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海疆蔚蓝深邃,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守护蓝色的海洋,构筑我国 “水下长城”是新时代向海图强的使命担当,在这背后有一支默默无闻的“梦之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海眼”系统项目团队。他们历时五年,成功打造出被誉为“中国海眼”的国之重器。
五年来,该研制团队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克服了空前的难度:研制规模大,技术储备弱,多项技术在国内仍为空白,从原理突破到设备生产交错叠加、同步推进。而且研制时间紧,约为正常研制周期的一半。
这支 “国家队”的成员平均年龄约30岁,却共计突破关键技术约60项,攻克世界级难题6项,实现水声技术研制历史上数个 “第一次”,推广应用至其他领域的技术10项,有效推动了多个专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水声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10年前,七一五所副所长、声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利生牵头申请了一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这也是该所牵头申请获得的第一个 “973计划”项目,国内水声行业8家单位参与其中。
当国家正式启动 “海眼”研制时,基础研究课题组在周利生总设计师的带领下,以该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成果为起点,又踏上了系统研制的漫漫征程。其间,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多次表示, “中船重工要有这个气魄和担当”,两百多名青年技术骨干踊跃报名,一个月内团队便组建完成。
科技工作者常常面临着 “纠结”:因为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更适合的方案,所以每一次决策都要面临 “砍左手”还是 “砍右手”的抉择。2014年夏,正值 “海眼”系统技术攻关的关键时期,某分系统研制出现新问题,而节点考核又迫在眉睫。当时,项目总设计师周利生正因劳累过度持续高烧而被 “强制”住院。周末召开故障分析会,项目组谁也不忍心惊扰他。会上,正当项目人员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周利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会场。原来,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项目,得知情况后偷偷拔掉针头赶来。
会议期间,他浑身发抖,多次几近晕倒。在仔细听取了故障原因分析后,周利生凭借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优化方案,并果断拍板: “有责任,我来担!”
有科研人员事后总结经验时表示,科研免不了在各种方案之间选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要有人能高瞻远瞩地提出兼优方案,并有敢于担当的勇气,这样既能按时完成,也能保证任务质量。
打造国之重器,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在 “海眼”系统核心设备研制的攻关阶段,时任研究室主任的夏铁坚研究员带领20余名年轻科研人员在湖上试验场待了整整两个月,验证各种设计方案。
由于采取竞争择优机制,各种设计方案均要经过严格的比对择优,并通过专家评估。大家白天开展各项试验,晚上对试验结果和设计方案进行研讨,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经过8个月没日没夜的攻关,一个规模庞大、性能优越的分系统终于研制成功。
项目某分系统研制的关键时期,在湖上试验现场进行拷机试验。一天下午,在试验时,分系统 “砰”的一声脆响,所有大功率管全部烧坏,无一幸免。分系统主管设计师张军得知消息后,立即放下其他任务来到试验现场。
这次意外,与其说考验设备,不如说考验大家科研赛跑的耐力。还有两个月就要进行竞争比对,这种致命的现象让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此次该分系统采用了很多新技术,经历了大量的工程验证。如果换方案,时间肯定来不及,竞争无疑就输了;如果坚持原有方案,势必要解决这次突如其来的故障,而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张军来到试验现场,第一天,确定改造电路,从18点多一直干到夜里12点。第二天,加电拷机,可是没几分钟问题又出现了,但过几个周期却又正常了,故障难以有效定位。第二台设备试着下水拷机,但只过了十几分钟,就听到一声巨响,分系统火光四射,冒出一缕白烟。大家的信心再次受到重创。
根据排查的数据分析结果,张军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立即决定修改电路保护策略,再次开始拷机,在经历12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后,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2017年秋, “海眼”系统项目90%的技术风险得到释放。但就在项目团队即将迎来曙光的时刻,项目在海试中遇到了新难题——电缆在水下通信受阻,难以继续完成试验验证工作。在总设计师的带领下,项目组白天加黑夜地轮班干,排查、整改,全部改进工作只用了10天就得以完成。
“海眼”系统研制时,专门成立了一个系统研究室,它负责承担信号处理和项目抓总工作。如果说 “海眼”系统项目是一个巨人,那么水声系统宛如大脑和神经中枢。由研究室主任马启明博士带队,50余名青年共同对系统架构设计、分机设备技术要求等进行系统研究,并承担起同上级机关、船总体单位和协作配套单位的沟通协调任务。
马启明曾带队连续4天汇报技术方案到凌晨4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准时继续。进入系统实测阶段后,团队一年有200余天在海上度过。为了抢时间,试验船在六级海况下依然坚持出海,船体摇摆曾达40余度,几近倾覆,就连焊接到舱壁上的床铺都掉落下来。
如此情况下,晕船不可避免。大家常拿着塑料袋,边吐边工作,有时还要连轴转三四十个小时。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的年轻人,用实验室里写成的10万余条代码和几百个日夜的海上拼搏,终于将项目推向新的阶段。
信号处理总体组组长陈托在参与项目初期时,曾因产后身体不适住院许久,回到岗位后又立即投入工作。项目最后一次综合性能海试,她因为过度劳累不慎摔伤,胳膊脱臼后外翻。见此情景,项目组成员都吓了一跳。
此时,满载所有人期待的试验船航次已经开始,试验船已经出发。如果中途返航,下次补试难有定期,项目承诺的进度任务就无法按节点完成;如果继续航行,待完成试验返回需要好几天,陈托不仅要一直忍受疼痛,还可能因为骨伤留下后遗症。
面对两难的选择,她暗暗打定了主意,请求项目组继续试验。最后,由项目组协调,再加上地方海事中心的支持,她才得以连夜乘坐露天救生船赶到医院救治。当海试成功的消息传来,她的眼里噙着泪水,欢喜得像个孩子。
2015年11月,七一五所党委在项目试验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项目总师、时任党委书记的周利生亲自为临时党支部授旗。2018年2月,在项目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时,项目分系统还成立了 “党员突击队”。在项目研制中的1800天中,有20余名团员青年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通过考察培养,有5名团员青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共有50余名党员成长为科研骨干。
信息链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海眼”系统项目组,从2014年至2019年,历时五年,成功打造出被业界誉为“中国海眼”的国之重器。项目组平均年龄约30岁,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200余名项目成员攻克数项世界级难题,实现多个国内创举。
摘自《中国青年报》