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森(昆明)
1997年春节,一位耄耋老人在一枚印章的边款上刻上了一段小品文:“八十八,命运佳,国家发了我也发。沉疴得治活的好,耳虽重听能对答。看有左眼,吃有假牙。自己能走稳,在家日行三千步,写字手不抖,经常自唱又自拉,家门和顺老景好,一片枫林映晚霞。”(图1)
图1
图2
这位老人名叫袁思齐(1910-2018),原名袁德文,又名袁斯、袁琪,生于四川岳池县新场乡马家沟。1931年毕业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到云南省昭通、永善、楚雄等地中学任教,1936年到大理师范,1937年被聘为大理省立中学音、体、美、专任教员。其后又在楚雄及大理五台中学、大理女中任教,担任教务、事务主任,1947年重进大理省中,直到1948年5月离开。袁思齐(后排右起第二人)和我岳父刘钦(后排右起第九人)(图2)在大理省中共事多年,解放前夕共同参与了民盟。刘钦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解放后大理一中任期较长、贡献较多的校长之一,也是我认识袁思齐老师的引路人。
1991年冬至,袁思齐老师给他的同学李荣新写了一幅行草对联(图3):
江汉旧知名,船头诵经惊虎胆,
叶榆今识面,作客三日上龙门。
叶榆即大理古称,江汉对叶榆,旧对今,知名对识面,惊虎胆对上龙门,简直是一副绝对,足见袁思奇老师诗词联语驾轻就熟。只可惜本人阅历不足,无法理解“船头诵经”出自何典故。
1936年袁思齐初到大理省中,以此联语奉赠李校长濬菴先生。时任大理省立中学校长的李浚,字濬菴,云南洱源右所李家营人,1916年入大理模范中学,后考入武昌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担任大理省中的校长。
今日大理一中教师、文史专家何贵荣先生摘编《湛园新解》一文时,给出了联语之上联:“江汉旧知名,船头诵经惊虎胆”,但没有给出下联。好在他把上联作了清楚的注释,使我对下联“叶榆今识面,作客三日上龙门”有了正确的理解。何贵荣先生根据《洱源县志》解释了“船头诵经”这一典故的来历: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李浚被选为进京请愿团的团长,率队北上,被北洋军阀吴佩孚堵到长江边上,经过一番舌战,吴佩孚被驳得无言以对,只好令李浚背诵《孝经》全文,说“背得一字不差,就放你过江,背错一字,休想越雷池一步”。李浚屹立船头,昂首滔滔长江,一口气将《孝经》一字不差地背完,吴佩孚无奈,只好放行。由此人们佩服李浚虽学生物,但深谙经文,文理贯通;也佩服袁思齐老师,才思敏捷,借典作联:“叶榆今识面”,便“作客三日上龙门”。
图3
图5
图4
袁思齐于1936年所写的联语已经找不到了,只找到1944年袁思齐给原大理县立喜州师范学校学生张文渤(云南剑川人)的一副对联,这是目前已知袁思齐老师最早写的行书对联(图4):
张文勃是剑川中学的教导主任,是我初中的老师,2004年我和他一起住在大理苍山饭店,一起参加“赵藩学术讨论会”,他说袁思齐老师教过他书法、美术和音乐。第二年他下昆明,我带他到袁老师家中,看望了病卧床榻之上的袁老师。后来我帮袁老师把《袁思齐百岁金石书画纪念册》寄给他的剑川学生张文渤和张厚喜。前不久,我偶然查到一份档案材料,是民国时期大理县立喜州师范学校和大理私立五台初级中学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姓名清册。其中有张文渤:年龄十九,籍贯云南剑川,师范班二年级学生,和五台初中班三年级学生一起加夏令营活动。说明袁思齐在私立五台中学当教导主任时,也兼县立喜洲师范学校的美、音、体课程。
至于袁思齐老师的绘画水平,大理省中学生周曾言先生于1997年回忆道:“我考进大理省中的第一天,好奇地发现大理省中办公厅里挂有历任省中校长的画像,一打听才知是袁思齐老师画的。每幅画像都画得栩栩如生,更需要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幅是杨白崙校长的画像,据说是袁先生凭着对杨白崙校长的印象勾画出来的。像挂出来,认识杨校长的人看了都说很像,这说明袁先生对人物的观察是十分细致的,对艺术的追求是非常认真的。”由于历史变迁,我们也看不到当年袁思齐老师所画的人物画像。限于篇幅、限于版权,就不必引用《袁思齐金石书画纪念册》中的大量作品来展示袁思齐老师的绘画才能。
至于袁思齐老师的书法及文字能力,我从拍卖公司的广告中,得到袁思齐给昭通中学张希鲁老师的一封信(图5):
图6
图7
这封信写于1943年6月8日,杨白崙是私立五台中学校长,他想聘用昭通中学张希鲁老师来五台中学任教,通过袁思齐老师写了这封邀请函。读了这封信,更觉得袁思齐老师的文笔优美,充满机智,书法典雅,不输于民国书家、学者之手札。这封信出现在边土,是私立中学的办公信件,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至于袁思齐老师的音乐才能,更令众多书画艺术家感佩不已,有多少位书画家能够作词并用五线谱配曲?袁思齐老师做到了。2005年,96岁的袁思齐老师创作了一首歌词,并亲自用五线谱谱了曲(图6)。这首歌被“感动中国”2008全国新创歌曲、歌词大赛组委会选中,收入《感动中国为奥运喝彩》一书。
在此歌词的创作过程中,我曾为袁老师传递过一封信,是他写给毕老师的,希望毕老师对歌词提出修改意见(图7)。
图10
毕(厷谷)老师是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学贯中西,小楷书法极佳,又工诗词对联。对比信件歌词和定稿歌词有微小差异,说明有了改动。毕老师是辛亥老人(1911年生),比袁老师小一岁。在我与爱人的接送照顾陪同下,一年前,两位近百岁老人在昆明大观楼第一次会面,两位耄耋老人在大观楼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成了佳话。后来袁思齐老师给毕老师刻了一枚印章,也由我代为送达。
袁老师把此次活动当成“玩”。但如果没有袁老师为我书丹跋文(图8),没有袁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的收藏平添颜色,我无论如何是“玩”不转的。
至于袁思齐老师的刻铜艺术,1997年4月4日,云南知名书法家杨修品教授就在《春城晚报》上对袁思齐老师的镌刻艺术做了精彩评价:
图9
图10
图11
“一般所谓铁书,是指印章篆刻,是以刀为笔,以石为纸。而袁先生更进一步,以铜为纸。多年来的刻铜书法,以数百件,形式不同,质地不同,有笔筒,有炮弹壳,有铜镇纸,也有化石,印章……书体有甲骨、金文、小篆、诏版、隶书、行草、正书……有的字大如板栗,有的字小如蝇头,无不精致绝伦。当代书坛刻字艺术,我看过不少,如袁先生的典雅、古朴、含金石气与书卷气于一炉,实为国内所罕见。惜居于边土,不为中原所知。”(图9)
刻字艺术,特别是刻金属,常流于火气、匠气、做作气。袁先生的铁笔书法,不火、不匠、不做作。不仅是功夫深厚,更重要的是其胸中有书。胸中有书,便能气宇不凡。用时下的语言说就是品位高。有了高雅的审美水平,自然才锻炼出炉火纯青的刻字艺术。一般刻字艺术,以技养字,袁先生以书养字,这便是两者的根本不同。
我是刻铜文物收藏和考证者,手中不乏清代年间的刻铜印香炉、刻铜水烟壶,不乏末任云贵总督李经羲的印章盒、云南文化名人的赵藩的铜墨盒,但非常希望得到袁思齐老师的刻铜作品。我曾经把一个刻松鹤图的铜墨和一个光面黄铜墨盒放在老师那里,希望他在此二铜墨盒上用铁笔题跋几个字。旋即又希望他忘记此事,免得伤害他的身手和眼力,他毕竟是百岁老人了!是的,我高兴他忘了此事,他却以106岁的高龄,为我的书斋题写了斋名并作了题词(图10、图11)。这是目前为止,以最高艺术年龄、身怀最多技艺的中国金石书画篆刻家留给我的最珍贵墨迹。
敬爱的袁思齐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