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丽琴 范桂凤
1.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桂林 541199
2.桂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199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拜物主义思想行为已经主导我们的生活。拜物主义思潮在影响中国民众的思想行为的同时,是否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为了解拜物主义思潮对H省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影响,选取了该省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课题组在H省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0份。A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9份;B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C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8份;D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E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F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9份;G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294人占38.7%,女生466人占61.3%。大一学生279人占36.7%,大二学生418人占55%,大三学生33人占4.3%,毕业班学生20人占2.6%。独生子女196人占25.8%,非独生子女562人占73.9%。来自农村505人占66.4%,来自乡镇89人占11.7%,来自县城67人占8.8%,来自城市94人占12.3%。
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指标由消费行为情况、购置高档电子产品情况、了解国外产品情况三个部分,共62个项目组成,它能描述大学生是否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及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的程度如何。它们的得分范围在0至51分之间,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指标的“0”端(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到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指标的最高端“51”(极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如果以51分的一半为25分为中间数值分成2段,分别在2段中取中间值12分和38分,那么拜物主义行为指标的“0”端(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到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指标的最高端“51”(极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可以分成四个部分:0-12分为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13-25分为弱拜物主义行为倾向,26-38分为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39-51分为极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样本个案在所设定的“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指标”得分的分布情况,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到,“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98人占12.89%,“弱拜物主义行为倾向”387人占50.92%,“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256人占33.69%,“极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19人占2.5%。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弱拜物主义行为倾向”)485人占63.81%,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极强拜物主义行为倾向”)275人占36.19%。拜物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拜物主义思潮对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年级、不同出生身背景大学生行为影响状况不一样,具体情况如下:
从实证调研结果得知,性别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在294名男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76.5%,“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23.5%。在466名女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5.8%,“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4.2%,结果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00<.05),可见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更明显。说明在受拜物主义思潮影响程度上,女大学生行为倾向比男大学生行为倾向更明显,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的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层次分布表
表2 性别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交互分析(%)
从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看,在196名独生子女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3.1%,“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6.9%;在562非独生子女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67.6%,“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32.4%。结果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00<.05),这表明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有差异性,独生子女更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这说明拜物主义思潮对独生子女的行为影响较大,见表3。
表3 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交互分析(%)
表4 所在年级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交互分析(%)
所在年级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不相关。在278名大一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66.7%,“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33.3%。在418名大二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62%,“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38%。在33名大三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4.5%,“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5.5%。在20名大四或大五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65%,“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35%。从统计结果看,大一、大二、大三和毕业班学生的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没有差异性,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98>.05),见表4。
不同出身背景大学生与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在行为倾向上,在500名出身于农村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70.8%,“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29.2%。在77名出身于乡镇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8.4%,“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1.6%。在88名出身于县城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2.3%,“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7.7%。在91名出身于城市大学生中,“非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41.3%,“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占58.7%。可见出身于城市的大学生较其他地区大学生更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结果通过显著性检验(Sig.=.000<.05),见表5。
表5 来自哪里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交互分析(%)
拜物主义思潮对H省大学生行为影响现状分析结果看,性别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更明显;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独生子女更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从所在年级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看,大一、大二、大三、甚至毕业班学生都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不同出身背景大学生与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出身于城市的大学生较其他地区大学生更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得出以下结论:
(一)拜物主义思潮广泛的影响着H省高校大学生的行为观念,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无论是新生还是毕业生、无论是城市出生的还是农村出生的大学生,都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
(二)性别与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拜物主义行为倾向更明显。可能与女生爱美天性,更喜欢购买商品有密切联系。
(三)不同出身背景大学生与拜物主义行为倾向相关,出身于城市的大学生较其它地区大学生更具有拜物主义行为倾向。可能城市出身的大学生受网络、父母、报刊、书籍、影视等因素影响,更容易购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