至2020年,重点针对《界首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划定的近期保留的自然村和行动型村、远期保留的永续型村庄配置教育设施,提出空间和建设上的要求。对于拆并村庄的地区,教育设施布点相对现状做减法。对于人口回流的镇区,教育设施布点相对现状做加法。
乡镇人口预测一览表 表1
教育设施千人指标推算表 表2
教育设施用地指标一览表 表3
近期共布局100个幼儿园,其中乡镇点15座、永续型村庄点49座、行动型村庄点24座、自然村12座;布局72座小学,其中乡镇点15座、永续型村庄点30座、行动型村庄点13座和增设自然村14座;布局21座初中,其中乡镇点18座、永续型村庄点3座。
远期至2035年,针对《界首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划定的终极蓝图,即永续型村庄和镇区配置教育设施。待远期城镇化完成后,近期规划的部分学校可适当撤并,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
规划期末共布局64个幼儿园,其中乡镇点15座、永续型村庄点49座;布局44座小学,其中乡镇点15座、永续型村庄点29座;布局21个初中,其中乡镇点18座、永续型村庄点3座。普通高中在中心城区集中办学,其他乡镇和农村地区,不再设置高中。此外中心城区南侧设置职教城1座。
加强城乡资源流动。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的灵魂。设施配置过程中始终体现“城乡均等”要求,制定1所城区优质学校和2~3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机制,通过送教下乡、名师讲堂、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等措施,开展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差距。
乡村学区一校管理。将多所学校或教学点划入一个学区,由学区中心校统一进行管理,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同步学区教学计划,规范办学行为,举办联谊活动,统一评价考核体系[4]。
配套互联网+教学、校车标准化工程等建设。启动实施“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提升现有网络和直播设备,利用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三村晖”等智慧教育平台,共享大量课程、培训、教案等优质资源,提升整体教学和管理水平。在交通方便的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校车发展工程,制定严格的校车安全保障措施。
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背景下,教育设施不能只局限于中心城区或重点乡镇,要基于网络化的乡村体系,构建体系完善、城乡均等、利用高效、保障有力、质量优越的友好安全型全域教育设施体系,采用统一策略和差异化指标,近远期结合,弹性的管控,以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就学服务[5]。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功能应远远超越学校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承载着乡村文明、乡村精神及乡村伦理的生产功能,既承担着普遍性知识的传授,也承担着地方性知识和乡村文明的延续和守护功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